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中華
摘要:筆者結合建筑業可持續發展思想和綠色施工的概念,針對建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噪音、泥漿、灰塵、廢棄物、安全等方面的污染,根據“綠色”原理提出了一些解決的措施和辦法,為施工企業推行綠色施工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建筑施工;污染源;綠色施工
工程建設在保護環境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眾所周知,無論新建、擴建或改建工程,都會對當地甚至全球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如噪聲污染、氣味污染、灰塵污染以及全球化的氣候和生態系統的改變等。因此說一個工程項目從可行性研究、設計、施工到竣工驗收的各個環節,無不對一個地區、一個區域乃至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綠色施工的概念及主要內容
具有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施工方法或技術,可以稱為綠色施工技術或可持續施工技術。它不是獨立于傳統施工技術的全新技術,而是用可持續的眼光對傳統施工技術的重新審視,是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施工技術。
二、建筑施工中的污染源
施工中的主要污染源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一)噪音;(二)泥漿污染;(三)灰塵固體懸浮物污染;(四)基坑開挖時對周圍環境的危害;(五)光污染;(六)高空拋物引起的危害;(七)固體廢棄物產生的污染。
三、建筑施工中污染的防治措施
隨著社會對環保的重視和加強,建筑施工企業在施工生產中也必須樹立環保意識,努力降低和消除污染,實施HSE(Healthy, Safety, Environment)管理。建筑施工是傳統產業,目前大量的還是手工勞動,而所用的機械也大都屬傳統設備,客觀上增加了防止污染的難度。而長期以來施工生產中的固有模式也是妨礙實行綠色生產的障礙。結合對施工中污染產生的總結與分析,消除和降低施工污染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噪音的防治。根據研究,一般認為85分貝下的噪音是可以接受的。減噪音的防治就是努力降低其強度,以減少對人體的傷害。一方面可通過改良或更換施工機械設備來進行,另一方面可通過變換設計或施工方案來獲得。另一方面,可將其移至房屋地下室等隔音處,避免對周邊的干擾。同樣在制作管道時,工作環境也應置于地下室或隔音處,從而減少對外界的干擾。混凝土施工機械的噪音應值得認真對待。同時,在工作的施工層周圍搭設隔震板等設施,以消減噪音外傳。混凝土輸送泵車是高層建筑輸送混凝土的重要動力,由于功率大,噪音也較大,如何降低其噪音是一個問題。必要時采用圍護隔震措施來消除。建筑施工中的噪音大部分是由于機械設備本身的特性造成的。這需要機械制造廠商重視機械工藝改進,減少機械工作時的噪音。
(二)泥漿與灰塵污染的防治。泥漿污染主要來自基礎和土方工程。污染防治一是可以通過具體工藝避免。對進出施工現場的車輛,應在進出場地的地方設立沖洗處,以維護市容。與泥漿污染相對應的是灰塵污染。消除場地灰塵首先要做好地面硬化,處理好路面上的泥漿和灰土,清掃完后要加水沖洗。其次在場地內要做好水泥、石灰、細沙等散裝材料的保管,合理安排堆放位置,以避免風吹塵揚既污染環境又造成浪費的結果。北京地區為了減少工地現場的灰塵飛揚,開發并使用了一種化學凝固劑來固定地面的灰塵以防止其飛揚,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三)基坑開挖后引起的周邊環境災害,已討論了很多,對其危害性也都比較重視。目前,基坑邊坡處理已有很好的技術和經驗值得借鑒,在實際工程中,通過合理的方案、檢測和可以減少或削減這種危害。
(四)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實際上,建筑垃圾中有很大部分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比如鋼筋、鐵釘、包裝紙、木頭、塑料等等,廢渣廢磚頭等可就地用作墊層、填料等。所以對建筑垃圾的處理應以回收重利用為主要途徑。要做好這些工作,最好的辦法是分類,將可以重復利用的進行回收。在日本,產生垃圾最多的是建筑業。日本每年產生的建筑垃圾大約在九千萬噸,非法丟棄的廢棄物中大部分是建筑垃圾。貫徹3R原則(減少廢棄物、再利用和循環),尤其是要對拆遷工程中產生的鋼筋、水泥、木材和瀝青等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理,并加以再利用。建設再生法頒布后,得到了日本大多數建筑企業的響應。正在建設東京丸內大廈的大林組建筑公司,就提出了把丸內大廈工程做成施工現場不產生廢棄物的零污染工程。在香港, 2000年香港建筑拆建廢料中,泥土、石塊、水泥運往公眾填土區填海用的占59%,其它硬的物料,可循環再用,如制造混凝土、瀝青或鋪建道路底層和水渠基床占25%,而作為普通都市垃圾處理的一般建筑垃圾占16%。這些為我們實施施工現場的污染防止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五)工業廢渣的應用。建筑業不僅要關注自身的污染排放問題,還要從自身出發,幫助消化其它污染源。根據相關報告,全世界1992年生產粉煤灰近5億噸,只有約7%被利用。現在每年全世界生產的粉煤灰約515億噸,利用率極低。在混凝土工程、砌塊等中大量應用諸如粉煤灰、礦渣等工業廢渣將大大減少工業污染,變廢為寶。
四、結束語
消除和減少施工中的污染,是施工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基于施工污染而產生的事故和糾紛越來越多。因污染而造成的對施工單位的索賠屢見不鮮。實際上,只需在生產中給予必要的重視和投入,就會在施工中產生很好的效果。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是21世紀的主題,施工人員必須明確這一點,從施工產生的污染源頭開始,消除和減少施工污染,從而創造美好家園。
參考文獻:
[1]胡其高.建筑的可持續發展與對策[J].工業建筑, 200211,VOL132:51-54.
[2]廉慧珍,路新贏.我國混凝土工程發展中的幾個問題[J].建筑技術, 2000,1.
[3]錢國言.香港拆建物料的管理和改善措施[J].中國綠色建筑可持續發展建筑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 2002: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