

入刊理由
2013年,《爸爸去哪兒》一炮而紅,成為最受歡迎的戶外親子類節目。其中,有一期將丘北縣普者黑作為拍攝地點,節目一經播出便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隨著而來的是越來越多慕名而來的游客。那么,要想吸引更多的游客、留住游客,讓普者黑更好地走向世界,丘北縣委、縣政府將如何出招呢?
2016年8月1日,中共云南省委書記李紀恒調研丘北普者黑旅游發展情況時指出:“要把普者黑景區打造成為世界級旅游景區”。5月6日,中共云南省委副書記、省長陳豪同志到丘北調研時要求:相關部門要瞄準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的“三化”目標,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把普者黑打造成為云南省旅游文化產業新高地、國際著名旅游目的地和云南省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這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兩位主要領導對普者黑景區發展的最高定位,為普者黑景區旅游文化發展指明了方向。
立足優勢謀發展
普者黑旅游資源現狀及特點。丘北縣旅游資源豐富,以獨特的孤峰群、高原湖泊群、溶洞群、高原巖溶濕地群為主體,并輔以古人類文化遺址、革命紀念地、大峽谷、高原草場、瀑布、暗河、云海、古樹及絢麗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風情等人文自然旅游資源,具有范圍廣、景點多、容量大、類型多樣、景觀獨特、資源集中、組合度好等特點。
普者黑為彝語,意為盛滿魚蝦的池塘。普者黑自1992年開發以來,經過多年的精心打造,2004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9年被國家旅游局批準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11年被國家林業局批準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目前,景區規劃面積388平方公里,涉及5個鄉(鎮)16個村民委121個自然村,常住人口13000余戶62000余人。普者黑景區屬于發育典型的巖溶地貌,以“水上田園、彝家水鄉、巖溶濕地、湖泊峰林、荷花世界、魚鳥天堂”等景觀而著稱。景區內256個景點各具千秋,360座孤峰星羅棋布,90個溶洞千姿百態,54個湖泊相連貫通,4萬畝水面碧波蕩漾,40公里水路清澈透明,被譽為“世間罕見、中國獨一無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園風光”。
山水田園風光、民族風情和民族文化的完美結合,折射出普者黑旅游文化的亮點,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融合,彰顯了普者黑景區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具有神奇壯麗的巖溶地貌高原湖泊群。普者黑面積達6萬畝的水面,形成了40公里的水上旅游線路。水質清澈無污,平均水深3米,最深處達30余米,乘小木舟觀光游覽,如在畫中行,仿佛置身于“真、幻、詩、畫”的境界里。
具有獨特秀雅的孤峰群。普者黑景區內峰林、峰叢和孤峰群,錯落有至,形態各殊,多姿多彩,奇秀迷人,雄偉壯觀。整個景區山連山,水繞水,山水相連,湖光山色渾為一體,蔚為奇觀。更有甚者,山山有奇洞,洞洞流清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質學顧問安得烈·克朗奇先生評價說“普者黑這種亞熱帶巖溶地貌是中國的珍寶,是世界的珍寶,這種特有的地貌奇觀將成為世界地質工作者的科考圣地”。
具有珍稀罕見的野生荷花。在普者黑景區內生長著萬畝野生荷花,其中大灑錦、小灑錦最為珍貴。
具有寬廣自然的巖溶濕地。普者黑景區獨特的自然景觀和特殊的巖溶湖群濕地生態系統,是云南省高原湖泊生態系統中惟一的濕地生態系統類型,景區內有生長茂盛的水生植物群落,是云南省各種生物資源和各類動植物物種最富集的地區之一。
具有幽靜奇雅的溶洞群。普者黑的溶洞中石筍叢生,石柱林立,幽雅奇特,千姿百態,形形色色,是構成普者黑“仙境”的重要部分。更奇的是“山中有水肚中空,洞水相連水下峰”,洞中行船,其樂無窮。
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丘北縣境內居住著壯、苗、彝、回、白、僰人等多個少數民族,他們共同創造了豐富的民俗文化,純樸的民風民俗和厚重的民族文化為普者黑旅游文化的興起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具有溫和適宜的康體養生氣候。普者黑位于北緯24度,海拔1458米,年平均氣溫13℃-19.7℃,年均日照時間1920.2小時,空氣相對濕度77%,負氧離子含量3300個/立方厘米,年均舒適指數5—6級,氣候溫和,四季如春,空氣濕潤,屬典型的康體休閑和養生度假氣候。
