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自潔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湖南長沙410000)
淺析傳統工藝對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的啟示
謝自潔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湖南長沙410000)
在高科技化、信息化、市場化的時代,我國眾多的傳統工藝處于衰落、與時代脫節、部分手藝后繼無人的尷尬境地。而近年來,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逐漸將產品設計與傳統工藝相結合,不斷開發出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現代審美的文創產品,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對傳統工藝“活”的傳承與保護,同時也為產品設計開辟了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和創意領域。本文通過對傳統工藝的概念與分類特征介紹,以及闡述其與文創產品之間的關系,進而以傳統工藝的視角對文創產品設計的啟示進行歸納淺析。
傳統工藝;文化創意;產品設計
傳統工藝來源于勞動群體共同的社會生活,以天然材料為載體,再以大眾的、通俗的方式創造而出,具有鮮明民族藝術風格和當地風土人情特色,是技術性和藝術性相融合的工藝品種和技藝。傳統工藝主要包括三大類:其一,實用性為主的日常生活用品(如:枕套、床單、器物等);其二,具有工藝簡練、樸素等特點的民間工藝美術品(如:竹編、年畫、藍印花布等);其三,是具有較高審美、藝術價值的特種工藝美術品,其工藝精湛造價昂貴,觀賞性與珍藏性遠高于前兩類(如:四大名繡、銅官窯、木雕等)。傳統工藝是將大眾審美扎根于人民群眾中的生活藝術,在滿足使用需求的同時,還寄托著人們對藝術的向往,使之兼具了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雙重特性。
傳統工藝和文創產品之間呈現相互促進的關系:前者的“特色化”“本土化”為后者的特色設計提供了創意基礎和智慧源泉;后者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將傳統工藝有意識地結合現代文創產業,緩解傳統工藝的生存危機,為其增添新鮮的生命力從而實現對傳統工藝“活”的傳承和保護。
1.傳統對于文創賦予靈氣。在當前的“體驗式”經濟時代下,物質文化的富足使得用戶更加青睞含有情感互動體驗式的設計、追求蘊含文化獨特創意性的產品。然而,在制造業飛速發展的中國,大批量的產品都被貼上了“Made in China”的標簽,設計師也過于追逐快速實現商業價值和效應,“快餐式”設計工作模式導致市場上眾多的產品相互借鑒、模仿,產品中的文化性與創意性嚴重缺失。一件真正文創產品的靈魂應是文化與創意的堅持,是飽含本民族精氣神的灌注,在滿足產品的功能性、美觀性基礎上,讓受眾感知到產品背后所凝聚的華夏民族精神,而傳統工藝則是其重要的創意源泉。它不僅僅是工藝品種和技藝,更是對民族共同文化精髓的彰顯,為文創產品提供了參考依據、激發其無限藝術潛能。
2.文創對于傳統推廣傳承。隨著現代化、工業化進程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意識、生活觀念隨之轉變。傳統工藝市場競爭力薄弱,部分工藝后繼無人面臨生存窘境,種種傳承危機迫使傳統工藝試圖進行轉型,而近年文創產業迅速涌現,傳統工藝的造物精神正成為文創產品設計的主流。以繼承原有傳統理論和工藝技術為基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轉變理念不斷深入發掘和創新作出具有時代感、生命力的作品,將產品融入生活的藝術,適應消費者的需求。因而,將本土特色的傳統工藝、文創產業以及產品設計相結合,以文化的特色優勢撐托起創意產品的優勢,以達到觀賞性與實用性的結合、傳統工藝與文創產品的結合、傳承與創新的結合。
傳統工藝是文創產品與歷史文化的橋梁鏈接,文創產品是傳統工藝對傳統審美情趣的發展,兩者的融合是對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揚。在設計范疇中,如何更好的實現兩者的結合成為了首當其沖的問題。因此,提出以傳統工藝的獨特視角,淺析其對文創產品設計的啟示:(1)傳承工藝精神:傳統工藝在傳承與創新中不斷汲取所處時代的養分,以灌注其鮮活的生命力。傳承工藝精神——一生只做一件事,這種對極致的追求,堅持極高品質的完美更是難能可貴,而這恰恰也正是文創產品所需要的。摒棄一味的“快餐式”追逐商業效應的設計,從文創產品前期到后期成型,每一道程序都應秉承“工藝精神”,創造出高品質的文創產品,長久留存輩輩相傳;(2)拓展應用領域:傳統工藝的創作者不僅將智慧與匠心凝聚于的作品之中,同時還肩負著民族文化傳承發展的使命,如果在傳統工藝的發展過程中繼而不揚,傳而不變,只會使傳統工藝,甚至是整個傳統文化逐漸走向衰敗。眾多文創產品的涌現,以結合傳統工藝為基礎的設計觀念是一種拓展的新方向,成為了傳統工藝振興的契機。因此,對文創產品設計而言,不斷拓展開發應用領域是構成競爭力的重要方式;(3)創造互動體驗:傳統工藝承載著人們對生活的感知,對身邊美的事物的探索,作為表達人們情感、生活的一種傳達媒介。文創產品設計中應設定互動體驗環節,設計師有目的、有意識的使人們某種情感或情緒在作品中被激發,從而拉近人物之間的距離以引起共鳴,做到情感互動體驗式的設計與追求蘊含文化獨特創意性的產品相結合。
無論是傳統工藝還是文創產品,這些本質上都是對人們生活形態和生活文化的詮釋和表達。本文通過闡述傳統工藝的介紹、淺析其與文創產品設計之間的關系、以及歸納對文創產品設計的啟示,不斷探索,進一步推進傳統工藝與文創產品的融合、傳承、創新發展。
★本文為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401022。
TB472
A
1005-5312(2016)29-00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