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秋
大數據分析平臺公司GrowingIO的創始人張溪夢,經常喜歡用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一句話“You can not manage what you can not measure(如果你不能度量這件事,就無法管理它)”,來宣講數據化運營的趨勢。
實際上,今天的很多企業管理層都已經認識到,大數據是一種重要的生產資源。而財務、運營、市場等部門的業務人員在大數據浪潮中也大都聽說過大數據,他們甚至會主動詢問IT人員,我們是否可以做這件事?
伴隨企業上下對大數據的認識逐步加深,大數據正離企業越來越近。
在這次采訪中,我們發現,針對數據的應用,大部分傳統企業面臨的第一道檻,是怎么把分散在企業內部各個系統的數據匯聚起來。
接下去,他們會先通過報表等應用,將內部數據使用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業務人員開始與數據互動,將自己本來很敏感的業務數據觸覺充分打開。再之后,越來越多的外部數據會被陸續引入,這時,才可稱數據分析為大數據。
很多傳統企業目前處于數據匯集、報表等階段。
最后,就像北森CEO紀偉國說的那樣,大數據有它的魔力,一旦你用數據做成了一件事,你總會想法去找到其他數據,做另一件事,停都停不下來。
而傳統企業利用大數據的方向,除了降低運營成本和提高效率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向是把自己從B2B運營模式轉向B2C,與消費者建立直接聯系,以滿足更個性化、多元化的消費潮流。
與傳統企業不同,互聯網應用類型的企業沒有那么多的業務系統,他們應用大數據可能會跨過報表步驟,直接進入流量變現的層面。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大數據是一個“術業有專攻”的行當,即使是提供大數據產品的IT企業,也會在外部采購適合自身特定需求、采取某些先進技術的大數據工具。伴隨企業對大數據的應用,市場對更高性能、能夠實現自助服務、更靈活、甚至是具備更高“顏值”的大數據工具的需求也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