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劉曉丹,王歡
鳳尾雞冠花葉片快繁體系的建立
王霞,劉曉丹,王歡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吉林吉林132000)
為建立鳳尾雞冠花葉片快繁體系,以鳳尾雞冠花葉片為外植體,研究6-BA、NAA對愈傷組織和不定芽誘導以及NAA對不定根分化的影響。結果表明:鳳尾雞冠花葉片愈傷組織誘導的最佳培養基為MS+6-BA 1.00毫克/升+NAA 0.50毫克/升,不定芽誘導的最佳培養基為MS+6-BA1.50毫克/升+NAA0.20毫克/升,不定根分化的最佳培養基為1/2MS+NAA0.10毫克/升。
鳳尾雞冠花;葉片;6-BA;NAA;快繁
鳳尾雞冠花又名雞頭、手花、蘆花雞冠等,為莧科青葙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作為常見的食藥兩用花卉,其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食用色素、黃酮類化合物等多種營養物質,具有止血、止痢、清熱解毒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等功能[1-3]。鳳尾雞冠花花穗頂生,花色艷麗,分紅色、黃色和白色不等,花期較長,是最常見的園林觀賞花卉之一[4]。鳳尾雞冠花為異花授粉植物,因此很容易出現品種間的混雜,導致品種退化,加上傳統的種子栽培方式繁殖系數低,周期長,進而影響了其觀賞價值,增加了繁育成本[1]。建立鳳尾雞冠花的組培快繁體系不僅可以避免品種退化,而且可以不受季節、環境的影響在短時間內培育出大量的雞冠花新個體,因此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關于鳳尾雞冠花組織培養研究的報道只有倪德祥對其莖段進行培養和快繁 1例[5],實驗首次以鳳尾雞冠花葉片為外植體,研究植物激素(6-BA和NAA)對其愈傷組織誘導以及不定芽、不定根分化的影響,確定葉片快繁體系的最佳激素組合,為鳳尾雞冠花的快速繁育提供新的途徑。
1.1 材料及處理
鳳尾雞冠花種子,購自長春農博會。
將種子用 70%乙醇消毒 30秒,0.1%升汞消毒 9分鐘,無菌水沖洗干凈后,接種于MS培養基中,培養20天左右即可獲得3葉期組培苗。
1.2 方法
1.2.1 培養方法 將鳳尾雞冠花組培苗葉片切成 0.5×0.5厘米大小,按照葉面朝上的方向將其接種到愈傷組織誘導培養基中見表1,30天后統計愈傷組織的誘導率;將生長良好的愈傷組織切成小塊接種到不定芽誘導培養基中見表2,30天后統計出芽率;將生長健壯的組培苗接種到生根培養基中培養見表3,21天后統計生根情況。
所有培養階段每個處理接種30瓶,每瓶接種2個外植體。相關計算公式:
愈傷組織誘導率=長出愈傷組織的葉片數/接種葉片數×100%;
出芽率=長出不定芽的愈傷組織數/接種愈傷組織數×100%。
1.2.2 培養條件 愈傷組織和不定芽誘導培養基采用含有不同6-BA和NAA濃度配比的MS培養基,生根培養基采用含不同濃度 NAA的 1/2MS培養基,所用培養基中蔗糖濃度 40 克/升,瓊脂 7克/升,pH值 5.8;培養溫度為 25℃,光照強度2500 lx、光照時間 12小時/天,相對濕度80%。
2.1 不同6-BA和NAA濃度配比對葉片愈傷組織誘導的影響
鳳尾雞冠花葉片在愈傷組織誘導培養基中培養5~7天左右,在多數葉緣出現肉眼可見的愈傷組織,隨培養時間延長,愈傷組織塊逐漸增大,30天左右覆蓋所有外植體。由表1可知,9個處理均可誘導出愈傷組織,但愈傷組織誘導率差異顯著,其中處理5愈傷組織誘導率最高(93.33%),該處理愈傷組織生長旺盛,呈米白色,無褐變現象;而處理 7、8、9則出現了不同程度地褐變現象,說明高濃度6-BA容易導致雞冠花葉片愈傷組織褐變,綜上,鳳尾雞冠花葉片愈傷組織誘導的適宜6-BA和NAA濃度依次為1.00毫克/升和 0.50毫克/升。
2.2 不同6-BA和NAA濃度配比對葉片不定芽誘導的影響
將生長旺盛的愈傷組織切成小塊接種于芽誘導培養基中見表2,培養17~20天左右,可在多數愈傷組織表面看到芽點,30天左右芽點可分化出芽。由表2可知,不同 6-BA和NAA濃度配比可顯著影響不定芽的分化,隨 6-BA濃度增加出芽率也逐漸增加,其中處理8出芽率最高(86.67%),該處理不定芽長勢最好,質量最高,處理1、2、3、4盡管也能誘導出不定芽,但在愈傷組織邊緣以及靠近培養基面存在褐變現象,綜上可知,鳳尾雞冠花不定芽誘導的適宜6-BA和NAA濃度依次為1.5毫克/升和 0.2毫克/升。
2.3 不同濃度 NAA對葉片不定根誘導的影響

