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芬
(山西省大同縣人民醫院,037000)
?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101例臨床分析
楊桂芬
(山西省大同縣人民醫院,037000)
中西醫結合;冠心病心絞痛;臨床分析
冠心病是指粥樣硬化斑塊使冠狀動脈狹窄甚至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心絞痛是冠心病最常見的臨床類型,是由于心臟的需氧與供氧失去動態平衡,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冠心病心絞痛由于勞力或情緒激動誘發,胸骨后疼痛呈“絞榨感”“緊縮感”“壓迫感”“窒息感”“沉重感”,持續約數分鐘,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通常在30 s至數分鐘內(3~5 min)緩解。西醫治療以硝酸酯制劑、他汀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阿司匹林、鈣通道阻滯劑等藥物治療為主;亦有介入、外科手術等治療方法,但其具有副作用多、創傷性大等不足[1],同時基層醫院操作困難。我院是在常規西醫藥物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丹紅注射液、通心絡膠囊活血化瘀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在臨床上取得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01例均為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內科住院部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均符合我國1979年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及心律失常座談會制定的《冠心病心絞痛及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將住院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43~74歲,平均62.6歲;病程6個月~13年,平均5.2年;合并糖尿病4例,高血壓病21例,高脂血癥25例。治療組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齡42~76歲,平均63.5歲;病程5個月~15年,平均5.8年;合并糖尿病5例,高血壓病26例,高脂血癥20例。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4級及其他器質性心臟病、肝腎及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心絞痛病程及并發癥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常規西醫治療包括臥床休息、吸氧以及給予抗心絞痛藥物及對癥治療。抗心絞痛藥包括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阿司匹林、鈣通道阻滯劑。硝酸異山梨酯片10 mg,每日3次,口服;倍他樂克(美托洛爾)25~50 mg、每日2次,口服(劑量隨心率調整);阿司匹林50~100 mg,每日1次,口服。心絞痛發作嚴重時,給予硝酸甘油片0.5 mg,舌下含服。若伴有高血壓者給予硝苯地平控釋片30 mg,每日早晨1次,口服;血脂升高者給予瑞舒伐他汀鈣片5~10 mg,每晚1次,口服;伴糖尿病者給予鹽酸二甲雙胍片250 mg,每日2次,口服。
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丹紅注射液20 mL(菏澤步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若有糖尿病用0.9%生理鹽水250 mL或5%葡萄糖250 mL再加入普通胰島素4 U靜脈滴注,每日1次。口服通心絡膠囊(石家莊以嶺藥業有限公司生產)0.52~0.78 g,每日3次。兩組均以4周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判定療效。
觀察指標:記錄4周內治療前后心絞痛發作次數,持續時間、緩解程度、12導聯靜息心電圖改變、血尿常規、血糖、血脂、心功能、肝功能、腎功能,觀察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
療效標準[2]:①心絞痛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同等勞累程度不引起心絞痛或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80%以上,不用或基本不用硝酸甘油。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明顯減少50%~80%,程度明顯減輕,持續時間明顯縮短,癥狀改善50%以上,硝酸甘油基本不用或用量減少50%以上。無效:癥狀較治療前無變化或加重,心絞痛發作次數無減少或減少次數小于50%,硝酸甘油用量與治療前無改變或加重。②心電圖療效判定標準:顯效:心電圖恢復正常或恢復至正常范圍;有效:ST段的降低以治療后回升0.05 mV以上,但未達正常水平,主要導聯倒置T波改變變淺(25%以上)或T波由平坦變為直立,房內或室內傳導阻滯改善者;無效:心電圖無變化甚至顯示加重。
結果:兩組心絞痛療效及心電圖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對照組與治療組患者心絞痛療效比較[例(%)]

表2 對照組與治療組患者心電圖療效比較[例(%)]
不良反應:兩組治療前后血尿常規、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無明顯變化、心功能明顯好轉。治療組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
西醫認為冠狀動脈內皮細胞對血管活性物質的釋放是很重要的,當內皮損傷時,血管內皮細胞生成的一氧化氮生成減少、冠狀動脈收縮,血管內皮功能障礙致冠狀動脈硬化(久病久痛)或冠狀動脈痙攣(猝然而痛)。動脈粥樣斑塊不穩定與破裂,內皮下致血栓形成物質暴露,誘發血栓形成,伴有不同程度的表面血栓形成及遠端血管的栓塞,導致心肌供血減少,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而產生疼痛癥狀。
中醫認為冠心病心絞痛屬于中醫學“胸痹”“心痛”等范疇,其病位在心,由于40~70歲患者體虛、飲食不節、情志不遂、寒邪內襲等原因,而致血脈不暢、瘀血內阻,不通則痛而發病。
中藥丹紅注射液是以丹參和紅花為主要成分提取的復方制劑,其有效成分為丹參酮、丹參酚酸、紅花黃色素等。丹參味苦性微寒為主藥,紅花味辛性溫為輔藥,兩藥相輔祛痰生新,除邪而不傷正;丹參主沉降、紅花主升浮,二藥同用,一升一降,內外通和,行氣活血之功尤為顯著,明顯改善微循環、抗凝溶栓、保護血管內皮、消退和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作用。配合口服通心絡膠囊可預防冠心病PCI術后血管再狹窄、再堵塞,控制心絞痛的發作及向心肌梗死的轉化。中藥通心絡膠囊成分是人參、水蛭、全蝎、赤芍、蟬蛻、土鱉蟲、蜈蚣、檀香、降香、乳香、酸棗仁、冰片。其中人參、降香舒暢絡氣,達到氣行則血行之功效。水蛭、土鱉蟲剔除絡瘀,藥性善走,具有通絡、鎮痙、活血之功效。蜈蚣、全蝎、蟬蛻搜風解痙。赤芍、檀香、乳香活血化瘀、疏通瘀阻。酸棗仁、冰片鎮痛寧心、安神。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可益氣活血、通絡止痛,擴張冠狀動脈、改善供血、增加冠狀動脈血流,解除血管痙攣、緩解心絞痛癥狀,減少心絞痛發作,有效治療心絞痛;同時降脂抗炎抗氧化,保護血管內皮,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穩定易損斑塊,保護心功能,預防心室重構和心肌梗死的發生,持續改善預后。通心絡膠囊亦減少硝酸甘油用量,服用安全,沒有硝酸甘油禁忌證。因此,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顯著,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1]石文帥.中醫活血化瘀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觀察[J].北方藥學,2013,10(2):55.
[2]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不穩定性心絞痛診斷和治療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0,28(6):409-412.
20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