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勝普++馬沖++尤華++單佳蕾++李鵬++張寧寧++張新玲++張朝明++張杰++時建忠


摘 要:標準化在保障畜禽屠宰產品質量安全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完善畜禽屠宰標準化體系,將有效促進屠宰產業(yè)標準化水平,推動屠宰產業(yè)轉型升級和健康發(fā)展。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畜禽屠宰標準存在的問題,闡述了畜禽屠宰標準體系構建原則,從產品類別、生產過程、標準類型3 個維度構建了畜禽屠宰標準體系結構要素,研究提出了我國畜禽屠宰標準體系框架,分析了標準體系的8 項重要建設內容,包括基礎通用、加工技術、產品質量、管理控制、檢驗檢疫、生產保障、輔助品和其他等。為推進畜禽屠宰標準體系的實施,提出了建立統(tǒng)一的畜禽屠宰標準審評機構、建立畜禽屠宰標準共享平臺、全面開展標準清理和制修訂工作、加大畜禽屠宰標準宣傳力度等建議。
關鍵詞:畜禽屠宰;標準體系;結構要素;體系框架
Livestock and Poultry Slaughtering Standard System: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GAO Shengpu, MA Chong, YOU Hua, SHAN Jialei, LI Peng, ZHANG Ningning, ZHANG Xinling,
ZHANG Chaoming, ZHANG Jie, SHI Jianzhong*
(Slaughter Technology Center,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hina Animal Disease Control Center, Beijing 100125, China)
Abstract: Standardizatio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ensuring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products from livestock and poultry slaughtering. Improving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slaughtering system will promot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the slaughtering industry, and drive its transformation, upgrading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with the current livestock and slaughtering standard system in China, proposes the principles of constructing livestock and poultry slaughtering standard system, and clarifies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of the system in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product category, production process and standard type. It also puts forward the framework of the standard system and analyzes the main contents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i.e., basic standards, processing technical standards, product quality standards, control and management standards, inspection standards, production guarantee standards, supplement standards and others. Herein we also present some suggestions on implementing the standards system including establishing a unified organization for reviewing slaughtering standards, developing a platform for sharing livestock and poultry slaughtering standards, overhauling and revising the existing standards as well as formulating new standards, and strengthening the propaganda of the standards.
