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甜甜
摘 要: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縣著名的傳統手工藝品就是宮燈。開始于東漢,興盛于隋唐,因進貢宮廷而被稱為“宮燈”。藁城宮燈以前采用傳統的手工制做,通過現代技術改良,已形成機械化、大規模的生產模式。文章通過對藁城宮燈的全面解讀再現中國民間的工藝智慧,并在手繪剖析的基礎上加入宮燈元素來設計自己的作品。
關鍵詞:工藝紙雕宮燈;審美形式;產品設計
檢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圖分類號:J52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832(2016)10-0133-02
Traditional Folk Art:Gaocheng Lanterns Redesign
CUI Tian-tian(School of Literature 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Abstract :Gaocheng lanterns are Han Chinese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originated from local culture in Shijiazhuang, a city located in Hebei Province. Dating back to the Sui & Tang Dynasties, they were very popular because of its rarity exclusively for the emperor, which gave its name “Palace Lantern”. The traditional Gaocheng Lanterns are handmade. Nowadays, the producing process is reformed with mechanized mass production methods. Based on analysis of original Gaocheng Palace Lantern representing the wisdom in Chinese culture, new design is made with elements abstracted from the Lantern.
Key words :lantern; aesthetic design; the product desig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藁城工藝紙雕宮燈簡介
藁城宮燈發源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藁城市。相傳明代屯頭村的李師傅心靈手巧,他制作的燈籠獨特,美觀實用,婦孺皆知。一次他在街上叫賣,巧遇縣太爺,縣太爺見其燈籠特別受歡迎,視若珍寶,全部買下,并作為貢品上貢給皇帝,皇帝對燈籠精湛的工藝和造型贊賞有加,使得藁城燈籠能在皇宮內外到處懸掛,于是得名“宮燈”。藁城的屯頭村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制燈方式,并且在傳統的制燈基礎上開發了工藝紙雕宮燈。工藝紙雕宮燈分為多種系列:奧運福娃系列宮燈、四色系列宮燈、節日宮燈等,此外還有定制燈、其他用途燈等。
二、車飾——吉祥平安工藝紙雕宮燈的概述
吉祥平安工藝紙雕宮燈作為河北省旅游特色禮品,顏色為中國紅,材料由玻璃卡紙、人造絲、仿景泰藍珠等構成,重量約為0.07kg-0.08kg,尺寸為16X16cm 。吉祥平安工藝紙雕宮燈由上燈架、燈帽、燈體、下燈架四部分組成,制作工藝主要采用印刷雕刻。(圖1)
(一)宮燈結構設計與手的關系分析
工藝紙雕宮燈的設計采用了人機工程學的一部分原理,例如魚頭的面積與手的大拇指面積相當,這樣設計在組裝時方便拿取燈片進行穿插組合。魚頭的面積約為6平方厘米,而手指大拇指約為6厘米。下燈架底部花紋的寬度約為2厘米,大拇指的寬度約為2厘米,這樣操作時只用大拇指與食指拿取就可以了,方便手的活動使其能與其他燈架片穿插自如。燈體結構設計成六棱柱體突出了它的穩定性,燈體每個面與手的關節抓握吻合,充分利用了人機關系,這種造型讓人想到了鉛筆的設計,突出它的穩定性。
(二)工藝紙雕宮燈材料性能分析
通過查資料得知包裝裝潢印刷工藝的常用材料就是玻璃卡紙,它的紙面有一層干酪素合成膠料,也就是說白色填料涂布后經過多次壓光就會呈現鏡面的效果。宮燈采用的就是這種材料,于是我對這種材料產生了疑問,為什么要用玻璃卡紙而不用白卡紙呢?通過做實驗發現玻璃卡紙無論是從厚度、光澤度、吸墨率、印刷效果、折疊度等方面都比白卡紙好。同時也分析了工藝紙雕宮燈尺寸重量顏色設計的特點。(表1 、表2)

三、工藝紙雕宮燈文化內涵分析
(一)工藝紙雕宮燈圖案寓意分析
