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倩茜 王笑
“互聯網+”與人工智能
◎文/韓倩茜 王笑
“互聯網+”與人工智能的結合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說起人工智能,大家一定對今年3月的人機圍棋大戰記憶猶新:谷歌公司旗下的人工智能團隊DeepMind開發的圍棋程序阿爾法狗以4∶1的比分戰勝了世界圍棋冠軍、職業九段選手李世石。經此一戰,阿爾法狗不僅有了正式的國際排名,還引發出一波關于“人類智能”和“人工智能”的討論,一時間聲名大噪。
究竟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英文縮寫為AI,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它被稱為20世紀世界三大尖端科技(空間技術、能源技術、人工智能)之一,也被認為是21世紀三大尖端技術(基因工程、納米科學、人工智能)之一,被視為人類科學尖端、科研領域皇冠上的明珠。據一項不完全統計顯示,2015年,我國投資人工智能的機構數量已經多達48家,投資額高達14.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1.4%和75.7%。預計到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達到91億元。當前,不但以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已開始在人工智能上發力,上百家創業企業也開始滲透并構架起人工智能產業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形成產業鏈模型。
在“互聯網+”時代,這二者的結合將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呢?
智能家居是在物聯網的影響之下物聯化的體現。智能家居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家中的各種設備(如音視頻設備、照明系統、窗簾控制、空調控制等)連接到一起,提供家電控制、照明控制、窗簾控制等多種功能。與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僅具備傳統的居住功能,更兼備網絡通信、信息家電、設備自動化,是集系統、結構、服務、管理于一體的高效、舒適、安全、便利、環保的居住環境。它能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幫助家庭與外部保持暢通的信息交流,幫助人們有效安排時間,優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增強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節約各種能源費用。
智能家居讓用戶能夠以更方便的手段來管理家庭設備。比如,通過觸摸屏、互聯網來控制家用設備,甚至可以執行情景操作,使多個設備形成聯動,即智能家居內的各種設備相互間能通信,不需要用戶指揮就能根據不同的狀態互動運行,從而給用戶帶來最大程度的方便、高效、安全與舒適。
試想一下:在臥室的鬧鐘即將響起的時候,無線自動窗簾向兩邊緩緩拉開,讓清晨的陽光透過薄紗自然地照射進來,讓人沒有絲毫從睡夢中驚醒的不快。同時,廚房內的飲水機、咖啡機和熱水器開始工作。當你還睡眼惺忪時,輕柔的背景音樂或收音機新聞已經開始定時播報。在你進入衛生間之前,衛生間的燈光已經自動打開,排風扇開始運轉;當你離開衛生間時,燈光則自動關閉。當你離開家門準備上班時,家里所有不使用的家電同時斷電,安防系統開始布防。如果煤氣泄漏,煤氣監測裝置開始響起警鈴,室內應急燈會立即亮起,排風扇開始工作,窗戶漸漸打開,同時報警裝置會給你撥打電話,而你可以通過電腦確認室內煤氣泄漏的情況并請物業幫助處理。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你可以通過手機對家中的一切進行預先設定,空調對室內溫度進行調節,電飯煲、飲水機開始工作,當你踏入家門時,就可以享受到舒適的溫度和美味的飯菜。當你準備睡覺時,通過遙控器的控制,窗簾漸漸合上,臥室內的床頭燈亮起,其他不使用的燈光和用電設備同時斷電,室內安防系統開始運作。
這將是多么美好的一天!