Key words: livestock and poultry slaughter; standard system; structural elements; system framework
DOI:10.15922/j.cnki.rlyj.2016.09.009
中圖分類號:TS25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8123(2016)09-0045-05
引文格式:
高勝普, 馬沖, 尤華, 等. 畜禽屠宰標準體系的現(xiàn)狀分析與發(fā)展建議[J]. 肉類研究, 2016, 30(9): 45-49. DOI:10.15922/j.cnki.rlyj.2016.09.009. http://rlyj.cbpt.cnki.net
GAO Shengpu, MA Chong, YOU Hua, et al. Livestock and poultry slaughtering standard system: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J]. Meat Research, 2016, 30(9): 45-49.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15922/j.cnki.rlyj.2016.09.009. http://rlyj.cbpt.cnki.net
畜禽屠宰是重要的民生產業(yè),肉品的質量安全關系到人民的身體健康,關系到社會穩(wěn)定和經濟發(fā)展。肉品也是高風險食品之一,世界上主要發(fā)達國家均將畜禽屠宰列為高風險產業(yè)管理。但我國屠宰行業(yè)中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性解決,瘦肉精、注水肉、病死肉等相關突發(fā)事件時有發(fā)生,問題產品追溯困難[1],摻雜使假現(xiàn)象嚴重[2],檢驗檢疫力度不足[3],多數(shù)屠宰企業(yè)加工裝備相對落后[4],屠宰行業(yè)產能過剩、發(fā)展水平參差不齊[5-6],嚴重制約了屠宰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加強開展屠宰產品、衛(wèi)生控制、檢驗規(guī)程、無害化處理等屠宰標準的制修訂,建立完善畜禽屠宰標準體系,有利于通過標準化手段推動肉品的質量安全水平的提升,努力確保人民群眾的肉品消費安全。同時,標準化在保障產品質量安全[7-8]、促進產業(yè)轉型升級和經濟增效[9-10]、
服務外交外貿[11-12]等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完善畜禽屠宰標準化體系,將有效促進屠宰產業(yè)標準化水平,推動屠宰產業(yè)轉型升級和健康發(fā)展。歐盟、美國、澳大利亞等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在采用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CAC)和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
標準的基礎上,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肉類和屠宰標準體系[13-14]。
當前,我國制定了一些畜禽屠宰加工標準,初步形成了畜禽屠宰標準體系,但標準之間交叉、重復甚至矛盾現(xiàn)象嚴重,總體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畜禽屠宰標準體系,遠遠不能滿足畜禽屠宰行業(yè)發(fā)展,成為制約我國畜禽屠宰產業(yè)化的主要瓶頸之一。同時,也不能有效支撐畜禽屠宰監(jiān)管工作。因此,建立健全畜禽屠宰標準體系勢在必行。
1 畜禽屠宰標準存在的問題
