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寧
(揚州大學文學院,江蘇揚州225002)
曹大章生平與交游考述
苗寧
(揚州大學文學院,江蘇揚州225002)
曹大章活躍于明中期文壇的士子,才華過人,交游甚廣,雖政績甚微,但有大量作品流傳于世,在當時文壇影響頗大,且代表了明代中后期一批文人志士的人生形態。曹大章作為曾在嘉靖時期官場上曇花一現的士人,雖被一些文章零星提起,但至今沒有對其做過專人研究。現通過有關一手資料的搜集整理,鉤稽考證,闡述曹大章大致生平及交游情況。
曹大章;生平;交游
曹大章(1521-1575年),字一呈,號含齋,江蘇金壇人。嘉靖三十二年癸巳第二人及第,授編修。后與嚴嵩子世蕃往還過洽,時有齟齬,勒致仕。曹大章一生桀驁不馴,重氣任俠,雖僅為官七年,但慧眼識人,名聲大振。曹大章尤善文章,作品繁多,種類多樣,在當時的文壇具有一定的影響力。王世懋稱,“夫以太史之才與位、與名,天下所厚望。餓其膏而狼籍其珠璣者,至幾不淂其片語雙字,而僅僅賴嗣子以傳,曰:‘此曹氏碎金也。’使讀之者,喜其不煩,而怪其易盡,以斯為太史已矣,則其略爾可見矣。”①萬歷二十八年,其子曹祖鶴刻《曹太史含齋先生文集》十六卷,現收錄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筆者在考證曹大章散佚作品時,發現《燕都妓品》的作者“冰華梅史”和《廣陵女士殿最》的作者“萍鄉花史”是否為曹大章的號,在學術界出現分歧。《中國叢書綜錄》將兩篇文章歸在曹大章名下,認為“冰華梅史”和“萍鄉花史”都是曹大章的托名。之后,李占鵬在《魏良輔曲律著述原稿〈南詞引正〉的發現、整理及研究》中寫道:“曹含章原名曹大章,號冰華梅史、萍鄉花史,嘉靖二十五年(1546)鄉貢,三十二年進士,擅神思,工文章,詩學李白,文學司馬遷,中年后歸隱,耽于泉石。”②這里曹含章應是“曹含齋”的訛誤。岳立松在《晚清狹邪書寫與京滬性別文化研究》一文中寫:“大章,字一呈,號含齋,又號冰華梅史、萍鄉花史,金壇人。”③目前認為“冰華梅史”、“萍鄉花史”為曹大章號的僅此三例。《說郛續》在收錄《燕都妓品》和《廣陵女士殿最》時,僅以“冰華梅史”和“萍鄉花史”署名,并未明確作者名諱。
目前學術界也大多不認為“冰華梅史”和“萍鄉花史”是曹大章的托名,如余意的《“詞學吳中”與明代詞學之重建》、孫福軒的《〈肉蒲團〉作者非李漁考辨》、劉紅軍的《〈儒林外史〉戲劇演出活動考釋》等文章,都不以曹大章署名《燕都妓品》、《廣陵女士殿最》。
經筆者考證,“萍鄉花史”并非曹大章的號。《廣陵女士殿最》以花品鑒妓女,并以香為花定性,分為十八類,如異香牡丹、溫香芍藥,國香蘭、天香桂、暗香梅等,抓住突出特征將女子與花緊密相聯,是一種欣賞性的品鑒。而曹大章的“花榜”是針對妓女個人進行的等級劃分,有一定的評鑒標準,所以兩者在內容上有很大區別,不可模糊混淆。
此外,《佩文韻府》在詞條“淚”中記載,“含淚:萍鄉花史韓忠獻公詩曰:‘朝來京雨低含淚,競寫真妃寂寞妝’。”④
筆者認為,萍鄉花史應是韓忠獻公的自稱,由于政治或形象原因,未署自己的真名。而韓忠獻公所作《廣陵女士殿最》因體例與曹大章的《蓮臺仙會品》、《秦淮士女表》相似,均為品評類文章,所以《說郛續》等叢書將其收錄在同一卷,而《中國叢書綜錄》將其署名為曹大章是主觀臆斷。
同樣,“冰華梅史”亦非曹大章的號。《燕都妓品》采用科榜形式,分狀元、榜眼、探花、傳臚等名目,評鑒北京教坊司諸女妓。按“品、韻、才、色”四標準來品評參選的32位妓女,其評品人數較以往有所增加,榜名亦隨之添列。不僅如此,還增加了《世說新語》之故事以寓附其義,并且與席間游戲相結合,佐觴助酒。《燕都妓品》記載:“萬歷丁酉、庚子間,其妖冶已極,余自辛卯出都,未及寓目,后得梅史葉子尤可想見其一二人,以此帙比金陵蓮臺仙會。”⑤
可見,該文是作于1600年以后,所以定不是曹大章所作。王初桐在《奩史》中寫到:“萬歷丁酉,冰華梅史以燕都妓女四十人配葉子,以代觥籌……梅史者浙沈水部所托名也。”⑥后《堅瓠集》、《弱水集》、《日下舊聞考》分別引用此段。又有朱彝尊《靜志居詩話》記載:“隆、萬以來,冶游漸盛,浙有沈水部某,托名冰華梅史,以北京東、西院妓郝筠等四十人,配作葉子牌。金沙曹編修大章,立蓮臺新會,以南曲妓王賽玉等一十四人,比諸進士榜。”⑦后于《明詩綜》卷九十八卷首同載。由上可知,“冰華梅史”應指浙江沈某,由于身份等原因,其在模仿《蓮臺仙會品》創作《燕都妓品》時未署真名。
