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玲玲
臨床護理路徑在腔鏡下甲狀腺腺瘤切除術中的應用分析
●孫玲玲
目的:針對臨床護理路徑在腔鏡下甲狀腺腺瘤切除術中的應用結果進行分析。方法:從本院自2015年5月份至2016年5月份所接收并通過腹腔鏡進行甲狀腺腺瘤切除的患者材料中選取192例,按照護理方式的差異性將其分成兩組,對對照組96例患者行常規性護理干預,對觀察組96例患者行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諸多情況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前等待時間、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均少于對照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和對護理工作總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行腔鏡下甲狀腺腺瘤切除術的患者進行臨床路徑的護理工作可以進行一步加強醫護人員護理行為的規范性,促進病人恢復并降低住院費用,有助于患者對醫院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提升。
臨床護理路徑;腔鏡下甲狀腺腺瘤切除術;效果;分析
筆者從本院自03年6月份至06年5月份所接收并通過腹腔鏡進行甲狀腺腺瘤切除的患者材料中選取192例進行研究,希望能夠對臨床護理路徑在腔鏡下甲狀腺腺瘤切除術中的應用結果進行進一步分析與總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自2015年5月份至2016年5月份所接收并通過腹腔鏡進行甲狀腺腺瘤切除的患者材料中選取192例進行研究,全部患者心肺等器官功能正常,排除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炎及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按照護理方式差異將其分為兩組,觀察組96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76例,平均年齡為34.3±5.6歲。對照組96例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74例,平均年齡35.7±6.1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一般性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行臨床路徑護理干預。患者入院初期做好接診,向患者與家屬介紹主治醫師及責任護士并完成相關檢查。次日進行肝腎功能及甲功五項的檢查以及、甲狀腺功能掃描等,通識加之以進必要的心理疏導。在患者接受手術之前向患者認真介紹手術與麻醉的具體方法,并以手術成功案例的講解對患者進行鼓勵。術前要注意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指數的檢測,術后仍堅持繼續觀察,此外還要注意患者傷口有無滲血現象和并發癥的出現,確保引流管的通暢性,同時向患者及家屬仔細介紹術后需要注意的問題。術后的第一天對其保持Ⅱ級護理,注意觀察患者是否出現說話聲音變化、傷口滲血、手足抽搐以及飲食嗆咳等現象并且認真觀察患者能否正常睡眠,然后將觀察結果落實成詳細的記錄。次日再加之以全面的健康教育。出院時要告知患者具體的復診時間并落實出院后的定期電話隨訪。
1.3 觀察指標
術前等待時間、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程度于護理工作滿意度進行調查。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 12.0 專業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計算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 x-±s) 表示,采用t 檢驗,如果 P<0.05,那么就代表此項研究存在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術前等待時間、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均少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程度與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下表 1,2。

表1 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對比(%)

表2 兩組護理效果及滿意度對比(%)
腔鏡下甲狀腺腺瘤切除術的手術路徑是患者身體的隱藏的部分,這樣可以達到患者對于美容效果的要求。選擇進行這種手術的患者一般都對治療效果和病情恢復預期較高,所以心理情緒并不穩定。臨床護理路徑能夠針對變異因素予以監控分析,針對可避免的原因進行改進,減少術前等待時間,從而縮短住院時間及費用,減少醫療資料的浪費,有利于單病種付費的管理及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還能通過對變異因素的控制及將護士的工作具體化,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及管理水平[1-2]。
此次研究通過對腔鏡下甲狀腺腺瘤切除術患者的護理差異性對比,并對護理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果為觀察組患者術前等待時間、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均少于對照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和對護理工作總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與相關材料所表達觀點相一致。
綜上所述,對行腔鏡下甲狀腺腺瘤切除術的患者進行臨床路徑的護理工作可以進行一步加強醫護人員護理行為的規范性,促進病人恢復并降低住院費用,有助于患者對醫院護理工作滿意度的提升[3]。
(作者單位:合肥市第八人民醫院(巢湖市人民醫院))
[1]韋艷. 臨床護理路徑在腔鏡下甲狀腺腺瘤切除術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5):18-20.
[2]代晶. 臨床護理路徑在腔鏡下甲狀腺腺瘤切除術中的應用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02):78-79.
[3] 曾紅,丁曉榮,莫麗娟. 腔鏡甲狀腺手術的護理22 例[J]. 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05,18(3):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