普者黑旅游資源與其它景點相比具有的獨特優勢:
在國內著名的山水景觀旅游目的地中,普者黑具有喀斯特地貌與高原濕地、民族風情組合的特點,具有立體的交通區位優勢、山水組合規模優勢、民族風情文化優勢。
在云南省知名生態濕地旅游景區中,普者黑生態濕地坐落于峰叢峰林孤峰的千峰萬嶺之中,具有生態濕地規模優勢、生物多樣性優勢、氣候舒適度優勢。
在云南省大多數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中,普者黑僰人文化留存完整,具有空間上距云南省會城市最近、現存僰人后裔具壟斷性和僰人具有極大的神秘性的優勢。
在云南省公認的6大度假旅游目的地中,普者黑的氣候溫和適中,山水風光輕盈飄逸,具有旅游資源組合度優勢、民族文化豐富優勢、資源規模弘大優勢。
丘北普者黑景區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濃郁的民族風情、良好的生態資源、悠久的歷史文化,為景區的旅游文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綜合分析論證,普者黑景區打造成世界級旅游景區主要有以下6個方面的優勢及亮點:
交通區位條件優越。普者黑景區距云南省會昆明280公里,距文山州府文山市108公里,距文山普者黑機場80公里。境內S240線、S311線兩條省道縱橫連接,普炭一級公路建成通車,云桂鐵路將于2016年年底建成通車,并在丘北縣境內幸福村設置樞紐站,云桂鐵路建成后,丘北至昆明只需要1.5個小時,丘北至廣西南寧只需要3個小時。丘北民用機場正在申請立項,計劃于2019年建成。貴陽至河口(師宗經丘北至文山)通往東南亞的鐵路和高速公路正在做前期工作,這些大通道建成后,將構建起丘北縣通江達海的區位結構,集鐵路、公路、航空為一體的交通立交橋,成為文山州通往貴州省乃至云南省通往“兩廣”等泛珠三角地區及北部灣的重要通道,為普者黑旅游景區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交通條件。
生態環境保護良好。普者黑景區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山水田園風光。丘北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這里碧海云天、云淡天高、天藍地綠、山青水秀,是人們親近自然、忘記煩惱、旅游觀光、休閑度假的最好去處,是國際國內旅游愛好者特別是高端人群最想到的地方。2011年,經國家林業局批準,普者黑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開始建設,2015年被國家林業局列為全國22處重點建設國家濕地公園之一,是云南省惟一入選的濕地公園。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16611畝,規劃區內共涉及3個鄉(鎮)4個村民委22個村民小組,規劃區內生物多樣性豐富度高,經中國高原濕地研究中心實地調查:普者黑濕地分布的植物有119科、333屬、465種,為普者黑旅游景區的永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態支撐。
旅游設施基本齊全。“十二五”期間,丘北縣累計投入資金10多億元,組織實施了普者黑景觀大道、普者黑風情走廊等30余項旅游基礎設施項目,對景區游路、游客服務中心、洗浴中心、停車場、碼頭、公廁、綠化、照明、觀景臺、標識牌等旅游基礎設施進行新建和改擴建。其中,建成縣城旅游商品街、茶飲街、酒吧街、小吃街等特色街道。將普炭公路黑箐龍至七0新村路段從原來的23米加寬至60米;在新城、馬場、七0新村筑壩,增加蓄水810萬立方米;沿阿魯白至七0新村建設音樂噴泉等旅游項目,使景區面積擴大了10平方公里,較好地促進了使縣城和景區融為一體;組織實施了普者黑步行游路、游船碼頭等30余項生態旅游基礎設施,開發了2條水上游覽線路,3條陸路游覽線路;基本形成了“浪漫普者黑、激情普者黑、休閑普者黑、多情普者黑”4大功能區。
民族文化十分濃郁。丘北縣是民族大縣,境內主要居住著漢、壯、苗、彝、白、回、瑤7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2.3%。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積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傳承著祭祀、風俗、節慶活動、民族歌舞、服飾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獨具特色的丘北花燈《放羊調》《小小扁擔》等,民族傳統曲藝《天體歌》(瑤族)《三胡說唱》(彝族撒尼人)《唱蘆笙》(苗族)等,以及民族舞蹈《霸王鞭舞》《腳戀舞》等民族民間文藝;彝族的火把節、小三弦和大三弦,苗族的踩花山,壯族的三月三,白族的太平節,瑤族的盤王節等民俗活動都是最能吸引旅游者眼球的。丘北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大普者黑”建設,著力挖掘、整理和提升以僰人文化為特色的民族文化、以辣椒文化為主的特產文化、荷文化、花臉文化,全面打造影視拍攝、節慶會展、文化演藝、民族民間文藝、文化旅游、休閑娛樂、體育健身、飲食文化八大文化主導產業,不斷提升了普者黑文化軟實力。