經過有關部門多年來的工作努力,目前初步組合形成了畜禽屠宰標準體系,涵蓋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yè)標準等。標準的內容涵蓋了畜禽屠宰及加工中的建廠條件、管理要求、技術規(guī)范、設備及人員、產品質量、品質檢驗、防疫及檢疫、殘留檢驗等方面的標準。這些標準相互補充,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畜禽屠宰產業(yè)的基本需要。但是還存在著標準體系不完善和標準重復交叉、缺失等方面的問題,尤其是生豬屠宰標準“眾多雜亂”[15]。
1.1 系統(tǒng)性較差,尚未形成完整的畜禽屠宰標準體系
由于屠宰加工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實狀況,在制定標準時,缺乏統(tǒng)一的規(guī)劃,很多是為解決特定的問題而制定標準,因此造成屠宰標準“多、散、亂”等狀況,即標準數(shù)量多、標準不成體系、交叉矛盾重復現(xiàn)象嚴重。同時,缺乏統(tǒng)一的涵蓋整個畜禽屠宰過程的標準體系,比如貯藏是生產過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但缺乏屠宰冷庫管理規(guī)范的標準。
1.2 完整性較差,一些重要畜禽屠宰標準缺失
比如涵蓋各類畜禽產品的標準嚴重缺失,如缺少鮮、凍分割羊肉標準,缺少可食用豬、牛、羊副產品標準等。
1.3 協(xié)調性較差,標準之間重復矛盾現(xiàn)象嚴重
《食品安全法》通過后,我國對食品相關標準進行了清理[16],但當前食品標準體系交叉重復現(xiàn)象嚴重[17],由于歷史遺留的原因,作為食品標準體系的一部分,屠宰標準也存在類似問題。其一,標準繁多、交叉重復現(xiàn)象突出。比如僅生豬屠宰加工技術的,就包括GB/T 17236—2008《生豬屠宰操作規(guī)程》、GB/T 22289—2008《冷卻豬肉加工技術要求》、NY/T 1565—2007《冷卻肉加工技術規(guī)范》等,在GB/T 19479—2004《生豬屠宰良好操作規(guī)范》中也有部分的加工技術條款,標準之間存在大量重復技術要求,對此類標準需要進行整合修訂。又如,涉及豬肉衛(wèi)生質量標準的也有2 個,GB 9959.1—2001《鮮、凍片豬肉》、GB 2707—2005《鮮(凍)畜肉衛(wèi)生標準》,均規(guī)定了感官、理化指標等要求。其二,標準之間關鍵技術要求不一。比如關于對胴體冷卻后的溫度要求,SB/T 10730—2012《易腐食品冷藏鏈技術要求 禽畜肉》規(guī)定畜類胴體冷卻后中心溫度降至7 ℃;雞胴體中心溫度不高于4 ℃,鴨鵝不高于7 ℃;NY/T 1565—2007《冷卻肉加工技術規(guī)范》要求胴體冷卻后中心溫度降至0~4 ℃。其三,標準與規(guī)章之間有關要求存在模糊、矛盾之處。2014年GB 9959.1—2001《鮮凍片豬肉》2號修改單將GB 9959.1—2001《鮮、凍片豬肉》中4.1.2節(jié)作為強制性條款,即公、母種豬及晚閹豬不得用于加工鮮、凍片豬肉;而《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實施辦法》(2008年)中第24條規(guī)定: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屠宰的種豬和晚閹豬應當在胴體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上標明相關信息。該規(guī)定可以理解為,在胴體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標明種豬和晚閹豬相關信息”,就可以合法銷售使用。到底是讓不讓劈半、讓不讓做成片豬肉?這些規(guī)定,致使屠宰企業(yè)、監(jiān)管者均對種豬和晚閹豬處理存在難處。
1.4 適用性較差,為制標而制標現(xiàn)象突出
我國很多農產品標準適用性較差[18],部分屠宰標準同樣存在此類問題,有的標準僅僅是為了特定目的而制定,并未考慮到產業(yè)的需求和監(jiān)管的需要。比如
GB/T 20401—2006《畜禽肉食品綠色生產線資質條件》規(guī)定的“綠色生產線”界限不明,易產生歧義,適用范圍狹窄,且該標準與GB/T 27301—2008等存在大量重復交叉。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有很多,這包括屠宰標準化工作基礎比較薄弱[19],也包括多年來多部門管理屠宰行業(yè),造成政出多門,標出多部,致使標準內容上有諸多交叉重復,甚至矛盾之處。同時包括缺少專門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統(tǒng)一協(xié)調標準的制訂、修訂。
2 畜禽屠宰標準體系構建原則
