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云云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長輸管道中施工中的一些安全事故,提出了應對此類安全風險的一些措施,以此提高長輸管道安全施工中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
【關鍵詞】天然氣;長輸管道;安全
1 長輸管道施工安全管理現狀
自1959年我國第一條長輸管道克拉瑪依-獨山子原油管道投產以來以來,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在管道業高速發展的同時,管道施工事故頻繁發生。原因是管道施工存在大口徑、長距離、地形復雜、自然環境惡劣等特點,山地陡坡作業、石方段爆破作業、河谷段雨季施工、隧道施工、冬季施工及長距離運輸等都是我們在安全管理方面要面對的難題 。
天然氣長輸管道在施工過程中傷亡事故發生極其頻繁,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甚至人員傷亡。筆者通過對近幾年來的一系列天然氣長輸管道施工過程中發生的各類事故進行統計與分析,明顯發現極大多數事故發生的原因是由于施工作業人員對天然氣長輸管道施工作業的安全風險識別不全,對應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把握不到位而造成。因此,在天然氣長輸管道施工作業中大力開展安全培訓與安全教育,提升員工的安全風險識別能力,增強全體施工作業人員的的安全意識刻不容緩。
2 天然氣長輸管道施工主要風險工序及事故
天然氣長輸管道在施工過程中主要有管溝開挖、管材運輸貯存和設備倒運、管道組對、焊接、管線下溝等工序。管道開挖過程中主要安全風險有塌方、機械事故、環境破壞、地下構筑物破壞等;管材運輸、貯存和設備倒運過程中主要安全風險有觸電、起重傷害、交通事故、滾管、墜落、物體打擊等;管道組對、焊接過程中主要有機械事故、燒傷、燙傷窒息、中毒擠傷、砸傷;管線下溝過程中主要有防腐層損壞、人、機墜落管溝、機械傷害、管溝塌方等。
3 天然氣長輸管道施工主要安全風險控制對策
3.1 管溝開挖注意事項
(1)開挖管溝前,應對地下設施如光纜、管線等進行充分調查,在光纜、管線等兩側6m范圍之內應用人工開挖方式,施工作業人員應謹慎施工,嚴格按照業主或其他相關已提供圖紙施工,避開光纜及其他管線設施。
(2)遇到可疑爆炸物品或其他危險物品應立即上報公安機關,并立即撤離作業現場。
(3)作業現場挖掘機的旋轉半徑以內禁止站立其他與管道施工作業無關人員。
(4)管溝開挖作業中應嚴格按照施工圖紙中管溝的設計坡比執行。
(5)管溝開挖所堆積的土堆距管溝邊緣應大于0.5m,土堆的堆積高度應小于1.5m。
(6)若所挖管溝上方有凸出物或其他易滾落、易脫落的石塊等,應在管溝開挖前進行處理。
3.2 管材運輸、貯存和設備倒運注意事項
(1)管材運輸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碾壓管線施工作業帶外的土壤及植被等。
(2)管材運輸過程中,管材捆綁應當牢固,運輸中若轉彎則應當限速,盡量不要緊急剎車。
(3)作業現場的全部施工設備和機具在裝卸、行走及吊裝過程中其任何部位與周圍架空電力線路應保持安全間距,安全間距應符合表1的規定。
(4)管材運輸車裝車高度:不允許超出拖車的立柱高度;一般運輸拖車的運輸高度不得超過車廂高度的1/3,總體高度不允許超過3m。裝車寬度不能超出立柱或者車廂的整體寬度。進行裝車時,管材下應放置軟墊,以保管材的護防腐層與防止管子在車廂內滑動。
(5)吊車司機與起重作業人員在作業之前,必須統一指揮信號,作業時應默契配合。
(6)鋼絲繩與吊鉤應進行隨時檢查,發現有不符合安全施工規定的應立即更換。
(7)大風或雨雪天氣不得在野外進行裝車、卸管以及倒運設備。