曹大章生平經歷脈絡清晰,以其入仕、出仕時間為節點,可分為三個階段,求學考官(1521-1553年)、入朝為官(1554-1561年)、遠離朝堂(1562-1575年)。
“曹之先,山西解梁人,宋初徙居金壇。”⑧曹父邦彥舉正德丙子鄉試,嘉靖戊戌除戶部司務。曹家世代經商,家境殷實,經濟基礎雄厚,為曹父及曹大章專注學業、步入朝堂提供了經濟條件。在其父的深刻影響及諄諄教誨之下,三十三歲以前,曹大章致力于學業,且“精敏過人,幼即嶄然露頭角,及就傅日誦數千言為文援筆就立,有驚人語”⑨。曹大章十五歲封號諸生,隨父補修《太學卒業》、《太學庚子》。嘉靖八年,曹大章應順天鄉試,文巳入彀且第,而主者誤攬入他卷,于是落榜。丙午年,曹大章卒業南雍,舉鄉試,后于國子監讀書,嘉靖二十六年卒業。時曹大章在文學方面已有一定的成就,占有較高的學術地位,張祥鳶、蔡悉、瞿九思等隨其龍山別墅研討學問,尊其為師。嘉靖三十二年,曹大章會試拔得頭籌,殿試奪得一甲第二名,授翰林編修。
曹大章1553年入朝為官,1559年被罷黜歸鄉,為官時間僅七年。嘉靖三十八年,曹大章出任會試同考官,能慧眼識人,得多名士,名聲大振,獲明世宗及宰相嚴嵩的器重。“天子方修竹宮祠厘之事,三相國所上表頌例以屬其寮,獨公具草佳甚。而分宜相,時當揆異之,謂其蘗蕃曰:‘是才子,不可失也。’”。⑩嚴嵩欲讓其子嚴世蕃拉攏,然世蕃素貴倨不下士,獨以父言,遂佯裝仰慕曹大章,實則欲斂其財。曹大章負其才地,不屑就世蕃,以目攝之,又因病重且蹇,遂請歸,就醫江南。曹大章歸鄉后,有關嚴世蕃的蜚語入其耳,世蕃疑出于曹之口,遂假考功令,稱其有疾而罷黜。
曹大章身負高才,凌霄之志,遭人詬病,人人惜之,而曹欣然就道,歸辟樂天。園營城南別墅,壘石為山,引水為池。風日晴羨,畫船載酒,隨意登臨,極歡而罷。曹大章豁達無城府,雅好客,厚遇款待,故客恒滿座。官場失敗的經歷,讓曹大章認識到政治的黑暗,磨滅了他輔佐太平的政治理想,轉而流連于山水、煙花巷柳之間。這一階段是曹大章創作的高峰期,尤其是在戲曲、小品文方面的成就與貢獻,著名的《蓮臺仙會品》便是這一階段的代表作。潘之恒《蓮臺仙會品》敘曰:“金壇曹公,家居多逸豫,恣情美艷。隆慶庚午,結客秦淮,有蓮臺之會。同游者毗陵吳伯高、玉峰梁伯龍輩,俱擅才調,品藻諸姬,一時之盛,嗣后絕響。”?這次活動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對后世都有巨大的影響,同時,曹大章所作《蓮臺仙會品》,首創以花草之名比類勝者,之后文士效仿之舉,皆被稱之為“花案”或“花榜”。
王書奴認為,中國花榜之事始于金壇曹大章創蓮臺仙會,將其視為花榜的萌芽。?但由于疾病纏身,多年與病魔作斗爭的曹大章,最終于萬歷三年病逝。
根據筆者統計,與曹大章有書信往來的人物,在《曹太史含齋先生文集》中有所反映的約180人,其中大多是在朝官員。除此之外,曹大章還與一些文人墨客有密切往來,尤其在罷黜以后,如梁辰魚、吳嵚等。根據曹大章與其的關系,筆者將其分為三類。
(一)師門之交
《曹太史含齋先生文集》中,體現與曹大章師從關系的有徐階、王燁、董份三人,他們在政治思想和文學創作上對曹大章有深厚影響。徐階在官場上給予曹大章極大幫助,對其有賞識提拔之恩。他在書信中寫道:“□江陬之豎儒也,不閑當世之故,又非賦頌之□。賴我師相造鑄,進諸門墻,得充任使。”?曹大章對徐階的政治才能非常推崇,認為“相公實為佐命元臣,對楊休嘉,光昭一德,以弼成配天之業”?,且明白徐階養精蓄銳、等待時機、扳倒嚴嵩的長久之計,可以說曹大章是徐階的心腹。曹大章甚至將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徐階,“今公位益崇,壽益進,益推極政化,將使民物熙峰天下,咸得引宗社綿長之運而垂之于后”?。徐階成為宰相后,二人往來更為密切,曹大章晚年家道中落,“獨我師翁呱呱垂憐,過于襁褓,貽書惠儀,教誨諄切”?,可見二人志同道合,師徒情深。