景觀景點別有特色。普者黑景區以典型的喀斯特山水田園風光地貌而獨樹一幟,具有“高原水鄉”“云上水鄉”“不是桂林勝似桂林”等美譽。經過多年的精心打造,普者黑景區初步形成了以普者黑為中心,覆蓋各景點的旅游環線。在普者黑核心區內打造出了天鵝湖、大灣子露營區、玫瑰園、景觀大道、觀音洞、火把洞、月亮洞、普者黑特色民居等核心景點,并打造出了紅旗水庫、舍得草場、溫瀏猴爬巖等300多個外延景點,各個景點獨具特色,既可以體驗山水田園風光、欣賞萬畝荷塘的神奇秀麗,又可以領略高原草場、高原濕地、高原生態農業的蔚然壯光,較好地滿足游客多樣化的旅游需求。
景區知名度持續擴大。近年來,丘北縣委、縣政府把旅游業與民族文化、民族節慶、體育賽事相結合,通過拍攝電視專題片、電影、舉辦民族節慶、體育賽事等活動,進一步提升了普者黑景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每年認真舉辦“花臉節”、辣椒節、三月三、火把節、太平節、花山節、盤王節等民族節慶活動。“花臉節”先后榮獲云南省十大民族節慶品牌和“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旅游節慶活動”,“千人跳弦子,萬人抹花臉”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舉辦了兩屆國際馬拉松大賽、三屆全國青年皮劃艇馬拉松大獎賽和一屆云南省青少年皮劃艇大賽,舉辦全國青少年“未來之星”暨云南省第二屆“陽光體育”大會和青少年戶外運動活動。舉辦了多屆全國攝影大展和美術大展,較好地促進了旅游和文化的融合發展。云南數字電影《童話先生》2015年在丘北拍攝結束,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6年在普者黑景區拍攝。微電影《情留普者黑》《初夢》《小確幸》《守候》《壯族婚禮》等在普者黑取景拍攝。中央電視臺、云南電視臺等20余家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先后多次到普者黑拍攝電視宣傳節目,特別是湖南衛視2013年到普者黑拍攝播出了《爸爸去哪兒》戶外親子專題節目,節目播出后反響強烈。2015年,接待游客300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17億元,分別增長23.6%、28%。2016年1月至6月,共接待游客139.3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8.1億元,分別增長14.6%和14.5%。
圍繞目標促改革
今后,普者黑旅游業的發展,將緊緊圍繞李紀恒書記和陳豪省長的指示要求,瞄準“世界級旅游景區”這一目標,圍繞生態觀光旅游、休閑度假旅游、民族文化旅游、觀光農業旅游,以自然觀光為基礎、以生態休閑旅游為重點、以文化旅游為靈魂、以民族村寨旅游為特色,進一步做精地面的普者黑、水中的普者黑、天空的普者黑,以喀斯特山水風光游覽為基礎,將普者黑打造成集休閑養生度假、濕地生態、民俗體驗、康體運動于一體的世界級旅游景區。
完善總體規劃。一是盡快與云南省民族文化公司簽訂《丘北縣普者黑景區經營開發合作協議書》,共同組建新的項目公司,項目公司出資采取丘北縣政府資產注入、云南民族文化公司現金注資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公司組建,并授予公司經營權。項目公司作為合作項目實施的主體,具體進行項目的投資建設和經營。二是迅速完善確定規劃,由云南民族文化公司負責普者黑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項目規劃統籌協調工作,在原來云南大學商旅學院編制的總體規劃基礎上,把《普者黑國家級度假區總體規劃》進行優化提升,由云南大學商旅學院和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編制,確保盡快完成。三是根據總體規劃和項目推進情況,適時啟動普者黑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項目控制性詳細規劃、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并做好與總體規劃的銜接。