(8)設備倒運之前應明確制定行車路線,避免刮至低矮橋梁或公路上方電線、電纜等。
(9)設備進行裝車前應在拖車前后放置警示牌,由安全人員負責安全監護,設備上拖板時兩側應禁止站人。
(10)材料、設備裝車后應放置枕木、擋板等進行固定,防止材料、設備在運輸中因滑動而發生危險。
(11)倒運設備時,設備駕駛室內禁止坐人。
3.3 管道組對、焊接注意事項
(1)管道對口時應有專業人員進行指揮。
(2)兩管口之間不得站立任何人員,不得將手指等身體其他部位置于兩管口之間。
(3)管道對口時應使用專用的對口工具。
(4)在用內對口器對管口進行對接時,氣泵的轉動部位得有防護罩。
(5)內對口器在行走時,應認真觀察其行走所到位置,必須準確控制其停在管口處,以防內對口器因滑落傷人。
(6)在裝卸外對口器過程中,應密切配合,防止其砸傷作業人員。
(7)吊管機在吊管對口時,吊帶應吊至鋼管中間。
(8)當使用倒鏈或支架吊管對口時,不能使用彎曲變形的支架。
(9)支架底座的支撐面應當墊實,防止其由于受力不均傾倒而傷人以及損壞設備。
(10)在管溝下對管材進行對口時,作業空間必須足夠大,防止擠傷對口作業人員。
3.4 管線下溝注意事項
(1)在管線所經的村鎮等人口密集區的作業帶兩側應設置警戒帶。
(2)在管線所經的路口應設立行安全標志,并派專人看守,每條路兩人,一側一個;管溝兩側應派一個巡視員,阻止非施工人員進入作業現場,并時刻觀察管溝內是否有非施工人員或牧畜等。
(3)下溝前,安全監督員、專職指揮人員、清溝人員、操作手及摘掛吊帶人員應全面學習下溝安全技術措施,明確旗語方式和笛聲信號。
(4)安全監督員應時刻提醒摘掛吊帶人員、清溝人員提高自身的安全保護意識,對作周圍業環境隨時進行觀察,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則及時撤離。
(5)對吊鉤、吊帶、吊管機等進行一次全面安全檢查,確認安全則可組織下溝作業。
(6)下溝前,必須對吊管機行走一側的作業地帶土地堆、土坑等進行平整,保證安全下溝。
(7)開始下溝作業時,應首先進行試吊一次,進一步確認吊帶、吊鉤以及吊管機的安全。
(8)作業人員進入管溝內清理塌方時,管線應被錨固;指揮人員確認進入管溝內清理塌方的工作人員盡數撤離出管溝后,方可繼續下溝作業。
(9)清理管溝塌方的作業人員應使用牢固梯子安全上下。
(10)下溝作業過程中,作業人員應使用事先準備好的鉤子鉤掛吊帶,不能鉆至鋼管下方抓拽吊帶。
(11)摘掛完成吊帶后應及時撤到吊管機吊臂以外的安全地帶,禁止在爬桿下及吊管機和管線之間站立。
(12)施工作業中吊管機有時不可避免經過各類架空線路,在此過程中應當降低爬桿高度,在專業人員指揮下通過架空線路或者電線桿等。
(13)當現場作業人員發現安全隱患時,應立即報告指揮人員,指揮人員應及時下停止作業命令,徹底杜絕多人指揮而造成手誤操作,發生事故。
(14)管線下溝時吊管機手應密切配合,大于φ529mm的管線應用三臺以上吊管機配合作業,大于φ1000mm的管線應用四臺以上的63T或70T吊管機配合作業。
(15)同類吊管機機型應一同使用,在行走時不應載客。
(16)下溝作業時,禁止人員站立在管子上。
(17)管線下溝與管溝開挖不應交叉作業。
【參考文獻】
[1]劉銳.長輸管道施工安全及防范措施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19):1171-1171.
[2]程浩力,龍世華,王寧濤,等.小口徑長輸管道高地下水位段單側沉管施工技術[J].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14,22(1):8-11.
[3]張青勇.長輸天然氣管道運行管理淺析[J].油氣田地面過程,2010,10.
[責任編輯:王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