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龔宏偉
(江陰市紅十字血站,江蘇214400)
江陰市無償獻血者RhD陰性血型調查
王芳,龔宏偉
(江陰市紅十字血站,江蘇214400)
目的了解江蘇省江陰市RhD陰性無償獻血者ABO血型、血清學表型和不規則抗體分布情況,建立并完善RhD陰性獻血者電子數據庫。方法應用血清學方法對無償獻血者血標本進行RhD陰性篩查和確認、血清學表型鑒定、不規則抗體篩選。結果江陰市無償獻血者18 059份標本中共確認RhD陰性82份,陰性率為0.45%,在ABO血型中的分布為A>O>B>AB,其中檢出不規則抗體1份(1.22%);RhD陰性表型以ccdee和Ccdee為主,依次為ccdee[51(62.20%)]、Ccdee[22(26.83%)]、CCdee[4(4.88%)]、ccdEe[3(3.66%)]、CcdEe[2(2.44%)]。結論掌握RhD陰性獻血者的ABO血型、血清學表型、不規則抗體分布規律,對稀有血型患者的緊急用血及降低免疫性輸血反應,提高輸血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ABO血型系統;Rh-Hr血型系統;表型;供血者;血型抗原;普查;不規則抗體;江蘇
1.1資料
1.1.1標本來源江蘇省江陰市2015年1~12月18 059份無償獻血者乙二胺四乙酸二鉀(EDTA-K2)抗凝血液標本。
1.1.2試劑與儀器抗-A、抗-B血型定型試劑(河北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中心);(IgM+IgG)抗-D[Millipore(UK)Limited];(IgG)抗-D、(IgM)抗-D、抗-C、抗-c、抗-E、抗-e、多特異性抗人球蛋白(上海血液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改良凝聚胺試劑(中山生科試劑儀器有限公司);抗體篩選紅細胞(上海血液生物醫藥有限責任公司);血型血清學專用離心機(日本KUBOTA KA-2200型)。
1.2方法(IgM+IgG或IgM)抗-D試劑采用微板法對無償獻血者標本進行初篩。初篩陰性者取其獻血標本紅細胞50 μL加生理鹽水洗滌3次,配成2%~5%的紅細胞懸液,用不同廠家或不同批次的(IgM+IgG或IgG)抗-D試劑3~5種做間接抗球蛋白試驗(IAT)確認,排除變異型D和不完全D的可能,同時必須做試劑對照試驗或直接抗球蛋白試驗(DAT)。確認為RhD陰性者進一步用(IgM)抗-C、抗-c、抗-E、抗-e試劑進行表型分型。最后使用抗體篩選細胞,采用凝聚胺法對RhD陰性標本血清進行不規則抗體篩選。所有操作過程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標準操作規程操作。
2.1江陰市RhD陰性無償獻血者ABO血型分布
18059份EDTA-K2抗凝血液標本共確認RhD陰性82份,陰性率為0.45%,在ABO血型中的分布為A>O>B>AB,檢出不規則抗體1份(1.22%)。見表1。

表1 江陰市RhD陰性無償獻血者ABO血型分布
2.2江陰市RhD陰性無償獻血者血清學表型分布
在確認的82份RhD陰性無償獻血者中,其血清學表型依次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見表2。

表2 江陰市RhD陰性無償獻血者血清學表型分布
江陰市獻血人群RhD陰性比例為0.45%(82/1 8059),RhD陰性血型占人群中的比例符合我國漢族人群RhD陰性為0.2%~0.5%[4]的比例,其中表型依次為ccdee(62.20%)、Ccdee(26.83%)、CCdee(4.88%)、ccdEe(3.66%)、CcdEe(2.44%),以ccdee和Ccdee為主,與朱海峰等[5]和潘海平等[6]的報道一致。本次調查未檢出ccdEE、CcdEE、CCdEe表型。82份RhD陰性獻血者的ABO血型分布為:A型26份(31.71%),B型19份(23.17%),O型21份(25.61%),AB型16份(19.51%),基本符合江浙、皖、閩(華東型)地區普通人群中ABO血型(A型占30.0%,B型占25.3%,O型占38.1%,AB型占6.6%)的分布規律,AB型RhD陰性血所占比例相對較高。
Rh血型是因最初在恒河猴和多數人體內的紅細胞上發現存在的抗原物質而得名,國際輸血協會將其命名為RH,004。其基因位于第1對染色體,包括RHD和RHCE 2個結構基因,RHD和RHCE基因緊密連鎖,結構基本一致,均主要由10個外顯子和10個內含子組成,第1~7個外顯子各自編碼50~60個氨基酸,而第8~10個外顯子編碼余下的58個氨基酸。目前,Rh血型系統發現的等位基因已有280多個,主要具有臨床意義的抗原有D、C、E、c、e。Rh抗原有很強的免疫原性,其抗原強弱順序依次為D>E>C>c>e[7],均顯示劑量效應。Rh血型抗原只存在于紅細胞膜上,不存在于其他組織細胞膜及體液、分泌液中。隨著基因分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其越來越多的運用到Rh血型表型分子中,但血清學分型技術具有簡便、快速、不需要特殊儀器設備等特點,目前仍起著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次調查主要針對健康RhD陰性獻血者,血清中檢測出不規則抗體1例。隨著現代輸血技術的發展,由ABO血型不相容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已顯著減少。近年研究表明,不規則抗體是引起遲發性溶血性輸血反應的主要原因[8],且不規則抗體以Rh血型系統產生的居多。Rh血型抗體最初是從一名發生嚴重新生兒溶血病和溶血性輸血反應的產婦血液中發現的。天然產生Rh抗體者極少,即IgM類抗體少見,有時也可見到IgM類抗-E等抗體。