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熱帕·吐爾遜
探究 MOOC 環境下 PBL 教學模式在醫學繼續教育中的實踐應用
●曼熱帕·吐爾遜
目的:分析研究MOOC環境下PBL教學模式在醫學繼續教育中的實踐應用。方法:選取在2015年3月~2016年6月這個時間段參與醫學繼續教育的88名學員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4名學員。給予觀察組學員在MOOC環境下進行PBL教學模式,給予對照組學員實施常規教學模式。記錄對比兩組繼續教育學員的基礎知識成績、綜合實踐成績、教學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學員的基礎知識成績為97.56±2.14分,綜合實踐成績98.45±2.39分,教學滿意度為95.45%;對照組學員的基礎知識成績為80.23±2.74分,綜合實踐成績81.24±2.41分,教學滿意度為81.82%;組間比較,差異顯著,且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給予醫學繼續教育學員在MOOC環境下實施PBL教學模式,可顯著提升其理論成績與實踐能力,對其往后的工作效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值得推廣與應用。
MOOC環境;PBL教學模式;醫學繼續教育;
前言:醫學繼續教育可培養與激發現代醫護人員的探索性、發現性、獨立思考性,對現代醫療工作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1]。PBL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員為核心的啟發型教育理念,其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總結自我來提高學員的科研意識,PBL打破了傳統的教育理念,其更關注學員的自身發展,而不再以教師為中心,體現學員主體地位的同時,又給予學員更多的自由,讓學員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更多運用知識的機會[2]。本文研究中對44名學員在MOOC環境下進行了PBL教學模式,在提高其理論成績、實踐成績、教學滿意度上均取得了顯著的成果。詳細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2015年3月~2016年6月這個時間段參與醫學繼續教育的88名學員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4名學員。88名接受醫學繼續教育的學員均知曉并自愿參與本次研究。觀察組學員中,男性有28名,女性有16名;年齡為22~25歲,平均年齡為23.01.25±0.55歲;工作時間為1~3年,平均年齡為2.11±0.58年。對照組學員中,男性有30名,女性有14名;年齡為22~25歲,平均年齡為23.11±0.47歲;工作時間為1~3年,平均年齡為2.25±0.53年。對比兩組學員的一般資料,發現均無明顯差異,且P>0.05,無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比較。
1.2 教學方法
對照組學員:實施常規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由教師按照教學大綱給予學員實施教學,并通過相關的測試尋找到學員的薄弱項,加以鞏固。
觀察組學員:在MOOC環境下進行PBL教學模式,主要內容為(1)分組。在實施PBL教學之前先讓44名學員通過網絡測試進行分組,每組學員之間必須保證能夠取長補短,讓基礎較為深厚的學員帶領基礎較為薄弱的學員共同進步。(2)學習。在MOOC環境下,教師需為學員介紹往后的學習大綱,讓學員能夠有心理準備并提前做好預習,通過MOOC環境將教學視頻發送給每一位學員,并針對視頻中所涉及到的醫學知識進行提問,讓學員以小組為單位對問題進行分析,使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科研設計的基本方法。(3)協作與獨立。小組組員可通過各種線上交流工具做到實時通訊,在獨立學習的過程中遇到難點可立即求助他人或是通過MOOC環境所提供的資源自行解決,進而更好的培養自己獨立以及團隊合作的意識,醫療工作本就需要在獨立與團隊中完成,因此,通過分組的形式學習可更好的培養學員的工作素養。(4)測評。MOOC平臺可提供在線答題服務,還可根據學員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來調整答題的難度,提高學員學習自信心的同時還可加深學員對知識的理解,并以逐漸提高自己的理論成績。
1.3 觀察指標
記錄對比兩組醫學繼續教育學員的基礎知識成績(滿分為100分)、綜合實踐成績(滿分為100分)、教學滿意度(使用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表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8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80分為一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一般滿意+非常滿意)/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統計學處理軟件處理研究中相關數據,用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用 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學員的基礎知識成績與綜合實踐成績對比
經過記錄對比可知,醫學繼續教育前兩組學員的基礎知識成績與綜合實踐成績均無明顯差異,且P>0.05,無統計學意義。醫學繼續教育后觀察組學員的基礎知識成績與綜合實踐成績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學員,且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兩組學員的基礎知識成績與綜合實踐成績對比 (x ± s,分)

表2 兩組學員的教學滿意度對比 (n/%)
MOOC環境是指成千上萬的學員通過遠程在線、網上學習的一種開放性姿態進行專業知識的再次學習[3]。MOOC與傳統的遠程教育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其更具互交性、實時性,在促進師生交流的同時還可促進學員與學員之間的交流,所有在線的學生均可臨時組成學習小組,通過郵件等多種方式彌補自己的缺陷,進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4]。傳統的醫學繼續教育主要以教師為主,學員的思維難以得到拓寬,已無法滿足現代醫學發展的需求,而傳統的遠程教育又缺乏實時性,學員只能定時定點進行學習,無法與其他學員進行線上交流,也十分不利于提高學員的學習效率[5]。從本文研究中可知,觀察組學員的基礎知識成績為97.56±2.14分,綜合實踐成績98.45±2.39分,教學滿意度為95.45%;對照組學員的基礎知識成績為80.23±2.74分,綜合實踐成績81.24±2.41分,教學滿意度為81.82%;組間比較,差異顯著,且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MOOC環境的特性結合PBL教學模式更符合現代醫學繼續教育學員的需求,其發展前景更為廣闊。
綜上所述,給予醫學繼續教育學員在MOOC環境下實施PBL教學模式,可顯著提升學員的理論成績、實踐能力,學員的教學滿意度高,更有利于激發其科研的動力,對促進現代醫療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值得推廣與應用。
(作者單位: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生殖助孕中心)
[1]王少波,肖源詣,曾華,等.MOOC環境下PBL教學模式在健康保險課程中的應用[J].祖國,2016,(19):178-178.
[2]郭飛,孫世輝,蔡穗生,等.PBL教學法在醫學繼續教育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2015,(07):167-168.
[3]徐綺,趙蕾,毛建國.基于雙向轉診的PBL教學法在全科繼續教育中的應用[J].上海醫藥,2012,(20):28-30.
[4]郭萬剛.PBL教學法在《醫學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與問題[J].繼續教育,2015,(05):16-18.
[5]江倩,吳荔荔,謝國強,等.翻轉課堂與PBL教學法相結合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6,18(08):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