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映端
摘 ? 要:環境設計指室內裝飾、裝修設計、室內外設計、建筑裝飾、裝飾裝潢等。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了國際交往愈加密切的趨勢,人們對裝修工藝技術水平要求越來越高,我國環境設計專業行業處在飛速發展的時期,面臨著同行沖擊競爭,是機遇的同時也是挑戰,需要高校培養大批優秀設計師,環境設計專業發展前景廣闊。環境設計專業的知識系統具有實用性,專業性和特殊性,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深厚的美術功底、高超的手繪、電腦表現技法,但是很多的高校在人才培養中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和職業規劃,還存在不少問題,本文從環境設計專業高校和學生角度出發,提出該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環境設計專業;職業生涯;規劃
中圖分類號:J50-4;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0-0194-02
我國的大學教育從“精英教育”朝著“大眾教育”的方向發展,大學生就業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一直都是我國高校和相關部門努力的方向,環境設計專業發展至今,已經逐漸的成熟起來,在全國各個綜合性的高校都有開設,教學規模不斷的擴大,層次不斷的豐富起來,環境專業發展的越來越好①。但是隨著環境設計專業的發展和我國教育制度的改革、高校擴招的影響,環境設計畢業生就業形勢也發生較大改變,環境設計專業幾乎在每個藝術院校都有開設,是開設比較早藝術設計類專業之一。當前的環境設計專業在原來的室內裝飾設計專業基礎上,融入園林廣場設計、景觀規劃,及建筑設計等學科發展起的具有很強綜合性的藝術設計專業。如何為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建立職業生涯規劃,在此基礎上完善環境專業學生培養方式,不斷的為社會輸送優秀人才,幫助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進入社會實現人生價值,是目前的環境設計專業的職業規劃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也是環境設計專業的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之一。
一、社會環境方面的影響社會需求的影響
不斷高速發展的社會,帶來的是城市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造——拆遷——綠化等不斷的實施讓環境設計專業逐漸成為熱門專業,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人才但是目前的社會就業制度對于畢業生的就業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雙向選擇的就業環境下,畢業生需要依靠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就業規劃等目標去選擇合適的就業單位進行就業,行業的競爭更加激烈;近些年的高等教育使得高學歷人才眾多,社會的需求逐漸趨向于飽和;改革高等教育制度后,不斷擴大的招生規模,“精英教育”成為了極少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造成了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
社會的發展快于高校培養模式的調整,以往單純的單一性的專業人才已經逐漸的失去了市場,社會更需要的是復合型的綜合性人才,高校的擴招帶來的不僅僅是帶來了人才的飽和,更帶來了質量的參差不齊,各個高校環境設計專業的課程設置的沒有隨市場的需要而改變課程,對于學生的就業會產生一定的影響②。
二、自身專業狀況
缺乏以未來職業目標的學習規劃。通過對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的研究不難發現,目前的多數的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都是通過平時上課時的有限的教學獲得的,課外的學習時間很少,同學們是一般是通過在教室來學習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只有較少數的同學會在企業學一些與本專業相關的知識,由于沒有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老師講的學生沒涉及過,學生學得乏味,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生對環境設計專業的理論知識缺乏興趣,因此學生不愿意在積累專業知識方面花費功夫,更談不上做出學習和職業的詳細計劃。此外,只有較少的同學考取過相關職業資質證書,以此作為就業擇業規劃上起重要作用;也有很大一部分的學生并不能準確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長、性格和適合的工作類型,學生還不清楚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特長所在,對于自己的狀況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科學評估,然而科學正確的評估恰恰是環境設計專業的職業規劃中最重要的一環,可以幫助學生進行準確的定位和思考,用人單位對于學生的專業能力以外的技能也是十分重視的,比如團隊合作精神,比如人際交往能力等等都是極其重要的,這同時也是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是目前很多高校開設課程的情況來看,對于學生的職業生涯的規劃的培訓和認知都還很匱乏,一些相關的就業指導課對于環境設計專業的未來就業的指導和幫助還十分有限,因此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以前,必須對自己進行相關的評估和了解。
三、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存在的問題
有學者的研究指出,職業生涯規劃是學生個人根據自身實際的情況以及當前的制約因素,來為自己的就業目標而確定行動的方向、時間、方案的一個過程。
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大學生科學體系的指導下在進行自我的全面剖析,客觀認識周圍的主、客觀因素和環境的前提下,進行良好的自我定位,并以此來設定適合自己的發展目標,然后制定相應的目標,科學的發展計劃和教育規劃,采取主動措施來完成相應的目標③。職業生涯規劃的中心應該是制定相關的職業目標,擇優選擇有利的職業的發展路徑,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個人實現夢想和成長的需要,同時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這是社會大眾化教育背景下的大勢所趨。