Rh抗體主要通過免疫途徑產生,如妊娠、輸血等產生,絕大多數是IgG類,Rh抗體在體內可持續存在數年,如果再次接觸該抗原,再次免疫應答可使抗體迅速產生并在短時間內達到高峰,該抗體最適反應溫度是37℃。雖然D抗原免疫原性最強,但抗-D抗體檢出頻率并不高,這是因為現已對Rh陰性個體輸注Rh陰性血液。目前臨床上抗-E抗體是最常見的抗體,其次為抗-c抗體[9],有些Rh抗體常一起發生,如抗-D和抗-C、抗-C和抗-e、抗-E和抗-c等常共存于同一血清內。Rh血型不合可引起嚴重的溶血性輸血反應和新生兒溶血病[10],甚至威脅患者生命。所以,對RhD陰性獻血者進行不規則抗體檢測對安全輸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冰凍紅細胞又稱冰凍解凍去甘油紅細胞,是采用甘油作為冰凍保護劑深低溫保存,紅細胞代謝速度取決于保存溫度,把保存溫度降至使紅細胞代謝率達到幾乎停止時,紅細胞代謝消耗少,從而可避免代謝毒性產物的積累,達到延長紅細胞保存期的目的[11]。但血液在零度以下會結冰,在細胞內外形成冰晶,破壞細胞內結構,使細胞外滲透壓升高,促進細胞脫水,最終引起細胞的解體死亡。所以,必須在冰凍過程中加甘油等防凍劑,冰凍后根據臨床需要再進行解凍、洗滌去甘油處理,是長期保存紅細胞的一種理想方法。采供血機構主要運用于RhD陰性紅細胞的保存,保存期可長達10年。本血站主張采集之日起7 d內的RhD陰性紅細胞加甘油保護劑-65℃以下冰凍保存,調節了江陰地區RhD陰性稀有血型血液供求的不平衡,為需要RhD陰性稀有血型輸血的患者提供了方便,保證了緊急狀況下RhD陰性稀有血液的供應。
本血站對RhD陰性獻血者開展了C、c、E、e抗原檢測,并通過計算機系統給每位RhD陰性獻血者建立了一個完整的Rh血型電子檔案。每年召開稀有血型座談會,節假日和生日通過平臺自動發送祝福,隨時更新RhD陰性志愿者名單庫,很好地保留了RhD陰性獻血者。國外許多國家開展了為長期輸血者進行Rh配型服務。作者認為,配型Rh輸血在目前經驗積累階段,最好篩選CcEe完全同型的供者血液[12]。當前,國家并未要求對獻血者和患者進行Rh血型分型,在《血站技術操作規程(2012版)》和2000年衛生部《臨床輸血技術規范》中,均僅要求檢查RhD血型,判為RhD陽性或陰性,未規定檢測RhCcEe抗原。在臨床輸血時,這使供血者和受血者RhCcEe抗原不合發生免疫反應而產生同種抗體,導致患者日后輸血面臨更大的風險。所以,對需要長期、反復多次輸血的患者,如各種白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等患者,有必要進行Rh血型分型,選擇Rh表型同型輸注。Rh配型輸血還可以結合其他血型抗原,預防不規則抗體的產生,減少輸血風險,保證臨床輸血安全。
[1]任本春,張愛.弱D和部分D研究進展[J].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2012,25(4):542-545.
[2]胡麗華.臨床輸血學檢驗[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23-27.
[3]伍華東,錢濃濃.2008~2012年余姚市孕產婦RhD血型調查與干預[J].中國輸血雜志,2014,27,(5):518-519.
[4]趙桐茂.人類血型遺傳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91-109.
[5]朱海峰,呂紅娟,毛永鑫.山東地區無償獻血者Rh表現型分布[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0,12(4):361-362.
[6]潘海平,于琦,張霞.青島地區Rh陰性獻血者表現型分布[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9):875.
[7]劉達莊.免疫血液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65-66.
[8]金佩,徐鳳娟,葉宏輝,等.Rh同表型輸注的效果研究[J].臨床血液學雜志:輸血與檢驗,2012,25(4):477-478.
[9]張欽輝.臨床輸血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59-65.
[10]劉艷紅,劉玉敏.濱州市無償獻血人群RhD陰性血型調查[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3,15(2):178-179.
[11]林國連,韓日成,詹奕榮,等.冰凍紅細胞的質量及其臨床使用效果觀察[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3,31(4):446-447.
[12]黨鑫堂,伍昌林,彭進,等.地中海貧血患者Rh配型輸血研究[J].中國輸血雜志,2015,28(7):800-803.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0.034[1]。Rh血型系統非常復雜,且所含有的抗原數目最多,共50個[2],但臨床上最主要、最常見的是C、c、D、E、e 5種抗原,其中免疫原性最強的是D抗原。醫學上通常將紅細胞膜上含有D抗原者稱為RhD陽性,而紅細胞膜上缺乏D抗原者則稱為RhD陰性[3]。RhD陰性血型通常被稱為稀有血型,Rh抗原一般都顯示劑量效應,純合子的抗原性要強于雜合子。為進一步完善RhD陰性獻血者檔案,作者就江陰地區RhD陰性無償獻血者ABO血型、血清學表型和不規則抗體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B
1009-5519(2016)20-3190-02 Rh血型系統是人類紅細胞血型系統中最為復雜且最具多態性的系統,在臨床輸血中其重要性僅次于ABO血型系統
(2016-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