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由卡爾·里辛執導,基努·里維斯等聯合主演的日本奇幻武士片《四十七浪人》講述的是18世紀一群日本武士為他們剖腹自殺的主人復仇的故事。魁和美嘉之間的愛情故事令人肝腸寸斷,四十七浪人的悲愴故事催人淚下。觀罷該片,觀眾心底留下無盡的思考。那曲愛情悲歌仍令人扼腕嘆息,魁的感恩之舉令今人相形見絀,魁和淺野為了集體榮譽犧牲個人榮譽的高尚行為使后人望塵莫及,四十七浪人為奪回領土的犧牲精神發人深省。
[關鍵詞] 《四十七浪人》;感恩;領土;愛;榮譽
由卡爾·里辛執導的《四十七浪人》是一部日本奇幻武士片,由環球影業出品,基努·里維斯、真田廣之、淺野忠信、柴崎幸和菊地凜子等聯合主演,根據日本真實的歷史事件——元祿赤穗事件改編而來,講述的是18世紀一群日本武士為他們剖腹自殺的主人復仇的故事。魁和美嘉之間的愛情故事令人肝腸寸斷,四十七浪人的悲愴故事催人淚下,影片發人深省,觀罷該片,觀眾心底留下無盡的思考。
一、關于感恩的思考
感恩是貫穿整部電影的主題。影片的第一個鏡頭是魁在森林中狂奔,他從天狗神那里跑出來。這時恰逢赤穗藩藩主淺野率眾武士外出打獵,遇上了魁。藩主身邊護衛大石以不明身份的混血兒突然闖入擋住藩主打獵的線路為由要殺掉他。善良的藩主淺野阻止了大石,救下了魁,把他扶到馬上,帶回了自己的府邸。從此,魁就和他們生活在一起,和他的女兒美嘉一起玩耍,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慢慢長大。魁知恩圖報,他雖不是武士,卻發揮著武士的作用。當怪獸橫行,藩主寢食難安,他冒著生命的危險,勇敢地殺死了怪獸,確保了藩地的安寧,保證了德川綱吉將軍視察本藩的安全。身為外人,魁卻從來都把藩內重任看作是自己的責任。當魁得知藩地被奪,美嘉被擄,他冒死從奴隸販子的掌控中逃脫。他要助大石收回藩土,讓美嘉重新成為赤穗的主人。奪取藩土過程中他發揮了最為關鍵的三個作用。首先,發現吉良藩主請來的戲班,他靈機一動,加入戲班,混入吉良藩府,有機會接近吉良,才能殺死他,完成使命。其次,沒有武器的武士等于沒有鎢絲的燈泡。是魁帶領大石等人回到了天狗神處,討來了武器。再次,在與吉良武士激戰過程中,美月化作惡龍,殺傷力無比巨大。又是魁在最關鍵時刻發揮了最為重要的作用,他殺死惡龍,為打敗吉良掃除了最大的障礙。看似不可能的奪土搶人使命最終得以完成,魁居功至偉。
吉良死去。將軍也看清了吉良的野心,收回了成命,把赤穗藩土還給了美嘉。可四十七武士卻終究違反了天條,違背了將軍不許他們報仇的命令。將軍的最高權力是不能撼動的。將軍責令赤穗武士們切腹了斷此事。魁列于其中。不是武士的魁,像武士那樣勇敢地戰斗,也要像武士那樣悲壯地死去。這一切的緣由皆出自感恩。他因受到恩澤而生,為感恩又大義赴死。因恩而來,因恩而去。
影片的最后,美嘉看著魁還給她的發卡,那曾是她與魁的愛情信物。注視著這個信物,美嘉雙眸濕潤,內心涌動,感恩之心溢于言表。魁對她的愛給予了回饋,不僅幫她奪回了父親的藩土,還找回了她個人的自由和她藩民們的國民尊嚴。而她直至最后都沒有機會回饋對魁的愛。感恩之心將永駐美嘉心間。這是一個極好的良性循環——就這樣一輩子懷著感恩之心,直至老去,死去。影片極其巧妙地強調了愛的魅力,突出了精神的力量,向觀眾傳達了無限的正能量。
我國自古就有“施惠勿念,受恩莫忘”“鴉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大恩大德,永世不忘”“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等諸多表達感恩意識的古訓,這些古訓中蘊含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一直延續至今。[1]所以,對于中國觀眾而言,貫穿電影始終的感恩思想極其容易引起心理共鳴。
二、關于領土的思考