紙雕宮燈圖案內容受傳統剪紙的影響,包羅萬象大致有山水、走獸、花鳥、人物,還有定制圖案等。這些吉祥圖案是人們托物言志抒發自己情感的符號。而宮燈作為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品必然成為一個非常好的載體。此款宮燈的燈帽采用民間剪紙元素蓮與魚的組合,通常在剪紙中魚往往不是單獨使用的因為只有把它放到一個場景中才有生命的氣息,才能體現氣韻生動的畫面。魚的諧音是“余”,蓮的諧音是“連”,稱為“連年有余”,魚戲蓮的圖式在民間逐漸成為一種符號,表達對美好愛情的追求,此外在生活中很常見的“連年有余”的年畫和瓷碗瓷盤等都承載了中國人對美好事物的希望,宮燈的燈體采用剪紙中的漢代吉祥紋樣之一的四季平安紋飾。紋飾以四季花和瓶組成,“蘭花、牡丹、菊花、梅花”這四種花分別代表了春夏秋冬,“蘭花”象征俊高潔、含蓄,有“花中君子”的美譽,“牡丹”寓意“富貴”,廣泛用于喜慶節日物品的紋樣,“菊花”俗稱“長壽之花”,“菊”同“居”意旨安居樂業,“梅花”象征清高傲骨,比喻“福祿壽喜”五福。四種花組合在一起寓意圓圓滿滿,與“瓶”的組合更能體現吉祥安康。
(二)工藝紙雕宮燈造型藝術特點分析
無論是傳統宮燈,還是紙雕宮燈,在外觀造型上都沿用了上蓋下托的造型。上燈架魚頭燈片向四周放射狀,下燈架的圖案造型細長,附在燈體四周呈向上的姿態,與上燈架相呼應。同樣,上蓋下托符合了中國傳統審美中“天”和“地”的觀念。燈穗采用紅黃線與燈體配合,一靜一動體現了中國人陰陽平衡的世界觀,頂端一般配有珠子,寓意長壽瑞吉之意。
工藝紙雕宮燈造型還受傳統六方宮燈的影響,傳統六方宮燈頂部是水平造型,采用直木條連接構件,工藝紙雕宮燈一改六方宮燈的連接方式,其燈帽以上部位連為一體,造型連綿起伏,不再是水平直線。工藝紙雕宮燈只采用穿插的方法,繼承了我國傳統的六方宮燈造型和木雕宮燈的榫卯工藝。
工藝紙雕宮燈采用了傳統的色彩體系,在中國古代有五色體系即青、赤、黃、白、黑五色。五色與中國的宇宙觀“陰陽五行說”,五臟、五味、五氣等相融合發展而來。位、五臟、五味、五氣相融合而逐漸發展來的。東漢經學家劉熙在他的《釋名》中這樣解釋:“青色為主,生物生長之色;紅色為赤,太陽之色;黃色為光,日光之色;白色為啟,如同化水之色;黑為晦,如同昏暗之色。”鮮艷的色調,強烈的對比度充分體現在宮燈上。在中國傳統文化里,紅、黃色稱為“陽”,傳統建筑中例如故宮的朱紅墻,琉璃瓦等利用紅黃色突出天子皇權“陽”的象征。中國人一直都崇尚紅色例如貼春聯、放鞭炮都帶出一種喜慶的氛圍。宮燈以紅色為主自然而然地傳達出對新期盼和希望。
同時工藝紙雕宮燈還采用家具中大量運用的透雕手法,結合現代的機械化生產,根據正負形的原理鏤空設計比人工制作得更加精細,增加了宮燈的觀賞性和觀看的情趣性。
四、工藝紙雕宮燈發展的弊端與途徑
工藝紙雕宮燈存在發展的局限性,例如欣賞燈的題材設計雖然廣泛,包括歷史人物、時事政治,但是對于其他地域民間藝術的開發涉及狹窄,這也導致了在河北省本省很活躍,成為奧運會、世博會的特許商品,但是河北省外的人知道的還很少。因此工藝紙雕宮燈的題材應該擴大發展河北省以外的民間藝術,采用傳統與地域特色民俗文化相互結合的方式。宮燈的造型與藝術形態可用于其它領域,同時還要考慮材料的多樣性。
五、紙雕宮燈的延展設計——自助式多功能收納架
此款自助式多功能收納架是專為兒童設計的,通過對主體元素的整體造型抽象,把上燈架、燈帽、燈體、燈穗抽離出整體支架片、兩個支撐片,四個支架片簡約幾何造型,把上燈架魚頭變為七巧板魚形,上燈架穿插變為支架與支架的固定,上燈架鏤空變為左側支撐架的拆分,燈體片與片的連接孔變為左半部分與右半部分通過合頁固定的連接孔,這樣做的目的減小了壓強,增加了美觀性。(圖2 、圖3)
自助式能使兒童在父母的幫助下自己動手拼裝此收納架,既有啟發兒童智力的作用,又能在兒童與父母協作完成的同時促進雙方的感情交流。收納架功能完備,右側可以盛放玩具、書籍,左側部分可以懸掛正在閱讀中的書籍,當看到哪一頁,可以將哪一頁掛在架上,起到一個書簽的作用,另外也可以粘貼兒童的繪畫、涂鴉作品,以及一些小的備忘錄。多功能收納架兩片主體由中間合頁連接,當不需要時可以像書籍一樣合上,節約儲存空間。
通過這次對藁城工藝紙雕宮燈的深入剖析,可以更深刻的體會到宮燈是承載民族精神與情感的重要載體,是人類智慧的集中體現。傳統文化在宮燈中的體現,本身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展示。五千年燦爛的文明經歷了漫長歲月的積淀,仍然對我們當今的設計產生影響,設計要立足于傳統并加上現代意識,沒有傳統,就沒有根,設計的作品就沒有生長的空間,沒有靈魂,必將被人們所拋棄。
參考文獻:
[1] 王蕾.藁城宮燈藝術特征與走向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2.
[2] 高風.中國燈具簡史[M]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2.
[3] 樓慶西.裝飾之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4] 趙鵬.古代燈具中的傳統文化要素[J].包裝工程,2010(08):32-34.
[5]劉金敏,華冰,范亞斌.傳統文化對藁城宮燈的影響及當代價值[J].石家莊學院學報,2014(04):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