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運國
[關鍵詞]社區矯正工作;安全穩定;作法
近日,黑龍江省司法廳通報了兩起外地、市公安機關監管未移交保外就醫罪犯和取保候審保外就醫罪犯重新犯罪案例,發人深省。針對這兩起保外就醫罪犯重新犯罪案例特性。在中秋節、國慶節即將來臨之際,為進一步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切實加強對重點社區服刑人員,特別是對保外就醫人員的監督管理,做好“兩節”期間日常監管工作,杜絕因重視不夠、措施不力、工作疏忽等問題導致社區服刑人員出現脫管失控和重新違法犯罪的現象,哈爾濱市司法局下發了《關于做好中秋節,國慶節期間社區矯正安全穩定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抓好七項工作,以確保“兩節”期間不發生重大惡性案件,不發生影響社會穩定的群體性事件和其他重大安全問題。
有效防止社區服刑人員發生脫漏管和違法犯罪,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方面,賓縣司法局在落實“七項工作”過程中借鑒和研討了一些辦法,量化、細化了工作方式,希望有利于社區矯正工作的順利開展,對推進平安賓縣建設、構建社會治安綜合防控體系、維護社會穩定貢獻力量。
一、落實社區矯正七項工作的做法
一是組織走訪排查。集中時間和力量對所轄社區服刑人員進行一次全面走訪排查,及時了解、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和現實表現,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特別是對保外就醫等重點人員做到逐人見面,有效監管。對排查出來的異常人員進行嚴管防控,并時刻關注其動向;對存在矛盾糾紛的人員進行及時化解,防止問題激化。
二是開展一次集中點名訓誡教育。嚴格要求社區服刑人員不到人群密集場所,不參加不法集會,不傳播不良言論。在教育學習的基礎上要求各社區服刑人員簽訂一份自律承諾書,承諾 “兩節”期間嚴格遵守社區矯正各相關制度和紀律,承諾絕不涉及“黃、賭、毒”、不酒后駕駛、遠離是非場所,若有糾紛及時報告并保持冷靜。
三是嚴格請銷假制度。原則上“兩節”期間禁止社區服刑人員請假外出。對特殊情況符合外出請假條件的,嚴格履行審批程序,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安全責任落實到人,落實手機定位監管措施,利用手機定位監管平臺加強管控。
四是按照規定要求進行病情復查。按期組織保外就醫罪犯到縣級以上醫院進行病情復查,如發現暫予監外執行條件消失的,要及時提請收監執行建議。對于在醫院住院治療的保外就醫罪犯,落實每天通話、隔日走訪制度。
五是加強手機定位監控工作。加強工作人員值班值宿制度,指定專人負責登錄手機定位平臺,對社區服刑人員定位信息進行查詢,做好重點人員活動范圍記錄。
六是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突發事件的處置程序和應對措施,對職務犯、暫予監外執行、涉黑、涉毒、涉及金融犯罪等重點人員提高報告頻次。
七是開展幫扶活動。對生活困難或者身體有殘疾、疾病等情況的社區服刑人員,協調社會有關力量,為特困人員“送溫暖”,切實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關心和幫助,幫助落實基本生活保障措施,確保過好節日。以減少誘發社區服刑人員違法犯罪的客觀因素,使其安心接受社區矯正。
二、社區矯正對象的日常教育管理
社區矯正工作富有經常性、實效性。由司法所具體承擔社區矯正對象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之后,通過對矯正對象的走訪和談心,使矯正對象及其家屬與矯正機構的距離感拉近,進而使矯正工作者能夠全面、準確、及時地了解矯正對象的真實情況,并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提高了社區矯正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調研中,我們親眼所見和親身感受到我縣司法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參與社會管理創新、開創我縣社區矯正工作的主人翁態度明確、本職工作責任意識強烈、踴躍承擔和積極開展社區矯正工作的熱情高昂,在現有人力、物力和財力條件下,以毫不推諉和無所畏懼的精神姿態,勇敢而堅強地接受“監外執行”監管任務、邁出我縣社區矯正工作的“第一步”,從而為我縣社區矯正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社區矯正工作更具實際性、可操作性。多借鑒一些兄弟單位的先進做法,以在社區矯正工作中不斷開拓進取。推行巧妙運用望、聞、問、切“四診法”管理社區矯正重點對象,將有利于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是望,即經常走訪,望其行蹤。通過電話、短信、家訪等多種形式,了解他們的生活、工作情況,掌握其思想動態和行蹤去向,并經常發送法治短信提醒他們珍惜機會、遵紀守法,強化其矯正意識,確保其服從矯正管理。
二是聞,即聞群眾反映,矯正接受群眾測評。建立社區矯正對象群眾測評制度。在社區矯正對象所在的村(社區)廣泛發放調查問卷,每月對社區矯正的學習情況、公益勞動以及遵紀守法情況進行測評,根據測評結果,對表現較好的予以表揚,對表現差的進一步查找出具體原因,使矯正工作更具有針對性。
三是問,即經常心理訪談,實行人性化管理。通過節假日的問候,使其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同時在慰問中運用交心、談心的方法,掌握其真實想法,針對其內心矛盾困惑焦點展開“一對一”心理輔導,鼓勵其走出陰影、樹立信心、克服困難,積極接受管理。
四是切,即切中利害,幫助其解決實際問題。對“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家可歸”的“三無”重點社區矯正對象,按期相對應的自身條件,協調有關部門辦理低保、提供技能培訓、解決臨時住所。竭盡全力幫助其解決生活出路問題。
(編輯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