建立標準體系的工作是相關領域標準化的頂層設計工作[20]。根據(jù)屠宰行業(yè)的特點,要構建一個既適合我國屠宰產業(yè)發(fā)展,又滿足屠宰監(jiān)管需要的,結構合理、層次分明、內容全面、重點突出,涵蓋屠宰加工全過程的畜禽屠宰標準體系;圍繞著畜禽屠宰涉及的各環(huán)節(jié)內容和關鍵要素,重點開展加工技術、產品質量、管理控制、檢驗檢疫等領域的重要標準研制。通過建立畜禽屠宰標準體系和重要標準研制,實現(xiàn)強制性標準與推薦性標準定位明確,國家標準與行業(yè)標準相互協(xié)調,各類標準相互銜接,為提高肉品質量安全水平、推動屠宰產業(yè)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1 科學統(tǒng)籌原則
科學性是標準化工作最重要的原則,是有效促進一個標準體系穩(wěn)定可靠運行的基礎。構建科學、合理、統(tǒng)籌的畜禽屠宰標準體系,要充考慮畜禽屠宰生產活動所需要的各類型各層次的標準,既要滿足畜禽屠宰監(jiān)管的需求,又要圍繞行業(yè)發(fā)展的需要,不應只局限于行政職能所需而建立標準體系,也不應只是圍繞著某個標準化技術機構的工作范圍需要而建立標準體系。應圍繞“全國屠宰加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職能,本著“適度擴充”的原則,科學構建的標準體系,可以一方面指導規(guī)模各類型屠宰企業(yè)建立適合各自發(fā)展的標準體系和質量安全體系,也可作為一種有力的技術手段,供各級監(jiān)管者履行職責時參考使用。
2.2 全程覆蓋原則
屠宰加工活動涵蓋從畜禽進廠到產品出廠全過程。為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應對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問題,保護消費者健康和安全,必須將質量安全控制措施和生產保障活動融入到整個加工全過程中,包括畜禽進廠、屠宰、加工、包裝、貯藏等各個環(huán)節(jié)。
2.3 系統(tǒng)全面原則
標準體系應充分體現(xiàn)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要涵蓋畜禽屠宰涉及的各類產品,包括生豬、牛、羊和禽類。要將畜禽屠宰領域涉及到的各種技術、管理、支撐工作涉及的相應的標準,一并列入到標準體系中。同時也應該涵蓋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以及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以使各類型標準相互銜接、相互協(xié)調、相互配套,從而形成一個完整、全面、統(tǒng)一的標準體系。
2.4 風險分析原則
《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均明確地規(guī)定了風險預防原則。作為控制肉品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畜禽屠宰的質量安全控制必須堅持按照風險分析原則。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是制定或修訂食品安全標準和實施監(jiān)督管理的科學依據(jù)[21-22]。應充分考慮畜禽屠宰環(huán)節(jié)風險監(jiān)測、風險評估結果,加強風險交流,推動畜禽屠宰標準的科學合理和可操作性。
2.5 前瞻開放原則
畜禽屠宰標準體系首先要滿足當前我國畜禽屠宰加工行業(yè)的發(fā)展需求,要滿足當前畜禽屠宰監(jiān)管的需要。同時,需要借鑒國際與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的經驗,并充分預見和考慮未來我國畜禽屠宰行業(yè)發(fā)展的新趨勢、新模式、新問題和新需求,依據(jù)“適度超前”原則,列入今后一段時間內需要制修訂的標準項目,以指導今后一段時間內畜禽屠宰標準化工作。同時,畜禽屠宰標準體系要應留有可擴充和可更新的空間,持續(xù)保持體系的動態(tài)更新和全面開放,以適應現(xiàn)代科技和管理水平不斷發(fā)展的需要,推動畜禽屠宰行業(yè)的轉型升級。
3 畜禽屠宰標準體系結構要素及體系框架
3.1 結構要素
基于上述畜禽屠宰標準體系構建的原則,結合畜禽屠宰行業(yè)的特性和需求,確定了畜禽屠宰標準體系框架結構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3 類:產品類別要素、生產過程要素、標準類型要素。畜禽屠宰標準體系結構要素圖見圖1,由產品類別要素、生產過程要素、標準類型要素三維組合的空間構成了畜禽屠宰標準體系。
