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5日,第十七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在長春農博園舉辦。
本屆展會以“綠色生態、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為主題,是綠博會首次在我省舉辦。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副省長隋忠誠與國家、各省、長春市有關負責同志一起參觀了展館。
創辦于1990年的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了16屆,成為國內專業性最強、規模最大、經過第三方質量認證的優質農產品及加工食品展示和貿易盛會。26年來,綠博會始終秉承“展示成果、推動發展、促進貿易”的宗旨,瞄準打造一流精品展會的目標,突出鮮明特色,體現專業水平,創新運作機制,為展示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和綠色食品事業發展成果,普及綠色食品知識,提高綠色食品社會認知度和美譽度提供了一個窗口,為綠色食品企業與商家對接和商品交易搭建了一個平臺。
本屆綠博會由吉林省政府支持,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吉林省農委、長春市政府主辦,吉林省綠色食品辦公室、長春市農委、長春農業博覽園承辦,中國綠色食品協會、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協辦。綠博會期間,還套開了中國綠色食品協會第三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中國綠色食品監管信息發布會。
9月5日,第十七屆綠博會總結會召開,標志著一年一度綠色食品行業最大的盛會落下帷幕。
初步統計,本屆博覽會參展企業達到1299家,產品7595個。實現訂單交易額24.37億元,比上屆增長2.14%。合作意向金額46.5億元,比上屆增長23.88%。在經濟下行壓力大,農產品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果不易。本屆綠博會達到了“宣傳品牌、展示成果、推動交流、促進貿易”的目的。
采購商專場期間,商務活動豐富多彩,貿易洽談氣氛濃烈,各展團紛紛達成了合作意向。湖北宜昌柑橘借助展會平臺和產品推介會,鞏固和擴大了貿易合作關系,簽出了一個大訂單,金額達到5.58億元,成為本屆綠博會的一大亮點;山東一家豆制品生產企業與吉林本地和周邊省份超市、餐飲等多家企業簽訂了購銷合同,訂單交易額超過2000萬元;新疆展團今年以一款“米香型蒸餾酒”作為主推產品,與吉林省一家商貿公司簽訂了5萬件的購銷合同,交易額達到2100多萬元。展會上不同地區展商之間還積極開展綠色食品產業鏈對接,安徽展團與廣東展團的3個企業之間現場達成了綠色飼料和水產種苗兩項對接合作意向。一些綠色生資肥料參展企業在東北找到了不少新的合作伙伴。從活動現場看,很多產品的展臺前,詢問和采購都很熱烈。云南的干辣椒,四川的藏茶、黑豬肉,海南的熱帶水果,青海的三文魚,寧夏的硒砂瓜等產品,不僅受到了采購商的青睞,也贏得了長春市民的喜歡,不少觀眾紛紛上前咨詢、品嘗和采購。
組委會統一搭建推介平臺,電商企業、大型商貿企業以及地方政府組織了10多場有針對性的推介活動,現場氣氛好,吸引了不少關注者,取得良好效果。中綠生活網、工行融e購等電商平臺分別組織了專場推介會,介紹了自己電子商務平臺的產品特點和線上線下優勢條件。許多地方由政府帶隊,利用推介會平臺為本地特色農產品做推介,提升了知名度。大型商貿集團、貧困縣等分別舉行了專場商務推介活動,擴大了影響。綠色食品協會還組織了專場對接活動,召集綠色生資企業、原料生產基地、生產合作社、生資電商平臺、地方綠辦等代表,相互交流情況,共同探討綠色生資推廣應用的有效形式。
本屆綠博會除了展出“三品一標”生產加工企業外,還展出了綠色食品產業鏈上的綠色生資企業、原料基地建設單位、綠色食品電商等企業及其產品,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儀器儀表企業及其產品,形成了產前產中產后全覆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格局,涵蓋了綠色生資、綠色基地、綠色優質產品、電子商務、儀器設備等關聯產業,彰顯了綠博會作為綠色食品產業界大聚會、大交流平臺的鮮明特色,增進了產業內部的交流與合作。為響應扶貧攻堅號召,今年組委會還免費為大興安嶺南麓片區的19個重點貧困縣提供了19個展位,幫助展出特色優質農產品,對接市場需求,讓貧困地區的企業走進綠博會,感受綠色發展成果,與全國同行交流合作,尋找創新脫貧致富的新思路。
(省綠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