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婷婷
高職院校在課程設置上各具特色,地方民族裝飾專業因其特殊性需要不斷挖掘民族裝飾的藝術性。本文基于地方民族裝飾開展研究,以此作為培養學生民族情感的載體;在課程設置上利用采風等多種形式,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合學生的親身感受進行藝術創作,以啟發學生的靈感;利用成果展示平臺考核學生成績,實現將課堂所學知識和藝術產品相融合,切實提高學生的藝術設計能力。
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在教學中存在困難,普遍的現象是表面的設計產品美觀實用,但是缺乏內涵和特色。要設計出優秀的作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這是多年的經驗積累和靈感閃現,需要師生共同營造的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狀態,本文結合作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實踐探索,摸索出了培養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新路。
挖掘地方民族裝飾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高職教育的目標旨在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而藝術品的寶貴之處是創新的特色,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藝術人無法吸引人們的眼球,只有獨具特色的創作才能成為藝術的瑰寶。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民族文化的傳承對藝術的創新有著緊密的關系,可以說,越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越是具有時代意義的,越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越是具有世界性的,這一理念深入人心并被藝術創新的歷史所驗證。例如,中國的故宮以裝飾的大氣磅礴著稱,其色彩艷麗而厚重,建筑風格中深深融入了中國元素;廣西侗族鼓樓的建筑結構及裝飾特色,就深刻體現了侗族文化立體化多層次性,文明遐邇的廣西大型舞臺劇《錦宴》的舞美設計,其設計靈感來源于廣西壯鄉美景以及特色風俗民情。牛頓對光的實驗啟迪了印象派對光與色的表現;著名的畢加索創立了立體派,這是源于對幾何體的高度概括和表現;野獸派的形成是得益于對日本浮士會版畫的加工和藝術的表現;盧浮宮的改造是從埃及的金子塔中的得到的啟發;我國著名的梁思成深入實地調查研究,通曉中國的古建筑的設計理念和思路。
設置地方民族課程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質量的教學材料是教學的依據和憑證,開設富于民族地方裝飾性質的課程要深入實際,搜集素材制作教學材料、編寫教案或教材。可以組織教師深入民族區域實地采風,收集全面而翔實的第一手材料,以此作為制作教學材料、編寫教案的原始資料。
教師將采風中收集到的大量圖片、視音頻資源制作成多媒體課件,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教師可以對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進行專題講座,內容涉及地方民族的裝飾淵源、理念、形式、特色等,以拓寬學生的視野。學生會被眾多的民族傳統裝飾吸引,其中孕育了豐富的內涵和美麗的傳說,深厚的文化底蘊是點亮學生的明燈,以喚起學生對學習和傳承民族優秀文化的興趣和感情。學習興趣和情感是取得成績的內驅力,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之不如樂之者。”意思是知道的人不如喜歡他的人,喜歡他的人不如以此為樂的人。
進行實地民族采風以點燃學生設計的靈感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深入實地進行采風,不同的區域各有特色,其民族裝飾性的藝術也比比皆是。學生在觀察的時候會加深印象,形成創新思維的意識,以激發對藝術設計的靈感。親身的感受和主觀意識的建立有密切關系,首先是由身臨其境的感受,其次會形成認識,提高審美情趣,實現對民族裝飾藝術的加工和創新。可見,要提高學生的感受力,保持感受的興趣,運用感官去體悟多彩的世界,這是一個不斷提升藝術審美和素養的過程,也是藝術創作的源泉。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少數民族自治區調研采風,看當地的建筑、寺廟、戲臺,大街小巷、院落村鎮。很多民族自治區域在設計時,都是參照了風水學的理念,將陰陽五行、易經八卦的文化融入建筑中,這雖然有迷信的因素,但也寄托了人們對天時地利、子孫興旺的良好祝愿。我們在進行現代綠色環保建筑的設計中,要體現出人和自然的和諧,構建綠色家園,構建和諧社會,這與祖輩們世代傳承的建筑設計理念是一致的。
實踐展示民族裝飾為學生搭建創新的平臺
高職學生藝術設計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漫長的過程,需要通過動手的實踐得以有效展現和實踐驗證。在進行低峰民族裝飾課程學習中,教師通過理論講授、實地采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作靈感。教師要確定主題,進行教學設計,將采風內容和設計的藝術品進行客觀考核,并將學生的期末成績和平時作業相互聯系,即為學生創造機會開拓視野,又避免過于盲目且收效甚微。例如,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啟發教學,引導學生將自己感觸最大印象深刻的見聞,結合民族裝飾的設計元素大膽創新,創造出具有時代特征、融合現代科學技術和設計思路的藝術品。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的比賽,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出來,作為師生智慧的結晶,也是有效衡量教學效果的重要載體。
結束語
高職院校的藝術設計專業在設計中要挖掘資源,將具有低峰民族特色的裝飾品作為研究對象,在專業教學中做到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既培養學生民族情結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要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創新能力。各地的高職藝術專業院校在課程設置上百花齊放,布局一個,各地文化也不盡相同,地方性的民族裝飾各具特色,高職院校要結合學生實際,探索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情趣,鼓勵學生推陳出新,創造特色鮮明的藝術品,這是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和高職教育的任務所在。
(作者單位:廣西演藝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