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聲



2003年11月,在華辰拍賣還沒有開設影像專場的時候,郎靜山拍攝于1921年的作品《愿作鴛鴦不羨仙》便在當年秋季拍賣會上以4.4萬元的價格成交,其《飛泉幽澗萬壑松風松蔭靜坐》在2005佳士得(香港)春季藝術品拍賣會上則拍出了48.336萬元的高價,作于1994年的作品《湖山攬勝》也在2008年嘉德(北京)春拍上以33.6萬元成交。至今他作品的最高成交紀錄是2014年上海工美春拍中拍出的、有郁達夫和邵洵美題詞的《愿作鴛鴦不羨仙》,成交價60.95萬元。
郎靜山是我國最早一代攝影記者之一,也是最早被國際攝影沙龍認可的藝術攝影家之一,作為收藏界炙手可熱的攝影名家,其作品經常出現在各大拍賣會上。但是不得不說,類似郎靜山這樣中國本土的現代攝影名家作品在國內攝影拍賣市場并不多見。
這和當下的國際拍賣市場情況有些不一樣。
2014年11月11日至12日,蘇富比舉行的攝影私藏拍賣中呈現出175件現代名家攝影作品,最終成交額達到了2132.5萬美元,成交率達到90%,超過此前最高預估額2000萬美元。其中阿爾文·科伯恩(Alvin Langdon Coburn)、蒂娜·莫多蒂(Tina Modotti)、奧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馬丁·芒卡西(Martin Munkácsi)等在活躍于20世紀初期的現代攝影名家作品均刷新了他們先前的拍賣紀錄。2015年12月,蘇富比(紐約)拍賣的私人收藏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美國眾生相”(77張)以高于370萬美元成交,在2015年和2016年的蘇富比攝影拍賣專場中算高的。
佳士得方面,2015年以來的幾場攝影拍賣會中,理查德·阿維頓(Richard Avedon)、安塞爾·亞當斯(Ansel Adams)、阿爾弗雷德·施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愛德華·韋斯頓(Edward Weston)、黛安·阿勃絲(Diane Arbus)、羅伯特·弗蘭克等現代攝影大師的作品也都是市場寵兒。
雖然現代攝影大師們的單張成交紀錄與當代攝影名家相比還差很多,能夠以50萬美元以上成交者并不多見,但是這些作品的市場非常穩定,買家對經典攝影作品的熱情保持在較高水平。
國內的情況則是,現代攝影名家名作的上拍量和成交額遠遠不能與老照片相提并論,單件作品的成交額和當代觀念攝影相較也存在很大差距。陳長芬拍攝的《疊翠》在北京瀚海2013秋季拍賣會上最終以126.5萬元成交,但這樣的高價拍賣紀錄非常少見。
回看過去十年,現代攝影名家市場的春天似乎是2006年至2008年。當時,華辰、嘉德、誠軒都舉辦影像專場。華辰第一場影像專場拍賣會上,解海龍拍攝的希望工程形象照片《大眼睛》以人民幣30.8萬元成交,翁乃強拍攝的《回放之一》(1966)以22.55萬元成交,李振盛拍攝的《虔誠者》(1968)以19.8萬元成交;嘉德在2007年到2009年舉辦的4場影像專場(2008年秋季拍賣沒有影像專場——編者注),雖然主攻當代觀念攝影,但是拍品也包括了郎靜山、陳復禮、簡慶福、侯登科、于得水、吳家林、楊延康、翁乃強等現代攝影名家,其中侯登科限量30版的《麥客》(25張,這版照片是侯登科去世后由他人代為印放的,其價值在目前攝影界存在爭議——編者注)以10.976萬元成交,是侯登科作品的最高成交紀錄;誠軒在2007年到2008年的3場“中國攝影”拍賣中,也出現了郎靜山、王文瀾、朱憲民等人的名字。
同一時期,廣州嘉德(后改名為廣州華藝國際拍賣)在2006年和2007年的拍賣會上,侯登科、于得水、馮建國、彭祥杰、蔣少武等人的作品也有不少成交。其中,蔣少武限量30版《歲月記憶1966~1976》在2007年冬季拍賣會上以66萬元高價成交。
這段時期之后,能夠給人帶來驚喜的成交價非常少見了,我們還沒有看到市場對中國現代攝影經典名作的持續需求。
另一方面,雖然2014年中國嘉德秋拍中,安塞爾·亞當斯的名作《月升 新墨西哥州》以69萬元成交,2015年華辰影像秋拍中,尤素福·卡什(Yousuf Karsh)的代表作《憤怒的丘吉爾》也以25.3萬元成交,但是西方現代攝影經典名作在國內尚未形成穩定市場。
采訪中,泰和嘉成影像拍賣負責人張遠義這樣表述競買人心理:“比如,一件拍品的底價是4萬元,如果競買人的心理底價是8萬,到現場,很多人跟我爭,那我為什么不能出到20萬買下它呢?因為只有我賞識
它啊,而且你沒有我有實力。這樣的互相較量中,如果
對方也是這么想的,那價格就爭高了。這并不是說買受人花了冤枉錢,而是他有實力和眼光的證明,于是
就出現了三方共贏的局面。買家會想:我最有資歷、最
有眼光、最有資本,你爭不過我,表明沒有實力。”
如果按照這樣的思路,現代攝影名家作品的拍賣市場恐怕仍尚待成型,因為對于“不那么有實際用處”的攝影作品,培育買家的眼光和鑒賞力仍然是現在國內收藏市場需要解決的問題。華辰拍賣常務副總經理李欣在采訪中就曾說:“為什么到目前為止,攝影拍賣還沒有在拍賣體系中占據很重要的位置,沒有太多人關注,是因為一直以來攝影在中國美術史的語境下是缺位的。”所以,在華辰今后的工作規劃中,李欣希望做三件和拍賣生意本身關系不大的事情:通過拍賣把攝影拉回中國美術史和藝術史框架、培養攝影人才,以及籌建一個影像藝術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