3.1.1 產品類別要素
圍繞大宗產品類別,將畜禽產品分為豬、牛、羊、雞、鴨和其他畜禽的未經深加工的肉及副產品。副產品包括脂、臟器、血液、骨、頭、蹄、皮、尾等。
3.1.2 生產過程要素
圍繞著從“進廠到出廠”的全過程環(huán)節(jié),即從畜禽進屠宰廠到產品出屠宰廠之間的生產加工全過程,將生產過程要素分為屠宰、加工、包裝、貯藏、運輸?shù)取?/p>
3.1.3 標準類型要素
按照標準化對象,通常可以將標準分為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工作標準等[23-24]。具體到屠宰加工行業(yè),則主要涉及到基礎通用、加工技術、質量安全、保障支撐等標準。畜禽加工技術標準是屠宰企業(yè)組織生產的核心,質量安全標準是保障產品質量的關鍵,保障支撐標準是確保前兩者正常運轉的必備條件。按照標準類型,具體可以將屠宰標準劃分為基礎通用、加工技術、產品質量、管理控制、檢驗檢疫、生產保障、輔助品和其他等八大類標準。
3.2 畜禽屠宰標準體系結構的特點
由三維空間結構組成的畜禽屠宰標準體系具有如下特點:
3.2.1 系統(tǒng)全面性
畜禽屠宰標準化是一項十分復雜的龐大系統(tǒng)工程,覆蓋了豬、牛、羊和雞、鴨、鵝各類產品,涵蓋了各類畜禽產品的屠宰、加工、包裝、貯藏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涉及了技術、管理、生產保障等諸多方面。因此,從產品類別要素、生產過程要素、標準類型要素等三方面考慮,能夠全面反映畜禽屠宰標準化領域的各種生產活動和保障措施,確保科學、系統(tǒng)、全面地規(guī)劃設計畜禽屠宰標準體系。
3.2.2 唯一性
三維空間結構構成了畜禽屠宰標準體系,所形成的“標準集”中的每一個標準對應著三維空間中唯一的一個點,實現(xiàn)標準的唯一性,可以避免相互重復交叉。同時,由于綜合考慮了三類要素,可以逐類逐項梳理、規(guī)劃制、修訂標準,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同一類制定的標準數(shù)量過多等問題。
3.2.3 實用性
一方面,該結構圖可以指導不同產品類型的企業(yè)根據(jù)各自的規(guī)模建立適合自己的全程質量控制體系;另一方面,也可有效支撐各級畜禽屠宰監(jiān)管機構開展工作。
3.3 畜禽屠宰標準體系框架
根據(jù)畜禽屠宰標準體系結構要素,構建出了我國畜禽屠宰標準體系基本框架,詳見圖2。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標準體系構建中,將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按照功能劃分,共同由相應功能部門負責此2 種標準體系的建立。因此,比如在生產保障和輔助品等類別中,既有相應的技術標準,也有管理標準。基于建立的標準體系框架,可以建立相關的標準明細表[25],包括現(xiàn)行標準和需制定標準[26],以指導實際屠宰標準化工作。
4 畜禽屠宰標準化體系重點建設內容建議
基于畜禽屠宰標準存在的問題以及行業(yè)和監(jiān)管的需要,根據(jù)構建的畜禽屠宰標準化體系,建議重點做好以下標準制修訂工作。
4.1 基礎通用標準
包括與畜禽屠宰相關的術語、企業(yè)分級、包裝標識等。目前,各產品分割規(guī)格沒有統(tǒng)一的要求,對同一產品稱呼不一。因此建議制定《畜禽屠宰術語》國家標準,將分散到相關標準中的術語予以梳理,以統(tǒng)一企業(yè)產品規(guī)格,規(guī)范市場流通,保障消費者利益。同時,基于風險評估原則,加強畜禽屠宰企業(yè)分級規(guī)范系列標準的制定。
4.2 產品質量標準
產品質量標準可以歸納為三類:一是產品標準,包括可食用產品標準和非食用產品標準;二是各類產品分等、分級標準;三是衛(wèi)生安全標準,包括綜合衛(wèi)生要求、污染物限量、農藥獸藥殘留、微生物限量要求等。近期主要任務建議包括兩類,首先是重要產品標準,包括整合制(修)訂畜禽屠宰可食用及非食用產品系列標準;其次是產品分等、分級標準,提出整合或制修訂豬肉、牛肉、羊肉等分級標準。
4.3 加工技術標準
按畜禽類別,開展屠宰技術、加工技術(分割、細分割)等方面的標準整合和制修訂。
4.4 管理控制標準
目前,一方面屠宰管理控制的標準繁多,但另一方面加工過程缺少良好操作規(guī)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GMP)等程序控制管理標準[27]。主要包括三類標準的整合和制(修)訂:首先是借鑒CAC肉類衛(wèi)生操作規(guī)范[28-29],制定良好操作規(guī)范等綜合性管理控制標準;其次是屠宰、加工、包裝、貯藏等環(huán)節(jié)的生產過程質量安全控制標準,以及屠宰信息化建設等標準。
