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彭清一 采訪整理//沈黎明
我與費孝通一起參加民族訪問團的日子
◎口述//彭清一 采訪整理//沈黎明
彭清一,1931年出生,山西忻縣(今忻州)人,著名民族舞蹈家、演講家。曾以《紅綢舞》《西藏舞》在柏林為祖國贏得兩枚金質獎章,先后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過訪問。離開舞臺后走上演講臺,為振奮民族精神奔走吶喊,演講的足跡遍布祖國大江南北。
1950年7月,費孝通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
新中國成立初期,黨中央為了宣傳民族政策,傳達對少數民族人民群眾的關懷,派出中央訪問團奔赴少數民族聚集地區開展工作。我參加了首批派出的西南訪問團,有幸結識了我國著名學者、民族學家,時任訪問團副團長的費孝通同志。如今雖然60多年過去了,費孝通同志也已仙逝,但每當回憶起那段歷史,費孝通同志的音容笑貌、言談舉止,尤其是他為我國55個少數民族的確定作出的卓越貢獻,便會浮現在我腦海中。
1950年6月,我剛從華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的前身)藝術系畢業,即被組織上調入西南訪問團,擔任訪問團臨時團委書記。訪問團團長由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劉格平同志擔任,副團長由費孝通同志擔任。
幾天后,訪問團組建完畢,我也與費孝通同志正式結識了。他雖然比我年長很多,又是著名學者,但一點架子都沒有,操著一口吳儂軟語說道:“今后我們就是一個戰壕里的戰友了!”
7月2日,我們訪問團一行百余人由北京出發,首先到達西南軍政委員會所在地重慶。時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任的鄧小平同志在看望我們時,語重心長地說:“你們身上的擔子不輕呀!在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幾十年里,少數民族同胞不僅生活上受壓迫,精神上還要受歧視,飽嘗了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苦難。如今新中國成立了,我們共產黨就是要把他們從苦難中徹底解放出來,組成團結的民族大家庭,共建美好家園。……我希望你們記住,新中國是一個民族眾多的大國,民族工作絕無小事!”小平同志的話音剛落,費孝通同志便帶頭鼓起掌來,顯然他這位專家對小平同志的觀點非常贊同。
當天晚上,費孝通同志非常興奮地告訴我:“下午小平同志約見我,與我討論民族工作問題。我毫無保留地講了自己對少數民族工作的一些看法和建議,小平同志聽得很仔細,還不時做記錄。我真沒想到,這位叱咤風云的劉鄧大軍的統帥,竟如此謙虛、坦誠!”
此后不久,鄧小平同志在正式歡迎訪問團的大會上發表了《關于西南少數民族問題》的講話,對西南少數民族問題作了更加詳盡的闡述。毫無疑問,小平同志的這篇報告也浸透著費孝通同志的心血。
工作即將全面展開前,作為民族學家、社會學家的費孝通同志給大家詳細介紹了西南少數民族的情況。他高屋建瓴的理論指導和數據翔實的情況介紹,既讓大家了解了情況,也為大家鼓了勁兒。隨后,我們根據小平同志的講話精神,在劉格平和費孝通同志帶領下迅速展開了工作。全體訪問團成員不畏艱難,歷時一年半,足跡遍布云、貴、川的山山水水,工作做到了每一個能夠到達的村落山寨,協助當地黨政機關加強了政權建設,摸清了西南少數民族基本自然狀況,培養出一批少數民族干部,初步解決了西南民族地區經濟問題,改善了少數民族群眾的生活。
在取得的這些成就中,費孝通同志帶領有關人員,根據中央部署對西南少數民族族別、名稱、數量等自然情況的調查研究,堪稱意義非常重大的主要成就之一,是我國目前確定有55個少數民族的開山之作。
當時,新中國成立不到一年,黨和國家對我國少數民族的具體情況還不是非常清楚。辛亥革命后,孫中山曾提出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的觀點。但“五族”之外還有多少少數民族,他們的情況怎樣,并不清楚。例如,當時廣西的一些族群自稱是少數民族,實際上卻是漢族;還有的少數民族由于不同原因,被誤分成若干個民族;等等。在訪問團到達大西南后,費孝通同志立即帶領相關人員,翻山越嶺,穿林涉水,深入到貴州和廣西兩地分布在各處的少數民族村寨中,一面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一面通過一起勞動、一起聯歡等方式,與少數民族群眾親切溝通,傾心交談。那段時間,費孝通同志白天和大家一起搞調查研究、做少數民族群眾的思想工作,晚上則挑燈夜戰,整理白天搜集的資料,撰寫調研報告,經常忙到深夜。
費孝通同志為人和藹,工作勤奮,很快便與當地少數民族群眾打成一片,摸清了他們的民族名稱(包括自稱和他稱)、人數、語言和簡單的歷史,以及他們在文化上的特點(包括風俗習慣)等。后來,費孝通同志曾多次講道:“在民族訪問團工作期間形成的許多認識,對我以后領導和研究民族工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因為費孝通領導、帶領相關同志作了大量細致的調查研究,1952年訪問團工作結束回北京向中央匯報了情況后,中央迅速作出了1953年在全國開展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決定。在這次普查中,對少數民族的確定被稱為“民族識別”。這項浩大、繁雜的民族識別工作,從1953年開始,歷時近30年,直到1982年才告一段落,最終確認我國有55個少數民族。加上漢族,中國這個多民族大家庭中一共有56個成員。應該說,費孝通同志作為這項工作的領導者、參與者功不可沒!
總之,當時西南民族訪問團的工作,密切了我黨及人民政府與西南各少數民族群眾的聯系,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民族隔閡,改善了民族關系,增強了各民族之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鞏固了祖國大家庭的團結,也為以后的民族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正如費孝通同志后來在回憶這段歷史時指出的那樣:“新中國剛成立,中央政府就派出如此大規模的訪問團到少數民族聚集的西南地區訪問,這種盛況,不僅在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從未有過,在世界各國歷史上也未曾有過,是世界民族關系史上值得記載的一大壯舉。”
□本欄編輯/牛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