理順管理體制。為解決普者黑景區管理體制不順的問題,丘北縣已按照省、州編辦的要求,采取縣區融合模式,將普者黑景區管理委員會升格為正縣級單位的請示逐級上報到云南省編辦。丘北縣抓住云南省委書記、省長到丘北調研指示的重大機遇,加強與云南省委編制辦的請示匯報,力爭盡快將普者黑景區管理委員會與八道哨鄉政府分設,與丘北普者黑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合署辦公,加掛丘北縣普者黑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云南普者黑喀斯特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丘北縣旅游局牌子,實行“一套班子、幾塊牌子”的管理模式。設立丘北縣普者黑景區警察大隊,整合公安、交警、森林公安的職責,強化景區的綜合執法。
實施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大普者黑旅游景區的經費投入,推進普者黑風情走廊等一批重點旅游項目建設,不斷提高景區的旅游服務能力,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滿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購、娛、廁”等旅游要素需求。一是加快5A景區創建進度,與云南省民族文化公司盡快對5A創建規劃方案進行溝通確認,及時上報云南省旅發委審批。省旅發委審批后,盡快制定詳細的組織施工方案和投資預算方案,并組織實施。二是盡快啟動項目建設,云南城投集團同意先啟動丘北縣推薦的九龍谷旅游上山(旅游服務區)、水上樂園、銀湖酒店、煙莊4個地塊。以水上樂園地塊為重點,以最快的速度報批,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該地塊,先行啟動。把酒店、會議中心、健康、休閑等功能集中到該地塊,打造成綜合體。把九龍谷地塊納入總體規劃范圍內,作為一個重點統一規劃,分批開發。銀湖酒店地塊由云南省城投集團與業主方溝通協調后,作為5A景區的精品來提升改造。煙莊地塊在現有基礎上提升改造。其它地塊,按照批準的總體規劃有序推進。
加快通道建設。樹立“大交通”理念,積極規劃交通網絡,加大內外環線交通設施建設。一是云桂鐵路將于2016年年底通車運行,丘北縣不斷加快火車站前廣場、道路等基礎設施。二是按照云南省民航“十三五”項目推進會精神,全力推進丘北民用機場項目前期工作力度,力爭2017年一季度得到批復,二季度開展場內規劃、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2017年6月底以前開工建設,2019年6月底前建成通航。三是積極配合做好丘北4號線普者黑火車站至普者黑景區軌道交通項目有關工作,力爭2016年年底開工建設。四是積極推進瀘西至丘北高速公路前期工作,爭取2017年開工建設。鐵路、公路和機場建設項目的實施,將縮短普者黑與外界距離,將推動丘北成為滇東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大大降低旅游時間成本,提高旅游舒適度,增強普者黑景區的吸引力,為拓展客源市場,加強區域合作,強化普者黑旅游聚散地的聚焦效應,促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基礎。五是積極規劃實施景區內部通道建設,目前擬規劃建設景區旅游環線公路150公里,其中旅游內環線50公里,為普者黑核心景區范圍內連接各旅游村寨、旅游景點的內部游覽線路;旅游外環線100公里,串聯整個普者黑景區各功能片區。
打造旅游精品。以項目建設為載體,融合發展為手段,深入實施大項目帶動大發展,豐富提升觀光旅游產品、大力發展休閑度假產品、積極發展專項旅游產品,推動以觀光型旅游產品為主向觀光、休閑度假、專項旅游產品在內的復合型產品體系轉型,著力打造生態旅游、文化旅游、休閑度假旅游、康體運動旅游、自駕車旅游等旅游產品。一是按照“分區、分期、逐步推進”的原則,對景區原有的旅游產品進行提升改造,突出文化品位和個性,積極培育特色旅游項目,開發提升水、陸、空立體式特色旅游活動,增加旅游產品市場競爭力。二是積極打造以半山度假、溫泉度假、鄉村度假、康體療養、置業地產、產權式酒店等為代表的主題鮮明、內涵豐富、品位較高的高端休閑度假旅游項目,構建以休閑度假為核心、高端產品為重點的多元化旅游產業體系,實現旅游業由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復合型旅游、規模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形成一個集旅游觀光、休閑度假、會議商務、娛樂購物等功能于一體的休閑度假區。三是實施普者黑文化精品項目。文化是旅游的靈魂,目前普者黑景區最缺乏的是一場叫得響、傳得開的文藝精品項目。要繼續加大與云南省城投合作力度,推進實施《夢幻普者黑》大型實景演出項目等一批重點文化項目,用旅游的形式演繹文藝,用文藝的形式助推旅游,不斷增強普者黑的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推動丘北旅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注重文化開發。越是民族的東西就越是世界的。丘北縣將按照“你無我有、你有我強、你強我特”的思路,大力開發民族文化產品和旅游文化產品,使普者黑旅游更接地氣,更有靈性。