相較于徐階,曹大章對王燁的文學思想與處世之道更加推崇。“是時諫議樗庵王先生(王燁)以疏論分宜,免官,家居。公故先生門人也。時時造先生精舍,談道論文。先生雅器公曰:‘子之才,且為江南文苑生色,一第易耳。’自墓抵先生所,遠且十余里,野服徒步。”?可見,曹大章對王燁的學問非常尊崇,不遠求知,王燁也對其才氣欣賞有加。王燁廉潔清正、憂國憂民的良好形象為曹大章樹立了典范,曹大章曾說:“先生固天地正氣也。正氣不喪,先生不亡。”?其對曹大章桀驁不馴、簡傲俠義的性格有一定影響。
董份與曹大章的往來較少,《曹太史含齋先生文集》中僅有一篇曹大章在董份告病歸鄉時所寫的慰問書信和一篇賀壽信。董份嘉靖三十二年出任會試同考官,選拔曹大章,因而曹大章尊稱其為師。然董份在朝攀附權貴,諂媚小人,為曹大章所不齒,只因彼此在文學創作上相互欣賞,二人師徒關系多半有名無實,情感也并不很深厚。
曹大章一生名揚四海,且慧眼識才,因而門人繁多,目前據記載確實有師徒關系的有張祥鳶、瞿九思、蔡悉、王鑒、謝廷杰五人。其中蔡悉、謝廷杰、張祥鳶均為嘉靖三十八年進士,曹大章出任該年會試同考官,進而成為師徒關系,王鑒、瞿九思與曹大章是問學而識。他們均對曹大章的人格、學術、政治思想贊揚有加,情感深厚,如蔡悉曾為曹大章的文集作序,王鑒作《前翰林院編修文林郎含齋曹先生傳》暢談含齋先生一生事跡。尤數張祥鳶,其《華陽洞稿》中存有關于曹大章的文章十余篇,為其作行狀、祭文,還有為其子曹春垣所作墓志銘,細數曹大章生平家世、文學創作、政治思想等,可見其交往密切,了解深入。
曹大章對他們影響也很廣泛,尤其在文學創作方面,張祥鳶《與曹含齋太史書》有云:“近日入小莊養疴,精神稍復,便當呈稿,不敢再緩……尚榮侍側細評漫賦數首,并前所呈,亦改數言,具別幅,乞指教,門戶甚幸。”?這是一段張祥鳶向曹大章學詩的描述,因而張祥鳶文筆雖似嘉靖七子,但不落窠臼,很大程度上是受曹大章的影響。
(二)朝廷官員
曹大章生性秉直,為人豁達,故雖僅為官七年,但結交不少朝廷官員,除了嚴嵩、徐階這樣的朝廷命官,還有大量地方官員。曹大章所作的序、書大部分與朝廷官員相關,尤其是序,大多為其官時所作,多與政務有關,從中可以了解曹大章的一些政治見解,如與秦淦的交往。秦淦,字懋清,號明石,浙江慈溪人,與曹大章同年進士。秦淦覲見述職時,曹大章曾作《送郡伯明石秦公入覲序》,其中他認為,朝廷官員體系是一個整體,“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也。百執事,咸能其官以復于上。若臂足任使,則身適焉,指足任使,則臂適焉,其聯絡之勢然也”?。所以他提出,只有上下一心,各司其職,方能上傳下達,實現天子統治四方的目的。而“今述職者,下之復于上也,下之所復,即上之所任”,下級對上級政策的反饋,則是上級如何有效治理的關鍵。如此上下互通,循環往復,“故有樹節一人而海寓鄉風,成功一方而宗社受福。然后天下之勢聯絡通貫而治成焉”。此外,曹大章對每個在朝官員也提出要求,他在《送郡伯明石公遷湖廣憲副序》中說到朝廷官員要“存古心、學古道”。“昔稱名賢巨儒,如子順之清,子產之愛,叔向之忠,各執其一長效于當時,而垂名于后”,?曹大章認為,朝廷官員只有像古者圣儒一樣,懷信實淳樸之心,施仁愛忠廉之道,才能實現朝廷政務系統的高效運轉,實現天下治理昌順,國泰民安。
(三)戲曲文人
曹大章除詩、文外,還創作過散曲、小品文、傳奇,他的小品文在歷史上頗具影響力,因此,曹大章與一些戲曲文人頗有往來,尤其在其被黜后,如吳嵚、梁辰魚。吳嵚(1517-1580年)字伯高,一字宗高,江蘇毗陵人,嘉靖二十五年舉人,學行品節重于時,學者稱為昆麓先生,呂天成《曲品》稱:“吳居士(吳嵚)會心絲竹。”?他與曹大章雖同朝為官,但二人往來密切是在曹大章歸鄉后,且兩人多集中于戲曲文學創作上的交流。潘之恒《亙史》外紀卷十七《蓮臺仙會敘》記載,隆慶庚午,曹大章組織蓮臺仙會,吳嵚與其同游。與曹、吳二人共舉蓮臺仙會的還有梁辰魚。梁辰魚(1520-1591年)字伯龍,號少白,明代著名戲曲家,創作的《浣溪沙》是第一步用改良昆腔演出的劇本,被視為昆劇的開山之作。三人在戲曲上志趣相投,曹、吳二人對梁辰魚的戲曲創作頗有影響,可見他們關系非同一般。此外,明人張廣德編《真跡日錄》二集收錄文征明手寫《婁江尚泉魏良輔南詞引正》,此文由吳昆麓校正,末有曹大章敘,但由于資料有限,學術界也僅猜測,曹、吳、魏三人可能有所往來,所以不能確定曹大章是否與魏良輔有來往,筆者亦未找到確切史料,不可妄下定論。
