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性是數字化轉型中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在2016 SAP中國峰會上,SAP展示了其如何通過技術來解決這一問題。
技術已經改變了世界,并且將繼續以更大的力度改變世界。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商務、內存計算等,這些技術讓世界上所有的物件和所有人之間實現實時無縫連接,而且這樣種迅速、無處不在的互聯徹底改變了世界。
“在數字經濟里,靈敏性和速度是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兩個關鍵詞,創新型公司開展業務的方式要比很多傳統公司更加敏捷,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圍繞客戶展開。”SAP全球高級副總裁、SAP大中華區總裁紀秉盟在2016 SAP中國峰會上表示,“但隨之而來的復雜性,實際上已經降低了業務發展的速度。”
其實,在2014 SAP中國峰會上,SAP CEO孟鼎銘就提出了“大道至簡”的口號。這三年間,SAP也是一直在為解決復雜性的問題而做大量的努力。
紀秉盟提到,判斷一項新技術是否能夠有效推動企業的業務,除了標準化,簡化和創新是另外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們相信那些在數字化轉型中致勝的企業會在三大核心領域進行重塑,第一是重塑業務模式,第二是重塑業務流程,第三是重塑工作模式。”
很多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業務模式通常表現在進軍新行業、以生態系統的模式參與競爭、共享經濟、產品和服務數字化、結果導向型經濟、數字渠道這6個方面。紀秉盟建議每個企業都應該根據自己行業的特性去選擇一到兩個方向,打造新的業務模式。
勞斯萊斯一改以往賣飛機發動機引擎的模式,而是采用結果導向的業務模式,將動力服務賣給航空公司。航空公司不再需要一開始就付重金購買昂貴的飛機引擎,而只是在勞斯萊斯購買飛機的飛行小時,并由勞斯萊斯負責所有飛機引擎的維保。
體育服飾品牌Under Arbour現在賣的不是體育服飾,也不是運動鞋,而是他們打造的生態系統和數字化社區。他們的服飾產品上都內置了傳感器,相當于一個個移動的物聯網入口,他們打造的是一種數字渠道的業務模式。
重塑業務流程主要表現為實時流程、精益流程、內容豐富的業務流程、自學式流程、協作式流程,以及預測性流程。值得一提的是,KAESER所提供的空氣壓縮服務,體現了目前全球范圍內的一種大的趨勢,這家公司負責從計劃、安裝、系統運行、維護和維修的一切需求,而它的客戶則只需要根據使用的壓縮空氣量來付費。
重塑工作模式有實時協作的層面在里面,還有人機協作、認知領域和人工智能,以及自助服務。比如,電信公司T-Mobile使用SAP Airba實現了面向3000個供應商的60億筆移動支付。
SAP Ariba是基于云的采購應用,目前全球已有超過200萬家企業在使用。“Ariba通過云服務連接企業客戶和供應商,實現采購、詢價以及直接的簽單。”SAP Ariba 總裁安睿山說,“SAP在190個國家建立了直接物料供應網絡,這些國家的企業客戶將90%的訂單放在純數字化的環境中,實現了15%~20%的成本降低。”
在收購Ariba四年后的今天,SAP 宣布Ariba將于今年年底正式進入中國,并聯手本地數據中心共同為企業用戶打造采購、詢價以及直接的簽單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截至6月30日的SAP上半年財報顯示,SAP在大中華區軟件及軟件相關服務收入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勢頭。這也是SAP在大中華區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兩位數增長,及連續11個季度保持增長。
紀秉盟在接受采訪時說:“幾年前,我們還把大中華區看做新興市場。而現在,大中華區已經成為SAP收入最主要的增長引擎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在這次的SAP中國峰會上,SAP明顯加大了在中國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力度。
宣布與阿里云攜手于今年年底為中國客戶帶來SAP Hybris Cloud for Customer、SAP HANA Cloud Platform及SAP Business ByDesign三款SAP 云產品,深化SAP在中國的云部署;與居然之家、報喜鳥簽署合作協議,與神華集團簽署新的合作協議,推動制造和能源領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實際上是一個耗時長久的歷程,SAP將數字化進程比喻為一段旅程,而不僅是只買一個軟件應用或者買一項咨詢服務這么簡單。也許正如紀秉盟所說:“你需要選擇一個能夠長久與你在整個旅程當中并肩向前的核心的合作伙伴。”
新華文軒部署Infor供應鏈執行解決方案
本報訊(記者 宋辰)在互聯網和電子商務時代下,面對消費者更加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供應鏈能力日益成為出版發行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之一。與其他行業不同,圖書生命周期較短,產品更新速度快,品種數量繁多,庫存量巨大,對IT系統運行速度與倉庫管理系統的性能要求非常高。
近日,行業云應用軟件的廠商Infor宣布,Infor 供應鏈執行 (Supply Chain Execution, SCE) 解決方案已經在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文軒”)成功部署。Infor SCE將解決方案與行業特定功能相結合,整合了基于單一數據庫、單一解決方案的運輸管理和倉庫管理功能,使企業能夠以更快、更有利的方式規劃和執行供應鏈戰略。
金電聯行發布大數據社會化治理平臺和數控金融監管服務平臺
本報訊(記者 宋辰)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如浪潮般在社會中涌動,體量大、更新快。這雖然給社會治理增添了干擾和難度,但也給政府治理、決策提供了新視角、新手段。
8月26日,一直深耕于大數據應用領域的金電聯行公司推出應用于社會治理領域的兩項全新升級的重磅產品——大數據社會化治理平臺和數控金融監管服務平臺。兩大平臺產品視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對海量數據進行(授權)采集、挖掘、清洗,并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深度分析和應用,用機器自學習技術讓數據處理自動運轉起來。
大數據社會化治理平臺致力于為社會管理者提供綜合性的數據服務,為經濟管理、社會服務工作提供智能化的手段。而數控金融服務監管平臺則側重服務于政府金融監管,尤其是針對管控難度較大的新金融領域。
此外,為將清華大學的大數據科研成果與金電聯行在云數據挖掘、云信用計算、云結構服務三大核心技術優勢相互融合,并尋求更大的科研突破,清華大學與金電聯行聯合成立的“金融大數據研究中心”已獲得清華大學校務會的批準,并已建設、裝修完畢,9月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