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
現年36歲的尼古拉斯·揚萬萬沒想到,兩年多來斷斷續續和他接觸的“海外美國大兵”實際上是來自聯邦調查局(FBI)的特別探員,而他自己竟然成為了美國歷史上首位被指控涉嫌支持恐怖主義的在役警察。
美國廣播公司8月初報道稱,華盛頓地鐵警察尼古拉斯·揚被檢方提起了指控,原因在于他多次在和所謂“IS效忠者們”的溝通中,表達出了對后者的贊同,并通過贈送話費充值卡等物質手段展現實際支持。FBI證實稱,上述“效忠者”是由自家探員扮演的,他們告訴揚說自己是在海外服役的美國大兵,在親眼見到了“美國對中東的所作所為”后,決定要追隨IS。
除了揚的特殊身份以外,FBI采用的“釣魚執法”手段也讓案件變得異常特殊——近年來該機構通過這種方式誘捕犯罪分子的做法引發不小爭議和質疑。美國司法部聲明稱,一旦揚的罪名最后成立,他將面臨最高20年的刑期。
美國執法部門采用“釣魚式執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禁酒令”時期。9·11之后因為反恐形勢升級,FBI采用這種執法方式的次數和力度都明顯加大。一位匿名FBI前雇員估計稱,有80%的聯邦刑事案件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這種辦法。
斯瑞爾可能并非美國歷史上最早一位因為執法部門設下的圈套而中招的被告人,但他的案子卻是第一起引發社會廣泛討論的類似案件。1932年的“斯瑞爾對美國案”從被告人的角度介入,首次提出了“釣魚執法”(Entrapment)這樣一個法律概念,標志著這種執法形式的成形。
斯瑞爾是當時一名普通的工廠工人,執法部門一直懷疑他在業余時間從事酒類非法販賣活動,但卻苦于沒有證據,無法批捕。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實行過一段嚴控酒精的政策,從事酒類交易屬嚴重違法。
執法人員為此裝扮成剛從歐洲戰場上歸國的美國士兵,向斯瑞爾要求購買威士忌。斯瑞爾最后中招被捕。當時的庭審記錄寫到,斯瑞爾為自己辯護稱:(假扮的)美國士兵花了90多分鐘說服他,一會兒說什么“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好殘酷,安全回來不容易”;一會兒又說“請你行行好,給保家衛國的士兵喝點酒暖暖胃”。斯瑞爾還說自己一開始是拒絕的,但最后在“愛國心”和“同情心”的驅使之下,決定賣給他們。

華盛頓地鐵警察尼古拉斯·揚案庭審現場素描
法官最后判決斯瑞爾勝訴,聲稱“執法人員對犯罪的發生起到了推動作用”,而“被告在被引誘之前并沒有犯罪動機”,且“一直是一個勤奮努力、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基于“判例法”的規定,“斯瑞爾對美國案”為后來的涉及“釣魚執法”的案件樹立了相關規則。即被告要控訴政府執法部門在引誘犯罪而自己無罪的話,必須提供兩點證據:第一,政府引誘犯罪行為的發生;第二,被告在犯案前沒有任何犯罪的意圖或傾向。
盡管最近兩年有關FBI“釣魚執法”的奇葩新聞頻頻出現,但比起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著名的“阿布斯坎行動”,它們還是顯得嫩了點。
當時,FBI上演了美國歷史上最精彩的一出“釣魚執法”戲碼:他們偽造的“阿卜杜勒集團”最初只是為了調查商業腐敗交易和藝術品偽造貿易,但未曾想竟然牽引出了上世紀最大的一樁美國政壇腐敗案:事后落網的美國高官超過30名,其中不乏國會參眾議員和地方市長這樣的“大老虎”。
1978年3月,FBI決定開啟“阿布斯坎行動”,將目標鎖定在高額藝術品偽造和盜竊團隊上。他們為此“聘請了”著名的藝術品偽造犯罪大師梅爾文·溫伯格,讓他“將功補過”為FBI服務,以此換得免于被起訴的權利。
溫伯格和FBI聯手,偽造了所謂的“阿卜杜勒集團”,表面宣稱是前來美國投資的阿拉伯富商,私下其實做藝術品偽造和走私生意。為了讓一切看起來更真實,FBI甚至授意曼哈頓的一家銀行給阿卜杜勒集團開了100萬美元的賬戶。
