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曾蘭建
校園景觀是多種設計重疊交錯的設計藝術。在現階段文化當中,校園文化將占據中心位置。小學校園景觀設計是現階段我國急需解決和完善的重要領域,小學校園是學齡兒童在人生階段當中最重要的教育場所,它承載了兒童的知識教育、道德教育等重要任務,兒童的道德準則、行為習慣等幾乎是在小學期間所形成的。需從多方面、多角度預見校園景觀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在設計規劃當中將其問題的出現率降至最低。更多更好的景觀且能達到預期可知的、有價值的效果,是我們現階段所追求的明確目的。基于之前相關部門和設計師對于小學校園景觀設計的重視程度,造成我國大量的小學校園沒有完善和科學的景觀文化,而如果一個校園只有少量的景觀,那么該校園是不完整的、未充分發展的和不健全的。
1.小學校園景觀設計的特殊性
在提倡“以人為本”的社會環境下,現代的教育理念也轉變為“一切為學生的發展”。學校作為培養教育人才的特殊場所,不僅需要特定的有著特殊思想觀念、教育意義的景觀,更需要能夠讓學生們可以有興趣參與的景觀文化。校園景觀相對于其他景觀設計而言,是一個實施教育培養人才的重要載體,它具有更強的綜合性,其中包括了自然景觀和人文環境景觀。設計者需要通過對二者的設計將我們所期望的人生價值觀、品格道德、行為規范等融入其中。
小學校園相對于面積廣闊、追求設計理念的大學校園而言,其受眾群面向低年級兒童,對于他們來說,小學便是他們人生的第二課堂,是學習道路上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人生最初的人生觀、道德觀、學習習慣等幾乎都是在這6年當中形成的。所以在小學校園的景觀設計上既要充分體現校園的文化氣息,注重良好學習氣氛的經營,讓周圍的環境景觀對學生的行為產生積極地引導作用。而在塑造景觀的實用性方面,由于設計的主體對象是學齡兒童,在年齡方面具有其特殊性,使用安全方面需要格外注意學齡兒童的生理尺度。學齡兒童處于人生初期階段,對整個世界充滿好奇、精力充沛又好動,這個階段的兒童通常會和環境有著更多的溝通,所以必須在衡量其生理尺度的基礎上,確保設施的高度和材質等,綠化植物的配置等也應具備良好的安全度。
2.小學校園景觀的設計原則
正如之前所說,我們需要從多方面、多角度的預見校園景觀在日后的建設、使用、發展過程中所可能出現的問題。眾多的因素影響著校園景觀的設計與發展,因素互相作用形成了需遵循的一定設計原則。設計師們需通過專業性的規劃和設計,確保景觀外在特征建立在這些設計原則之上。
(1)人文地域化原則:眾所周知,學校最主要的功能目的便是教人育人,而秀美的園區設計和優良的人文景觀等可以對學齡期兒童的心理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在生活中培養其美好心靈。每個校園的創辦歷史、文化背景都不盡相同,所以在考慮到這些因素的前提下所設計出來的校園景觀也會不同,最好能夠表述該地區的歷史,通過符合的組合來記載文化的演變,展現校園精神,孕育校園文化,表明其特殊性。校園景觀不是千篇一律的,景觀多樣性是校園活力的標志之一,不同的學院特色與學科需要使得其人文景觀也具有多種適應的形態。景觀具有個性與共性使得活在其中的學生有更多的可選性與意向感。
(2)結合人本主義:校園文化景觀建設重點是打造育人的優良環境,具有潛在的教學價值和教學功能。所有的設計都應適當考慮功能性的結合,在細節上要體現“以人為本”的關懷性,空間尺度的舒適性,道路規劃的合理性,開放空間的人性化,景觀家具的親切感,把“人文”的氣息透露給每一個使用者。應適當的服務和支持功能,避免景觀變成環境當中華而不實的附屬品。
(3)增強安全設計意識:小學的重要使用者為年齡層面較小的學齡兒童,兒童由于年齡關系對周邊和自我的保護意識薄弱。設計者在進行小學園區景觀的設計時,需要更多的注重空間、材料等的選取與設計,創造一個安全的活動空間。
(4)尊重原有生態特點:尊重原有的生態特點需要考慮到當地氣候包括溫度、濕度、降水量等因素,還因考慮隨著季節氣候的變化,來進行植被的選擇和利用。保留、利用原有的景觀元素和材料,力求使新的設計對環境的影響達到最小的程度。
(5)遵循經濟節約適用原則:現在興建的小學大多處于縣城地區,是國家為了推動城鎮化、完善城鄉基礎建設而建立的為方便廣大城鎮兒童上學所修建的。鑒于目前所投入的資金有限,必須在有限的資金限制下,設計出全方面的適度的園區景觀設計,這無疑對設計業者是一種不可避免的挑戰。在設計這類型學校的景觀時宜遵循儉樸自然、經濟適用等基本原則,不做華而不實的浮夸設計。
一個教育意義的校園景觀還應考慮到更新、改建和維護等后期發展中所出現的種種問題。一些校園需要節約人員成本,還需要考慮雇傭場地管理人員,不斷完善小學校園的景觀文化,建立更多成熟的小學校園景觀。
(作者單位:江西應用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