影片中來自北方長門藩的藩主吉良,在身懷妖術的側室美月的蠱惑下,隨德川幕府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來到了赤穗藩巡察。當天夜里美月施妖術致使赤穗藩藩主淺野在幻覺中聽見女兒美嘉在呼救,吉良在施暴女兒。他揮刀砍傷吉良。當他知道自己是被施了妖術時為時已晚。將軍以他深夜襲擊手無寸鐵的客人為罪狀責令他切腹自殺。淺野沒有做任何辯解,他想得更多的是體面而有尊嚴地死去,保住藩土不被剝奪和藩族不受傷害。他慷慨赴死。可是將軍卻聽從了吉良的建議將長門藩和赤穗藩合二為一,令美嘉守孝一年后嫁給吉良。這樣吉良竊取赤穗藩領土的陰謀便成功了。這是他企圖成為整個日本領主的美夢的開始。失去了主人的武士們,在家老大石內藏助的帶領下,向將軍交出了象征身份的武士之刀,淪為浪人。而被淺野藩主救起的和美嘉從小青梅竹馬的混血兒魁此時被當作奴隸賣到了出島,被迫以角斗的方式供奴隸販子們取樂。吉良為摧毀大石的意志力把他關入地牢。一年后大石從地牢里出來,救出了魁,找到了流浪他鄉的前赤穗武士們。他要以必死的信念率領眾武士奪回被竊取的領土,為含冤死去的藩主報仇,救回被擄走即將嫁與吉良為妻的美嘉。
在誓師動員會上大石道出了在場所有武士的心聲:“當一種罪惡未受到懲罰,這個世界會變得不穩定,當一個冤屈沒有得到洗冤,上天都會替我們感到羞恥。”這里的“罪惡”和“冤屈”指的是同一件事,即殺主之仇和奪土之冤。這也是在呼喚著“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的普遍公理。這些武士再清楚不過此舉唯一的結果就是死。行動失敗,吉良定會請求將軍治他們的罪,難逃一死。殺死吉良奪回領土,他們又會因違抗將軍的命令而被處死。致使赤穗武士們明知必死而為之的主要動因就是“不穩定”(unbalanced),也就是這些武士心理的不平衡,他們失去了藩主和領土之后的不平衡心理。這里,藝術家們以電影藝術所特有的藝術形式宣揚著他們的主張——誓死奪回被搶走的領土。值得一提的是,本影片的拍攝語言是英語。電影上映后馬上就在世界許多國家公映。向世界各國表明電影主創人員創作的意圖非常明確。當在影片中“赤穗”影射著當前被俄羅斯實際占領的北方四島的時候,我們所看到的是被日本占領的我國領土釣魚島。同樣愛國的我們更關心的是我國的領土,還有在“二戰”期間死傷遇難的3500多萬同胞。既然他們失去了領土那么痛苦,心理那么不平衡,他們為什么就不能將心比心,還要強行占領他國領土,讓他人痛苦,讓他人心理不平衡呢?
影片在呼喚著觀眾的領土主權意識,在教育培養觀眾的領土主權意識。領土意識就是一個國家或民族對拓展生存空間的無限渴望以及對固有領土的無限熱愛和珍惜。[2]領土主權意識是指“根據國際法準則和本國的領土主權原則對關于本國的領土及事務形成的符合國家和人民利益的領土主權觀念”[3]。教育是以國家領土主權為核心內容,融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于一體的教育活動,其目的是為了使廣大青少年樹立國家領土主權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引導青少年認同并支持政府在處理國家領土爭端問題中所持有的政治、外交立場和主張,從而自覺維護國家領土的完整,國家主權的完整。
三、關于愛的思考
魁和美嘉之間從少年期間就開始萌生了愛意。然而,他們之間的愛情從一開始就注定是沒有結果的。一個是藩中地位最高貴的公主,一個是森林中撿來的身世不明的混血兒。但愛情是不分種族,不分國界的。魁善良而通情達理,知恩圖報。他從傳說中的森林天狗那里出逃,承蒙淺野藩主的收留,在赤穗藩留了下來,盡管藩中所有武士,包括家老大石無一人看得起他。當被賣掉后的魁得知美嘉被擄的消息,他立刻隨大石回到了那些一直蔑視他的武士們當中。他加入到浪人們的行列,出謀劃策,捕捉機會,還帶領浪人們回到了他曾經生活過的森林天狗神的住地,征得了天狗神的諒解,獲取了浪人們收復失地所需要的武器。決定命運的兩次關鍵的任務都由魁來完成。一次是殺死森林中的怪獸,確保綱吉將軍到赤穗藩巡察之行的安全;一次是襲擊吉良時殺死其妾侍美月化身的惡龍。魁用自己在森林中從森林之神天狗那里學來的本領報效了收養他的淺野藩主,回報了美嘉小姐給予他的純情之愛。
帶領大石等浪人去森林天狗神處討取武器時,天狗神向他道出了他的身世:“你在外邊這些年都干了些什么,愛上一個你永遠都得不到的女人?讓我告訴你什么是愛。因為一夜情你才來到這個世界上,一個英國水手和一個農家女子。你的親生母親拋棄了你,任你自生自滅。然而,我們發現了你,收養了你,訓練了你,還教會了你很多,可是你卻逃跑了,視這些贈予為糞土。無論你如何努力,美嘉這輩子都不會是你的。”對此,魁的回答是“我會至死不渝,祈禱來世能遇到她”。魁執著于自己對美嘉的愛,堅定不移。為此,他自愿和其他四十六位浪人歃血為盟,立下誓言,奪回赤穗藩,把藩土交回到美嘉的手上。
