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勤莉 楊輔 徐德靜
摘要:羅非魚是僅次于鯉魚的主要養殖魚類,在世界許多國家得到迅速發展。筆者根據工作實踐,對羅非魚養殖技術進行了分析,旨在為漁民養殖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羅非魚;養殖技術
中圖分類號: S965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18.037
羅非魚原產非洲,屬熱帶性魚類,此屬包括亞種共有100多種。羅非魚具有生成快、產量高、食性雜、疾病少、繁殖力強等特點,因而近30年來,在不少國家得到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世界上僅次于鯉魚的主要養殖魚類。我國在1957年引進莫桑比克羅非魚,1973年后又相繼引進尼羅羅非魚、齊氏羅非魚、奧里亞羅非魚、加利略羅非魚等,其中尼羅羅非魚因生長速度快,且肉質較為鮮美,已成為我國羅非魚養殖的主體。
1 繁殖
1.1 雌、雄魚的鑒別
性成熟的羅非魚雌、雄鑒別較為容易,通常肉眼即可區別。羅非魚腹部肛門后部有一小生殖突起,雌魚生殖突起有2個孔,生殖孔開口位于靠近生殖突起的中間,泄尿孔位于生殖孔之后開口于生殖突起頂端,而雄魚在生殖突起上僅為1個孔,即泄尿、生殖合為一孔,稱泄殖孔。
1.2親魚的選擇和搭配
繁殖用親魚,應盡量選擇個體大、生長快、體質健、無傷病的優良種個體,這樣可使后代保持遺傳優勢。尼羅羅非魚雌魚一般挑選個體體重在150克以上,雄魚則選在250克以上的為宜。羅非魚繁殖時,雌、雄比例一般為3~5∶1,雌魚應多于雄魚,這有利于提高出苗率。
1.3 親魚繁殖池條件
一般選擇667~1334平方米的池塘為宜。池形以東西向長的長方形為好,池底平坦,土壤以輕壤土或砂壤土為佳,便于親魚挖窩。繁殖期間水深控制在0.8~1米,有利于水溫的提高。
1.4 產卵育苗
羅非魚具有成熟早、1年多次產卵、親魚挖窩繁殖和口含孵化育苗等生殖特點。以尼羅羅非魚為例,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自孵出魚苗起,一般需5~6個月時間性腺可以發育成熟,1年內能產孵2~4次。目前我國飼養的羅非魚生殖習性基本都屬口育型,即羅非魚魚卵、魚苗在親魚口中孵育而成。當水溫在19℃~33℃繁殖適溫時,性成熟的羅非魚雄魚不僅體表呈現出明顯的婚姻色,并且獨自游至池水淺灘處用口挖掘和尾鰭清掃淤泥,在池里建成呈圓鍋形的產卵窩。雌魚每次產卵一般是分批產出,通常是每隔2~3分鐘后重復上述產卵、射精、含卵等連貫動作,直至雌魚產盡本次應產的卵。如在水泥地、水族箱等無法挖窩的環境中,雄魚則以尾鰭清理底部,劃地為窩,進行上述產卵受精活動。
當水溫為30℃左右時。受精卵在雌魚口中經4天左右孵出魚苗。孵出后的魚苗仍留在雌魚口中,以免受水中敵害侵襲或因對環境不適而造成死亡。待魚苗卵黃囊完全消失并且具有一定游動能力時,魚苗離開母體口腔,不過繼續成群游動在雌魚身邊,若遇危險,魚苗迅速集成一團,雌魚則將魚苗吸入口內,待環境安全時再吐出魚苗。
2 苗種培育
當魚苗體長達0.8厘米左右時,便脫離親魚,集群游動于池邊。此時,采捕魚苗移至魚種池內進行培育。目前,采苗一般由撈苗和捕苗兩種方法。撈苗法操作時沿池邊淺水處一手推用40目篩絹做成的小網箱,另一手用由同規格篩絹制成的三角抄網在水深30~40厘米處向前撈取,一般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捕苗法通常是在魚苗大批出現時,每隔5~7天用被條網捕1次苗,時間宜安排在晴天上午9~10時進行。魚種池塘的面積以333~667平方米為宜,水深1~1.5米。池塘的其他條件與繁殖池相同。魚種池應先消毒清塘,再施基肥。目前普遍采用混合堆肥施肥法,在池塘邊挖一坑,將草、糞等按比例放入坑內腐爛,施用時取出肥料加水稀釋后潑入池中。在魚種培育期間,除通過施肥培育浮游生物外,同時還需輔以投飼豆漿、米糠等餌料。一般在魚苗剛入池1周內,每日每畝投飼1.5~2公斤黃豆磨成的漿,以后隨魚體長大漸增。當魚體為2~3厘米長時,每萬尾魚苗每天應投1.5~2公斤米糠。在培育后期還可投飼蕪萍、小浮萍等。魚種培育以適當稀放精養為宜。在適宜的飼養環境中,每畝若放10~15萬尾魚苗,經15~20天培育,則可長至3厘米左右。在目前生產中,一般將魚苗培育成3厘米左右的夏花魚種時,再移至成魚池內飼養成商品魚。
3 成魚養殖
一般采取單養和混養兩種形式。單養羅非魚,在水深1米的池塘內,每畝放3厘米規格魚種3000~5000尾,產量可達300~400公斤?;祓B又可分為以羅非魚為主體魚和以家魚為主再搭養羅非魚兩種形式。以羅非魚為主的成魚池內放養3~5厘米羅非魚種2500尾,養成規格可達180~200克/尾。以家魚為主的池塘內搭養羅非魚可增產10%~20%。羅非魚成魚主要攝食浮游生物及有機碎屑,因此無論單養或以家魚為主的混養,水質均應肥沃。通過施肥方法培育水質,使水體內有豐富的生物餌料。一般每周每畝施糞肥100~150公斤或施綠肥200~300公斤。在飼養期間,采取定期注水或換水的方法,促使浮游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使水體保持充足的浴氧,有利于羅非魚生長攝食。
參考文獻
[1]王世林. 云南省元謀縣冬季羅非魚水產養殖管理技術措施[J]. 北京農業,2015(34):114.
[2]許玉清,常華良. 里下河地區羅非魚池塘養殖實驗[J]. 科學養魚,2016(02):23.
[3]張欣,梁擁軍,李文通,等. 北方地區羅非魚越冬養殖技術[J]. 科學養魚,2015(09):20.
作者簡介:謝勤莉,大專學歷,遵義市紅花崗區農牧局,水產工程師,研究方向:農牧技術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