隨著國家助推“互聯網+人工智能”政策的出臺,相信這種家居新方式將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智能汽車是在普通汽車的基礎上增加了先進的傳感器(雷達、攝像機等)、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通過車載傳感系統和信息終端實現與人、車、路等的智能信息交換,使車輛具備智能的環境感知能力,能夠自動分析車輛行駛處于安全還是危險狀態,并使車輛按照人的意愿到達目的地,最終實現替代人來操作的目的。
智能汽車首先要有一套導航信息資料庫,存有全國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各種服務設施(如飯店、旅館、加油站、停車場)的信息資料;其次是配備幾個智能系統:GPS定位系統,利用它能精確定位車輛所在的位置,與道路資料庫中的數據相比較,以確定行駛方向;道路狀況信息系統,由交通管理中心提供實時的前方道路狀況信息,如堵車等,必要時改變行駛路線;車輛防碰系統,包括探測雷達、信息處理系統、駕駛控制系統,控制與其他車輛的距離,在探測到障礙物時及時減速或剎車,并把信息傳給指揮中心和其他車輛;緊急報警系統,出事故后自動報告指揮中心進行救援;無線通信系統,用于汽車與指揮中心聯絡;自動駕駛系統,用于控制汽車的點火、改變速度和轉向等。
近年來,智能車輛已經成為世界車輛工程領域研究的熱點和汽車工業增長的新動力,很多發達國家都將其納入到各自重點發展的智能交通系統當中。奔馳、寶馬、奧迪等車企巨頭正加速布局智能汽車領域。國內車企方面,北汽、廣汽、上汽、長安、比亞迪等也已涉足智能汽車領域。傳統車企之外,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也加入到智能汽車領域,并成為其中的重要力量。以百度公司為例,該公司的無人駕駛車項目于2013年起步,由百度研究院主導研發,其技術核心是“百度汽車大腦”,包括高精度地圖、定位、感知、智能決策與控制四大模塊。去年12月,百度公司宣布,其無人駕駛車首次實現城市、環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況下全自動駕駛。
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預測,本世紀中葉前,無人駕駛汽車將占據全球汽車保有量的75%,汽車交通系統概念將迎來變革,交通規則、基礎設施都將隨著無人駕駛汽車的出現而發生劇變,智能汽車可能顛覆當前的汽車交通運輸產業運作模式。汽車行業著名咨詢機構IHS發布預測報告稱,通過電腦系統實現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其發展速度正在趕超純電動汽車,2025年左右將走進尋常百姓家,2035年銷量將達到1180萬輛,占同期全球汽車市場總銷量的9%。以往在科幻大片中才能見到的無人駕駛汽車,離我們的現實生活越來越近了。
穿戴式智能設備是應用穿戴式技術對日常穿戴(如眼鏡、手套、手表、服飾及鞋等)進行智能化設計而開發出的可穿戴設備的總稱。穿戴式智能設備時代的來臨意味著人的智能化延伸,通過這些設備,人可以更好地感知外部與自身的信息,能夠在計算機、網絡甚至其他人的輔助下更為高效率地處理信息,實現無縫交流。
咕咚手環是首款基于百度云開發的便攜式可穿戴設備,主打“運動狀況提醒、睡眠監測、智能無聲喚醒”三大功能。用戶可將該手環戴在手腕上,當處于運動模式時,該手環能24小時記錄佩戴者的活動情況,以里程、步數和卡路里為單位,令佩戴者明晰地知曉一整天內運動了多遠距離、消耗了多少卡路里,能為熱衷減肥和運動的用戶提供實時監測服務;切換至睡眠模式時,除了能監測睡眠質量,手環還將根據使用者睡眠深淺狀態,在應該叫醒的時間段中的淺睡狀態下,通過震動來喚醒佩戴者。
康康血壓是由北京康康盛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于2013年推出的中國首款通過手機來實現血壓管理和服務的可穿戴智能血壓產品,包括硬件端、云端、APP客戶端和專家智庫四大模塊。用戶通過藍牙將康康血壓的APP和硬件連接后,測量結果會被預設的親密聯系人同步獲知,上傳至“康康云”的健康數據將無限存儲,并由中國高血壓聯盟提供的風險評估系統進行預判,給出智能診斷結果。需要時,用戶還可以撥通醫生的電話獲得診療建議。
以上提到的僅僅是“互聯網+人工智能”應用的部分事例。在未來的日子里,二者的有機結合將會在更廣、更深的領域里影響和改變我們的生活。就讓我們共同期待“互聯網+人工智能”帶來的更為舒適、更為輕松、更為健康的全新生活吧!
□本欄編輯/厲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