4.5 檢驗檢疫標準
按照新修訂實施的《食品安全法》對屠宰畜、禽的檢驗規(guī)程的有關規(guī)定,以及正在修訂中的《生豬屠宰管理條例》的相關要求和思路,整合畜禽屠宰產品品質檢驗和檢驗標準及規(guī)范,研制形成豬、牛、羊、禽的屠宰檢疫檢驗規(guī)程。同時,將現(xiàn)有屠宰環(huán)節(jié)病害畜禽無害化處理標準整合和制修訂。
4.6 生產保障標準
主要包括人員、設施設備、廠房、環(huán)保標準。設施設備標準中存在較多的標準重復現(xiàn)象,對于用一類設備經常出現(xiàn)于不同的行業(yè)標準之中,如NY/T 1020—2006《家禽浸燙設備》和SB/T 10536—2009《家禽浸燙機》、SB/T 10489—2008《畜禽屠宰加工設備 豬燙毛設備》和NY/T 1021—2006《生豬浸燙設備》等,因此,需要將這些標準整合。
4.7 輔助品標準
主要包括包裝用品、印色用品、洗滌消毒用品、加工助劑等。亟需制定畜禽屠宰加工用印色用品使用規(guī)范等標準。
5 畜禽屠宰標準化體系實施建議
畜禽屠宰標準化體系是畜禽屠宰標準化工作的基礎,建議相關方著重按照以下思路加以實施。
5.1 建立統(tǒng)一的畜禽屠宰標準審評機構
雖然目前我國畜禽屠宰監(jiān)管職能已經由商務部劃轉至農業(yè)部,但是畜禽屠宰標準的管理卻仍然存在著多頭管理的局面,一是全國屠宰加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委托農業(yè)部管理;二是由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牽頭組建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負責部分畜禽屠宰產品標準和衛(wèi)生規(guī)范的審評;三是《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屠宰畜、禽的檢驗規(guī)程由國務院農業(yè)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wèi)生部門制定”。建議加強畜禽屠宰標準管理規(guī)劃,由單一的機構負責審評畜禽屠宰加工標準,以有效推動畜禽屠宰標準體系的實施,進一步規(guī)范畜禽屠宰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
5.2 建立畜禽屠宰標準共享平臺
畜禽屠宰標準涉及的范圍廣、數(shù)量多,涉及的類型既有強制性國家標準,也有推薦性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畜禽屠宰企業(yè)和監(jiān)管者面臨繁雜的標準,在實施時難以適從。但由于推薦性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的版權問題,目前尚不能公開這些標準。建議國家公開畜禽屠宰標準,建立畜禽屠宰標準共享平臺,實現(xiàn)標準文本共享,標準技術內容可查詢。
5.3 全面開展標準清理和制修訂工作
按照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要求,開展畜禽屠宰加工標準的清理工作,解決標準間交叉、重復、矛盾等問題,加快推進畜禽屠宰標準制修訂進程。開展畜禽屠宰標準復審,確定標準繼續(xù)有效、予以修訂或者廢止的處理意見。吸納社會各界開展標準制修訂工作,推動標準的實用性、公正性和科學性[30]。
5.4 加大畜禽屠宰標準宣傳力度
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問題敏感,要健全與媒體的溝通機制[31]。借助網站、報刊等渠道,大力宣傳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和屠宰標準體系建設情況,提高公眾對畜禽屠宰標準化工作的認知度;借助行業(yè)培訓和日常監(jiān)管等方式,督促企業(yè)使用標準,提高標準的使用率。
參考文獻:
[1] 劉俊.畜禽屠宰行業(yè)信息化監(jiān)管體系建設構想[J]. 中國動物檢疫, 2014, 31(9): 15-17.
[2] 李丹, 王守偉, 臧明伍, 等. 我國肉類食品安全風險現(xiàn)狀與對策[J]. 肉類研究, 2015, 29(11): 34-38.
[3] 張劍波, 孟陽. 中國生豬屠宰行業(yè)現(xiàn)狀與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 當代畜牧, 2014(12): 1-2.
[4] 王向宏. 淺談生豬屠宰加工工藝和裝備[J]. 肉類工業(yè), 2014(9): 29-33.
