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鳳
摘 ? 要:新興媒體藝術發展,各個學科之間相互的依存帶來了新的設計內涵,推動著設計語言的創新形式。本文以門戶網頁設計為例,從視覺傳達設計在新媒體藝術中的相互發展作用,來探討視覺傳達設計與新媒體藝術之間的相互應用關系。
關鍵字:視覺傳達;新媒體;藝術設計;門戶網頁
中圖分類號:G206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0-0277-01
新的媒介技術改變著藝術創作的方式及多元化發展,新媒體藝術語言對現代視覺傳達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帶來強大的沖擊;逐漸向虛擬現實、互動交流、綜合化發展等,給人類帶來與時俱進的視覺感體驗。似乎視覺傳達設計被視為失去了原先的藝術光環,被人認為是沒有太多價值的學科或是趨于狹隘,不再重視與關注。因此,從某種角度去看,視覺傳達設計淪為最基礎、簡單的學科,這種觀點非常片面。每個新的領域被需要或是成為熱點,某種程度上跟它的時間及被需求的程度有關,并不能就此定論原來的藝術被淪為貶值,每一個學科都是在伴隨不同需求中成長、更新,但它依然有存在的道理,視覺傳達設計也不例外。如果非說他們之間的交接,與其不如說它們之間相互依托、融合,就如色彩,大多數時候被人們分到藝術類學科中,然而,色彩色無處不在,它是所有藝術領域中都必不可少的,任何一門學科離開色彩都構不成完整。
傳遞信息是視覺傳達設計的本質,以圖形、文字等為信息載體,傳播形式的變化都對其產生深遠影響。信息的新媒體傳播方式為人們的各方面提供了新的傳達方式及視覺傳達形式,網頁作為一種新的媒體形式,不僅綜合了圖形、文字、聲音、動畫等多種信息為載體,也呈現給人們新的信息交流方式,變得豐富多彩。因此,視覺傳達設計成為網頁信息傳達及網頁視覺形象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網頁設計成為視覺傳達設計在設計中的發展和延續,網頁中的視覺傳達設計不但具有傳遞信息的功能,還具有影響受眾的審美情感和強烈的視覺表現力的重要作用。可見視覺傳達設計對網頁的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表現在如設計編排文字、圖形圖像、色彩、版式等應用。
與其他視覺符號對比文字是更易于辨識的明確性,(1)文字具有提高直觀訴求力的視覺傳達要素,是傳達信息的重要媒介。文字的編排設計使其在傳達信息時,更易為瀏覽者所閱讀和接受,并通過文字形態的節奏與韻律帶給人美感,從而使界面內容與形式達到高度的統一,在實現良好信息傳達效果的基礎上適應人們的審美需求;不單是信息的載體,又是具有視覺識別特征的符號,還可為視覺形象的方式來傳遞語言之外的信息。通過設計編排,增強網站的藝術性與視覺感染力的同時,文字的價值意義在網頁中有提高信息的明確度與可讀性,達到良好的視覺傳達效果;(2)圖形圖像的具有使網頁更加美觀、直接、突出信息的重點傳達,易瀏覽者理解和接受。一定的范圍內形象、快速的傳達文字所要表達的內容,成為焦點引人注目,是文字與色彩所替代不了的元素;具有裝飾性、趣味性等;(3)色彩協調搭配,整個頁面更具吸引力;某種角度也是一件藝術品,優美流暢的文字,新穎簡潔的頁面設計,再通過色彩設計,更容易增強信息可理解性和易識別性;強烈的主題色彩對比,能更好的與瀏覽者進行交流,加深瀏覽者對網站的印象,直接影響觀賞興趣。色彩的設計在網頁設計中的重要性,頁面內容可根據網站整體效果、重點對比突出的原則使網頁更具有藝術性,巧妙的根據信息內容進行色彩搭配,建設有檔次、有內涵的網站,既是網站設計的目的,也是傳達信息的手段和方式;(4)版式設計具有實用功能與審美功能,就是根據網站的內容與主題,把各項構成網頁要素的文字、圖形圖像、色彩等利用造型和形式進行關聯與配置,將設計意圖以視覺形態的方式表現出來。
新興媒體及多種學科交叉融合,影響著視覺傳達設計的表現形式,數字媒介這一新的形式改變了視覺傳達設計的新的進程方向,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變化,對設計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現今的網絡媒體等都為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意表現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通過可以參與觸摸屏的交互式廣告及受眾的參與與設計信息的傳播過程而形成有趣體驗。網站成為展示視覺傳達設計的新平臺,為其注入新鮮的血液,延伸了設計的擴展。另外,視覺傳達設計也為網站頁面的整體美觀設計提供了更好的審美,運用各種視覺元素恰到好處的表達,從色彩搭配到圖形形式的表達。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覺傳達設計與新媒體藝術之間相互依賴、共同融合,創造良好的藝術設計和信息環境。視覺傳達設計在門戶網站中的應用是對傳統視覺設計的逾越和繼續,二者的都是以實現信息傳達和審美為宗旨的。從工業時代到網絡時代,媒體不斷更替,但視覺傳達設計的本質沒變。視覺傳達學科與新媒體網頁設計有著很大的區別,但這種網頁設計的形態在很大程度上受靜態如報紙書刊的版式和動態的影視影響,他們之間一直是取長補短,綜合利用,相互融合的關系。
參考文獻:
[1]尹定邦.貢布里希論設計[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馬月.網站界面設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