環境設計專業的不少學生對于自己所學的專業缺乏深入全面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帶有盲目求學的因素,難以構成持續的學習動力,對專業知識的興趣和愛好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而間接影響學生的就業狀況,所以培養學生自己專業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與職業規劃生涯的結合可以帶來環境設計專業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
我國的很多的學校都還沒有開設職業生涯規劃的相關課程和培訓指導,目前只有少數的院系老師為自己相關專業的學生提供簡單的就業指導工作;學生就業相關知識匱乏,成為制約大學生就業的障礙;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針對個人來說個性化不夠,就業指導工作實用性不夠,不夠細致;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僅停留在畢業生信息發布、政策解說上。
缺乏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對自身職業潛質能力認識的不到位,不清楚自身特點和優勢與其職業發展之間的內部聯系;學生由于近年來就業壓力的增加,開始格外的關注該專業的就業問題,學生擇業的時候興趣愛好應該是需要考慮的前提因素,不過也有的學生將薪水高低、所在城市等外部條件作為職業方向選擇的影響因素,缺乏指導上的科學性。
四、高校在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體系存在的問題
就業指導工作的質量欠缺是學生就業相關知識匱乏的主要原因,成為制約學生就業的障礙。多數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專業性不夠,環境設計專業的職業規劃需要相關的指導部門了解專業性的軟件,繪畫基礎的把控,空間抽象概念等的掌握,不同的學生的個性不同,應該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制定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計劃④。
學校指導意見的不專業化導致學生在認識自我、自我評估上,對自己了解不夠,缺乏對社會就業和職業發展狀況的認識了解,導致對外部環境分析不夠。使培養學生的措施計劃、制定的目標缺乏合理性,容易只聽到雷聲不見下雨,使職業生涯規劃作用不能得到發揮。
我國的很多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相對落后,尤其是環境設計類的藝術專業更是如此,20世紀初我國職業指導開始起步,與發達國家相比起步較晚;近年來國家出臺了較多政策措施,關注并保障學生的就業,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門協助高校成立學生就業培訓機構,加上高等教育的改革進程不斷的推進,不過相對于快速發展社會的今天,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步伐還是滯后的;尤其是發展落后地區的高校,普遍缺乏專職職業生涯指導教師,各地方教師隊伍素質參差不齊,缺乏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科學技巧和具體工作的落地實施。
五、對策建議
環境設計是營造人工自然的創造性活動,是正確把握季節、氣候各種審美元素,形象概括反映各種環境。須具備深厚藝術設計理論功底,熟練藝術設計表現技巧,它體現著現代技術的成就。以多媒體計算機作為環境設計的工具,可以建立幾何模型,創造高度復雜的空間形式,都能豐富設計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國家教育部門應該根據就業市場需求情況,調控招生規模;高校應根據學校自身條件的綜合配比情況,結合社會對環境設計專業型人才的需求量,制定科學的招生計劃,致力于提高環境設計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和綜合能力的研究,在招生規模上進行合理的控制。相關部門重視職業生涯規劃建設,加大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投入及保障的力度。完善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設置專門的職業生涯規劃部門和機構,便于學生收集職業規劃方面的圖書資料及進行信息的網絡索引。面對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因該注意信息的發布和搜集,及時有效的掌握用人單位以及人才市場對體育人才需求的變化。
六、結語
環境設計專業的生源不同與建筑學,工作任務也不同,因此,在環境設計專業中開設的建筑設計課程教學內容應該有別于建筑學,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構思和設計方法,傳授一定的設計技巧,培養了理性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在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同時,還應該完善相關的職業規劃的培訓指導課程和體系,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職業規劃,主動學習,保證就業率和就業的質量,幫助環境設計專業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基金項目:湘外經院教字【2015】44號,《以就業為導向的環境設計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與研究》。
注釋:
①楊新豫.對環境教學中計算機輔助設計的教學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5(09):184-185.
②馮陽.環境專業教學改革及人才培養要求初探[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3(04):90-92.
③黃寅.環境專業課程建設的后現代思路[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5(01):87-89.
④王依涵,王秀萍.建筑空間設計與行為的互動——環境專業建筑初步課程空間設計訓練環節教學改革研究[J].裝飾,20115(10):114-115.
⑤秦方.環境專業設計表現技法課程教學新認識[J].商情,2015(0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