一是培育鄉村文化。根據普者黑景區村落就是景區、景區設在村落的實際,發展鄉村文化,重點推出家庭作坊、刺繡、庭院、農耕、飲食等具有鄉村濃厚氣息的文化,構成“一村一品”的鄉村文化特色。組織專業團隊,以仙人洞村為核心,創作、整理仙人洞村山水人文故事;挖掘整理壯、苗、彝、白、回、瑤、撒尼、僰人等少數民族文化,做好普者黑景區及周邊景點介紹和民間故事收集整理,打造旅游文化產品。并采取土地流轉方式將仙人洞村3000余畝土地流轉,由集體經營,發展旅游觀光農業、生態農業。依托仙人洞村特殊的地理環境、民族特色和生態條件優勢,引進有實力、有能力的企業,進行高層次地整體策劃包裝打造,實行公司統一經營管理,努力把仙人洞村打造成一流的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村寨和景點。高起點、高標準加快景區村莊規劃編制工作,按照“政府主導、群眾參與,規劃引領、分步實施,組團建設、樣板示范,部門整合、執法保障”的原則,加強與金融部門溝通銜接,積極爭取民居改造建設貸款資金,加快實施仙人洞村、菜花箐村、普者黑村等特色民居建設改造,完善村內基礎設施,努力建成一批特色旅游村寨。二是打造節慶賽事文化。認真舉辦好丘北獨具特色的“花臉節”、辣椒節、三月三、火把節、太平節、花山節、盤王節等民族節慶活動,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積極創造條件,申辦普者黑國際馬拉松、皮劃艇、自行車等國際性的體育賽事活動,通過體育賽事展示丘北民族文化,吸引世界眼球。三是挖掘飲食文化。丘北縣有豐富的美食資源,如辣椒、蓮藕、三七、臘肉、膩腳酒、“太陽魂”葡萄酒及少數民族民間美食系列。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不斷完善旅游接待功能,提升旅游產品質量,特別注重飲食文化的發展。通過對飲食文化的挖掘培育,為普者黑旅游業的發展創造優越條件。四是開發旅游商品文化。堅持初加工與深加工相結合,積極開發彝族大(小)三弦、苗族葫蘆笙、壯族火草被等民族器樂產品和民族文化商品,扶持企業做大苗族、壯族、彝族、瑤族、白族等少數民族服飾產品,打造旅游文化產業鏈,吸引游客消費。
強化生態保護。丘北縣把保護好普者黑景區生態環境作為一切開發建設的前提,開展生態環境現狀調查,提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措施,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政策。一是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風景名勝區條例》《普者黑景區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加大景區執法檢查力度,建立和完善工業污染防治、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農業農村面源污染為主的污染防控體系。二是研究建立生態環境保護投入機制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補償費征收辦法,建立政府、社會多元化的環保投入機制,實行景區、村莊建設與旅游融合發展。三是繼續抓好普者黑風景名勝區綜合治理工作,加大普者黑景區周邊亂挖亂占、私開亂采、亂砍濫伐、破壞森林生態環境等行為的治理力度,大力開展“七彩云南普者黑保護行動”,實施封山育林、湖泊綠化美化、山體綠化、濕地恢復等工作,加快景區“一水兩污”項目建設,構建普者黑景區保護屏障,實現景區可持續發展。四是依托丘北縣豐富的生態資源和農業資源優勢,建設以荷花、葡萄、玫瑰、藍莓、薰衣草為主的特色農業觀光、休閑農場等,大力發展生態休閑度假、科普考察和生態農業度假旅游產品,實現生態旅游、綠色旅游、低碳旅游。
加大宣傳推介。丘北縣將搶抓高鐵時代到來的重大機遇,進一步做精做特普者黑旅游外宣工作,把普者黑的秀美山水和民族風情推向全國,影響世界。一是認真做好普者黑上高鐵、上飛機、上火車的宣傳,制作一批普者黑旅游宣傳精品上高鐵、上飛機、上火車。二是在云桂鐵路沿線、丘北站站點、普者黑景區等地制作一批單立柱廣告宣傳牌和宣傳標語。三是加強與中央和云南省級媒體、文化企業的交流合作,邀請一批著名畫家到普者黑寫生,為普者黑留下一批名家真跡。四是邀請著名作家、影視家到普者黑采風,為普者黑留下一批名家名著、影視劇本。五是邀請相關媒體人、旅游電商入住普者黑新民居、體驗普者黑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相關產品、品嘗普者黑本地美食、參與普者黑本地民族文化表演,通過媒體集中報道和嘉賓個人游記,旅游電商推出旅游商品專頁,宣傳普者黑。六是積極爭取在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宣傳普者黑景區,為打造世界著名旅游景區奠定形象基礎。
責任編輯:楊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