[5] 鄧勇, 肖穎, 姜東平, 等. 畜禽屠宰監(jiān)管制度實踐中的問題處置[J]. 中國動物檢疫, 2015, 32(1): 36-39.
[6] 李家鵬, 田寒友, 周彤, 等. 2012年我國畜禽屠宰及肉類加工行業(yè)監(jiān)測分析與預警[J]. 農業(yè)工程技術(農產品加工業(yè)), 2013(7): 26-27.
[7] 陳磊. 論標準化在食品質量安全保障中的作用[C]//2012年度標準化學術研究論文集. 濟南: 山東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 2012: 50-52.
[8] 張則欽. 推行農業(yè)標準化確保食品質量安全[J]. 世界標準化與質量管理, 2008(7): 41-44.
[9] 余子英, 蔣建平. 實施標準化戰(zhàn)略 推進產業(yè)升級[J]. 中國標準化, 2011(11): 95-98.
[10] 耿寧. 基于質量與效益提升的肉羊產業(yè)標準化研究[D]. 北京: 中國農業(yè)大學, 2015: 32-46.
[11] 王忠敏. 標準化基礎知識實用教程[M].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0: 208-235.
[12] 候俊軍. 標準化與中國對外貿易發(fā)展研究[D]. 長沙: 湖南大學, 2009: 29-50.
[13] 張春江, 楊君娜, 喬曉玲. 我國肉與肉制品標準現(xiàn)狀分析與發(fā)展建議[J]. 農業(yè)工程技術(農產品加工業(yè)), 2011(7): 27-32.
[14] 劉冰晶, 王夢娟, 李江華, 等. 對美國肉與肉制品法規(guī)和標準體系的探討[J]. 肉類研究, 2012, 26(12): 16-19.
[15] 陳炳旭. 關于生豬屠宰行業(yè)標準的問題與意見建議[J]. 肉類工業(yè), 2015(5): 54-55.
[16]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法室.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解讀[M]. 北京: 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 2005: 64.
[17] 沈艷艷. 我國食品標準體系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 農產品加工, 2015(11): 55-57.
[18] 黃恩, 龍子午, 李曉濤, 等. 中外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的對比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 33(2): 137-142.
[19] 閔成軍, 周輝, 龔官兵. 中國屠宰加工業(yè)標準體系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建議[J]. 食品科技, 2009, 34(7): 107-112.
[20] 麥綠波. 標準體系的分類及應用[J]. 標準科學, 2013(9): 6-9.
[21] 王竹天. 國內外食品安全法規(guī)標準對比分析[M]. 北京: 中國質檢出版社,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14: 4-12.
[22] 李寧, 嚴衛(wèi)星. 國內外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概況[J]. 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 2011, 23(1): 13-17.
[23] 麥綠波. 標準的分類及其關系(上)[J]. 標準科學, 2013(5): 34-38.
[24] 中國標準化協(xié)會企業(yè)標準化分會. GB/T 15496—2003 企業(yè)標準體系 要求[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3.
[25]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 GB/T 13016—2009 標準體系表編制原則和要求[S]. 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 2009.
[26] 麥綠波. 標準體系的內涵和價值特性[J]. 國防技術基礎, 2010(12): 3-7.
[27] 王蔭發(fā). 我國肉類食品標準體系現(xiàn)狀及發(fā)展建議[J].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 2011, 32(7): 182-183.
[28] CAC/RCP58-2005 Code of hygienic practice for meat[S]. Codex Alimentarius, 2005.
[29] 于麗萍, 康京麗, 王幼明, 等. CAC關于動物屠宰檢疫的通用原則[J]. 中國動物檢疫, 2015, 32(1): 13-16.
[30] 李春田. 標準化概論[M].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5: 112-128.
[31] 陳向前, 于麗萍. 試論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監(jiān)管的根本出路與應對策略[J]. 中國動物檢疫, 2013, 30(1): 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