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探究
●徐敏
目的: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將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間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52例及對照組52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采取早期康復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CCQC各維度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CCQC各維度評分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組上升幅度更大,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康復護理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
早期康復護理;急性心肌梗死;生活質量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發展較急,患者臨床多存在心律失常、急性循環功能障礙及胸痛等癥狀,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休克,其生命安全將受到嚴重威脅。相關研究表明[1],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過程中,通過早期康護理,能夠降低患者致殘率及病死率,并能夠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有有利于患者預后恢復。我院對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間收治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了早期康復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納入標準[2]:所納入對象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相關診斷標準,并經過心肌酶學、心電圖檢查確診。患者對本研究已經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2]:嚴重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者;存在肝、腎等器官功能嚴重不全者。
選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間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4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并采取隨機數表法分為研究組52例及對照組52例。研究組中男29例,女23例,年齡為44~75歲,平均年齡為(62.4±5.9)歲,發病時間為1~19h,平均發病時間為(7.8±3.8)h;對照組中男30例,女22例,年齡為42~73歲,平均年齡為(61.8±5.5)歲,發病時間為1~18h,平均發病時間為(7.4±3.5)h。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發病時間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溶栓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心理疏導、用藥護理、病情監測、飲食護理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患者入院后1-3d,要求患者保持絕對臥床休息。由護理人員協助患者飲食、更衣等日常事務。同時,協助患者進行上肢關節被動活動,按摩患者四肢,促進血液循環。護理實施過程中,向患者講述早期康復護理的必要性、要點及注意事項,引導患者主動配合治療。第4-7d,可讓患者進行床上訓練,但要控制訓練時間(30-40min),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鍛煉,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可適當增加運動量。第8-10d,可協助患者下床適當走動,下床活動前要求患者先靜臥30min休息,活動范圍為床位附近。10d以后,在護理人員監護下可讓患者進行室外緩慢散步,若患者自覺疲勞或出現心悸、呼吸困難等癥狀,護理人員要主動干預,立即停止活動。早期康復護理實施過程中,要對密切觀察患者心電圖、血壓及心率等情況,若出現異常則立即終止活動。
1.3 觀察指標
采取CCQC(中國心血管病人生活質量評定問卷)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3],問卷分為6個維度(病情、體力、工作、醫療、一般生活、社會心理),分數愈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愈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取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ˉx±s表示,組間比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CCQC各維度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CCQC各維度評分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組上升幅度更大,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下表1所示:
注:與干預前相比,?P<0.05。

表1 兩組患者CCQC評分對比(ˉx±s )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會造成患者心功能受損,并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影響,不利于患者預后恢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臥床一段時間休養,容易引起深靜脈血栓,還可能造成患者肺通量及消化能力下降,導致肌肉萎縮,患者運動能力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并可能出現廢用綜合征。通過實施早期康復護理能夠讓患者樹立康復信心,引導其主動參與功能恢復鍛煉,掌握自我鍛煉方法。在醫護人員協助下,能夠讓患者逐漸恢復體力及身心功能,避免心肌梗死后活動能力退行性減少,有利于促進患者康復。結合本研究結果來看,干預后,兩組患者CCQC各維度評分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組上升幅度更大,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相關文獻一致[4]。由此可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能夠有效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使其快速融入到原有的生活方式當中,有利于提升其生活質量,值得推廣。
(作者單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芳草湖農場醫院)
[1]張依群.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和對醫護滿意度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4,23(04):466-468.
[2]付紅玲.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16,06(15):93-95.
[3]尹卉.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和對醫護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7,23(10):169-171.
[4]鮑曉,王鳴鴻,劉惠宇.早期康復訓練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 遼寧醫學院學報,2015,36(0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