注釋:
①王世懋(明).〈曹太史含齋先生文集〉序,原國立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
②李占鵬.魏良輔曲律著述原稿〈南詞引正〉的發現、整理及研究[J].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叢刊,2007(05).
③岳立松.晚清狹邪書寫與京滬性別文化研究[D].天津:南開大學,2010.
④張玉書等(清).佩文韻府[M].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2344.
⑤陶宗儀,陶珽(明).說郛三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028.。
⑥王初桐(清).奩史·續修四庫全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500.
⑦朱彝尊(清),姚祖恩(編),黃君坦(校點).靜志居詩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761.
⑧張祥鳶(明).華陽洞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M].濟南:齊魯書社,1997: 602.
⑨王鑒(明).〈曹太史集〉序.內閣文庫本,卷首.
⑩王世貞(明).弇州續稿·四庫全書[M].濟南:齊魯書社,1997:383.
?潘之恒(明).亙史鈔(外紀卷三)·四庫全書存目[M].濟南:齊魯書社,1995:522.
?王書奴.中國娼妓史[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88:223.
?曹大章(明).曹太史含齋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M].濟南:齊魯書社,1997:370.
?曹大章(明).曹太史含齋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M].濟南:齊魯書社,1997:273.
?曹大章(明).曹太史含齋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M].濟南:齊魯書社,1997:256.
?曹大章(明).曹太史含齋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M].濟南:齊魯書社,1997:361.
?張祥鳶(明).華陽洞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M].濟南:齊魯書社,1997: 602.
?曹大章(明).曹太史含齋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M].濟南:齊魯書社,1997:348.
?張祥鳶(明).華陽洞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M].濟南:齊魯書社,1997: 642.
?曹大章(明).曹太史含齋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M].濟南:齊魯書社,1997:238.
?曹大章(明).曹太史含齋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M].濟南:齊魯書社,1997:244.
?吳書蔭校注.曲品[M].北京:中華書局,1994:157.
I206.2
A
1005-5312(2016)29-0121-03
苗寧(1992-),女,漢,江蘇徐州人,揚州大學文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古典文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