表1 不同6-BA和NAA濃度配比對愈傷組織誘導率的影響

表2 不同6-BA和NAA濃度配比出芽率的影響

表3 NAA濃度對不定根誘導的影響
將長約3~4厘米的試管苗切下來接種到含有不同濃度NAA的 1/2MS培養基中,21天后試管苗生根狀況如表3所示,可知在不添加NAA的培養基中不能誘導不定根的分化,同時隨NAA濃度的增加,生根率呈先增后降趨勢,說明NAA具有促進鳳尾雞冠花試管苗生根的作用,NAA的濃度能夠顯著影響生根率,處理 3生根率最高(100%),此時單株生根數最多,長勢最旺,因此,鳳尾雞冠花不定根誘導的適宜NAA濃度為0.10毫克/升。
植物生長調節物質的組成、比例是影響植物形態建成的關鍵因素[6],實驗發現不同6-BA和 NAA濃度配比對鳳尾雞冠花葉片愈傷組織和不定芽的誘導均具有顯著影響,愈傷組織誘導的適宜組合為 6-BA 1.00毫克/升+NAA 0.50毫克/升,不定芽誘導的適宜組合為6-BA 1.50毫克/升+NAA 0.20毫克/升,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圍內,較高濃度的 NAA利于愈傷組織的誘導,較高濃度的6-BA利于不定芽的分化。由于不定根誘導對無機元素需求量少,同時細胞分裂素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根的分化,因此實驗以 1/2MS為基本培養基,研究NAA濃度對不定根分化的影響,結果發現最佳NAA濃度為0.10毫克/升,低于湖北麥冬和維納斯捕蠅草不定根誘導的最佳NAA濃度[7-8]。
[1]郭麗,王軍玲.雞冠花的應用價值[J].現代農業,2015, (03):52-55.
[2]連明德,黨璇,趙潔,等.雞冠花藥學研究概況[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34):20984-20985.
[3]鄧日烈,王惠珍,吳文花,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對雞冠花愈傷組織生長季花色素苷積累的影響[J].生物技術通報,2008, (03):170-173.
[4]王軍玲.雞冠花離體快繁及八倍體新種質的選育[D].西南大學,重慶,2008.
[5]倪德祥,易瑩,張丕方.鳳尾雞冠花莖段培養和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學通訊,1987,(01):29-30.
[6]孫愛花,華玉偉,黃天帶,等.不同激素配比對橡膠樹葉片愈傷組織誘導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04):24-27.
[7]何家濤,劉傳會.湖北麥冬葉片快繁體系的建立[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02):769-771.
[8]林青萍,陳雄庭.菊花離體葉片快繁體系的建立[J].熱帶農業科學,2006,26(03):25-28.
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科學技術研究(吉農院合字[2013]第471號)
S685
A 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6.19.032
王霞,碩士,吉林農業科技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植物分子生物學及天然產物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