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穆 希
崛起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文/穆希
在傳統醫藥產品向大健康產品產業轉型拓展的趨勢中,云南生物醫藥產業蘊藏了巨大商機。

云南省中藥總產值2020年預計將達1400億元(圖/CFP)
從醫藥工業與醫療衛生的“十三五”發展規劃來看,醫療信息化、高端醫療器械和生物制藥被確定為重點突破領域。
經過多年培育,生物醫藥產業已成為目前云南省發展最好的產業之一。2010-2013年,云南省生物醫藥產業經濟總量保持了年均25%以上的高速增長,營業收入、產值、利潤增長速度位居西部前列。2014年,全省生物醫藥產業經濟總量達1013億元,其中,實現種植產值218億元,工業總產值348億元,商業銷售收入447億元。
如今,在傳統醫藥產品向大健康產品產業轉型拓展的趨勢中,云南生物醫藥產業更是蘊藏了巨大商機。
云南生物醫藥產業顯著區別于全國其他地區、最具潛力和特色的地方就在于:云南豐富的天然藥物資源、民族醫藥資源優勢。
作為中藥材資源大省,云南中藥材品種和質量均居全國之首。有中藥資源6559種,其中藥植物6157種,分別占全國的51.4%和55.4%,其中三七、天麻、燈盞花等地道藥材在全國都極具影響力。
云南中醫藥和民族醫學源遠流長,歷代名醫輩出。由明代醫藥家蘭茂編寫的《滇南本草》流傳至今已有500多年,以彝醫、傣醫、藏醫為代表的民族醫學更是豐富了云南中醫藥學的內涵,彰顯了云南中醫藥的特色。目前,云南自主研發、全國獨家生產的藥品品種(劑型)達280多個,其中中藥、民族藥、天然藥就有250多個。中藥(民族藥)產業已經成為云南生物醫藥產業中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領域,近年來中藥(民族藥)工業產值占全省生物醫藥工業總產值的80%左右。2014年12月,昆明中藥廠有限公司的“昆中藥傳統中藥制劑”更是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依托豐富的天然藥物資源,近年來云南醫藥生物產業經濟總量連續保持高速增長,并涌現出一大批優質企業。其中,云南生物醫藥類上市企業已經有5家,包括云南白藥、昆藥集團、沃森生物、一心堂、龍津藥業等。
擁有“昆明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和“云藥產業集群試點園區”的昆明高新區,不僅為全市全省的生物產業化發展提供了廣闊平臺,也吸引了眾多生物醫藥、生物資源開發企業聚集。目前已聚集云南白藥、昆明制藥、拜耳—滇虹藥業、以色列貝克諾頓等世界五百強、國內百強及行業龍頭企業160余家,聚集了云南省80%規模以上的生物制藥企業。生物醫藥產業已成為高新區年增長速度最快的產業。在2015年10月召開的高新、經開、度假三區機制體制創新改革的聯席會議上,昆明高新區明確表示,園區將把大健康產業作為主導產業進行發展,而“大健康”也將成為園區最有特色的一張名片。
此外,全省如七甸工業園區、曲靖經開區、玉溪高新區、楚雄經開區等也都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園區的主攻方向,并且已經在產業培育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
依靠科技,苦澀難咽的三七、燈盞花、蟲草等云南中藥如今可以沖水吃、含著吃,這是云南生物醫藥產業科技進步的一個縮影。
生物醫藥產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產業的發展與科技引領和支撐密不可分。近年來,云南大力實施生物醫藥重大科技專項、重點新產品開發計劃等科技計劃,天然藥物研發能力不斷提升。截至目前,云南省在生物醫藥領域已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3個,部省共建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7個,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35個,及藥物安全性(GLP)評價中心1個和臨床試驗(GCP)機構5個。2015年1月,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研發的全球首個Sabin株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獲批為國家一類新藥,是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創新產品,成功實現了我國疫苗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邁進。
據云南省科技廳副廳長候樹謙介紹,云南正積極吸引國內外知名研發機構獨立或合作建立天然藥物、生物疫苗、基因藥物、干細胞藥物、醫療器械等研發平臺,推進“云藥”產業大發展。
云南生物醫藥產業的迅速發展已經吸引了眾多資金的目光。“十二五”期間,預計云南生物醫藥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將超過100億元,是改革開放以來投資力度最大的時期。
就在最近,藍源資本也瞄準云南大健康產業。董事長廖文劍表示,藍源資本將在昆明高新區建立科技金融平臺或成立生物基地專項基金,為云南大健康產業服務。
2015年12月10日,昆明市與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據悉,雙方將在新建區域性醫藥代儲代配中心、開展醫療健康合作、打造規范化醫藥零售連鎖、推進醫藥產學研合作、醫藥會展品牌打造與醫藥人才信息交流等方面,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
不僅如此,行業整合也成為云南生物醫藥產業的一大亮點。云南沃森生物借助企業上市募集資金在上海、石家莊、山東進行系列并購,刷新了云南醫藥企業并購紀錄;云南白藥集團按照“新白藥、大健康”的發展戰略,相繼完成對版納藥廠、鳳慶茶廠、省藥物研究所、大理清逸堂等企業的并購重組;浙江康恩貝2011年并購了曲靖雄業藥業、普洱旺旺鐵皮石斛種植及麗江永勝螺旋藻養殖企業;河北智同醫藥控股在云南注冊成立了云藥醫藥產業集團,重點投資整合云南擁有獨家中藥、民族藥品種的中小企業;昊邦藥業完成對大理瑞鶴藥業的并購。
在看到巨大機遇的同時,也需要意識到云南生物醫藥產業面臨的痛點和挑戰。
數據顯示,2014年全省生物醫藥產業工業產值348億元,僅占全國的1.4%,只有2家醫藥企業進入全國100強。
前不久,云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昆明、麗江、保山、德宏、文山5個地區的螺旋藻、石斛、瑪卡、紅球藻、訶子、三七等產業展開的專題調研結果也顯示,行業集中度不高、產品研發投不足等是云南大健康產業發展的瓶頸。
針對全省保護和發展中藥材發展面臨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2015年5月20日,省政府網站發布《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中藥(民族藥)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推進“云藥之鄉”建設,到2017年全省中藥(民族藥)總產值達到9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到2020年,全省中藥(民族藥)總產值達到1400億元,年均增長15%以上,建成國際化天然藥物產業基地。
2015年12月4日,云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貫徹落實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到,到2020年,云南省將在中藥材種植養殖技術水平上大幅提升,質量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加強,道地特色中藥材品牌建設全面提升,瀕危中藥材得到有效保護,成為全國中藥材種植養殖的重要基地。
未來,云南生物醫藥產業將緊緊抓住當今醫藥產業由傳統醫藥產品向大健康產品產業轉變的趨勢,密切關注大健康產品市場需求,推進醫藥產業向大健康產品產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