收復赤穗藩,綱吉將軍宣布魁和其他四十六名浪人的切腹謝罪后,他和美嘉間的最后一段對白意味深長。美嘉說:“我父親告訴我,今生只是為來生做準備,我們只能求在離世前能心懷愛意和被愛著。”魁說:“不管經歷幾世輪回,我都會找到你。”美嘉回答:“我生生世世都會等著你。”寥寥數語,電影蒙太奇卻將他們之間悲愴的愛情故事永遠地留在了觀眾的記憶中。
他們之間明知沒有結果仍苦苦堅守的愛情,如同那四十七浪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知必死而慷慨赴死收復失地的壯舉一樣,縈繞在人們記憶的長空,不時地令人感動涕零。四十七浪人因結局的不完滿而受到謳歌,魁和美嘉間的愛情因不圓滿而得以永恒。
四、關于榮譽的思考
除了藩主和美嘉誰都不喜歡甚至被欺辱的魁,卻處處想著報答藩主的救命之恩和美嘉的愛,從不計較自己的榮譽受損。藩府所有武士都極其輕蔑地稱他“雜種”。他全然不在意。他殺死怪獸為藩土除去一大禍患。眾武士們卻把榮譽劃在了安野的名下。愛慕虛榮的安野,雖然心虛、忐忑不安,但終究還是接受了英雄的美譽。魁和安野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推美譽于他人,一個則是攬他人之美譽于自己。名譽面前誰高尚誰卑鄙,不言而喻。
隨將軍來赤穗藩的吉良帶來了自己藩內最優秀的武士。他要與赤穗藩最優秀的武士一比高下,名義上是活躍氣氛,討將軍歡心,實際上其中暗藏心機,盡是吉良和美月的詭計。比武開始前幾分鐘,美月開始施展妖術,赤穗藩選定出場的武士安野中了邪,沒辦法出場。這樣赤穗藩的榮譽將會受到極大的損傷,淺野藩主甚至也會因此而犯下欺君之滔天大罪。關鍵時刻魁識破了美月的陰謀,冒死頂替了安野,與吉良的武士展開比武。可他不善武術,幾下就被對手打掉了頭盔。真相暴露,魁不是武士,卻以武士的身份出場比武,又是死罪一條。美嘉和淺野藩主當場跪倒在將軍面前為魁求情。魁被免于死刑,卻活罪難逃,被打得遍體鱗傷。為集體榮譽犧牲個人的榮譽,魁的高尚行為感動了所有赤穗藩的武士和知情之人,也成功瓦解了吉良的第一個陰謀詭計。
赤穗藩藩主淺野中了美月的妖術,出刀砍傷了吉良藩主,德川綱吉令其切腹自殺,自行了斷。他沒能逃出吉良和美月設計的圈套陷阱。這是他們要奪取赤穗藩領土的一步。淺野對此雖有所察覺,卻沒有在綱吉將軍和眾武士面前為自己辯解,他想要體面地結束自己,結束一切。而能夠有尊嚴地以武士自裁的方式死去就讓淺野感到非常體面。他是影片中除去魁以外,為保住集體榮譽犧牲個人生命的又一典型代表。他的壯舉可歌可泣。榮譽面前集體利益高于一切,這視死如歸的大義之舉同樣也在傳播著正能量。
五、結 語
影片迄今已經上映兩年多了,再次觀此影片,內心仍久久不能平復。那些日本江戶時期的故事仿佛就發生在昨夜,發生在我們的身邊。那曲愛情悲歌令人扼腕嘆息,魁的感恩之舉令今人相形見絀,魁和淺野藩主為了集體榮譽犧牲個人榮譽的高尚行為使后人望塵莫及,四十七浪人為奪回領土的犧牲精神亦堅定了我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信念。
[課題項目] 本文系武漢科技大學教學研究重點課題成果“基于提高夯實大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高級英語教學研究”(立項編號:2015Z028)。
[參考文獻]
[1] 路曉軍.傳統文化:塑造現代感恩意識的源泉[J].學術交流,2011(01).
[2] 徐存良.從領土意識看俄羅斯的愛國主義情懷[J].教育探索,2011(09).
[3] 田國杰,等.國家領土主權意識教育論[M].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0.
[作者簡介] 王若男(1992— ),女,湖北鄂州人,武漢科技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