“阿卜杜勒集團”在和新澤西州大西洋城的藝術品走私販子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了深藏在該州政壇的驚天秘密:原來需要嚴格審批的大西洋城賭場執照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明碼標價地來購買,而“執照費”則一般落入高官的腰包。
意識到事態嚴重性后,FBI決定調轉方向,藝術品偽造走私調查案變更為新澤西政壇腐敗調查案。“阿卜杜勒集團”為此逐個接觸可能涉案的官員,從聯邦議員到地方議員,從州長到市長,全部都陸續接到了“購照申請”。
緊接著,經受不住誘惑的官員在FBI的錄像監控下完成了權錢交易,單項涉案金額平均為5萬美元。鐵證如山的情況下,再能干的律師也無法辯護。最終,檢方起訴的所有被告人全部被宣告有罪。
“阿布斯坎行動”后來被改編成了由詹妮弗·勞倫斯和布萊德利·庫珀領銜的2013年好萊塢黑色喜劇《美國騙局》,該片最后榮獲了金球獎多項大獎和奧斯卡多項提名。
在美國,持有并傳播兒童色情產品一向是重罪。不過,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上個黃色網站什么的實在太普遍——要從上億網民中找出那些“口味太重以至于觸犯法律”的少數犯罪嫌疑人可謂太難。
為此,FBI又開動了腦筋。這一次,他們自己當起了兒童黃色網站的站長。據《今日美國》今年1月披露,FBI承認曾經在去年的一段時間里采用過這種備受爭議的方式來抓捕嫌疑人。最終,FBI確認了超過100名網站用戶的真實身份,他們都有過在這個網站上傳和分享兒童色情產品的經歷。
當然,FBI并沒有自己創立一個全新的黃網。他們在2014年發現了所謂“全球最大的兒童色情網站”Playpen之后,便設法抓捕了站長,扣押了服務器。然而在這之后,他們竟然沒有立即關閉網站,而是自己當上了“站長”,繼續運營了13天。13天里,FBI監控到有10萬名注冊用戶瀏覽了Playpen網站,其中有超過1300個IP地址被FBI攻破。
FBI運營黃網的消息一出,輿論也懵一下——大家萬萬沒想到,FBI為了搞點業績可以如此之大膽,如此之創意。著名的外逃通緝犯斯諾登發推感嘆:“哦,真是絕了!”FBI官方回應稱,他們這是“在地球上最黑暗的地方給罪犯開了一扇窗”。并解釋說,除了這么做之外,可行的辦法實在不多。
更勁爆的是,FBI承認這不是他們第一次運營兒童色情網站了。特工塔瑞平證實,政府曾在2012年查封三家兒童黃網后,將服務器轉移到了FBI內部。“我們的確曾經讓兒童色情繼續傳播,這些網站都短暫地運營了一段時間。”
2009年,FBI聯合美國緝毒署(DEA)、美國槍支管理局(ATF)等多家政府部門一起在西南部的亞利桑那州美墨邊境進行了一場代號為“速度與激情”的聯合“釣魚執法”行動。他們起初希望能夠借此重創并取締墨西哥毒販的槍械交易網絡,但卻沒想到“魚餌”被吃光后,“大魚”卻脫了鉤。

FBI執法現場
最終有超過1300支由FBI提供的槍械落入了毒販手中,“速度與激情”也成為美國執法部門歷史上最知名的失敗案例之一。
在行動開始之前的各部門聯席會議上,大家都對此次行動的目標達成一致:即FBI主動向市場投入2000多支槍械是希望引誘到大毒梟集團的高級負責人,而不是在中間聯絡的“小嘍啰”們。因此他們決定,在犯罪嫌疑人購買武器后,并不立即實施逮捕,而是持續監控買主,然后看武器最終能否流向毒梟集團。
然而在實際操作中,美墨邊境造成的困擾比想象中大了許多,執法人員發現,當嫌疑人攜帶槍支進入墨西哥后,要監控他們變得十分困難——在此之前FBI、ATF等部門協商好了要和墨西哥警方通力合作,但并非上述每個部門都和墨西哥方面有過合作經驗和常規報備制度,行動開始后局面一度陷入混亂并失控。
截至2012年2月,美國執法部門只找回了700多支槍械。剩下的1300多支預計大部分都流入了墨西哥著名的錫那羅亞毒梟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