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里艷玲
(山西省汾陽市中醫院,032200)
?
中西醫結合治療單純性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療效觀察
相里艷玲
(山西省汾陽市中醫院,032200)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單純性;中西醫結合;療效觀察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婦科常見病之一,國外資料顯示,約75%婦女一生中至少患過1次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45%婦女經歷過2次或2次以上的發病。
VVC分為單純性VVC和復雜性VVC。單純性VVC是指發生于正常非孕宿主的、散發的,由白色假絲酵母菌引起的輕度VVC。復雜性VVC包括:復發性VVC(RVVC)、重度VVC和妊娠期VVC、非白色假絲酵母菌所致的VVC或宿主為未控制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者[1]。筆者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單純性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總結如下。
80例患者均為2014年2月—8月我院門診單純性VVC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治療組40例,年齡20~40歲,對照組40例,年齡18~39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選擇標準:所有患者都符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VVC的診斷標準。①臨床表現:外陰瘙癢、灼痛、白帶量多、黏稠,呈白色豆腐渣樣,或凝乳樣,伴有尿頻、尿急及性交痛。②婦科檢查:小陰唇內側及陰道黏膜附有白色膜狀物。擦除后,露出紅腫黏膜面,急性期可見到受損的糜爛面及表淺的潰瘍。③實驗室檢查:陰道分泌物中找到假絲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絲。
治療組:使用中藥止帶方加味。中藥組成:豬苓15 g,茯苓12 g,車前子9 g(包),澤瀉9 g,茵陳12 g,赤芍 12 g牡丹皮12 g,黃柏9 g,梔子9 g,川牛膝12 g,白鮮皮15 g,鶴虱9 g。每劑加水500 mL,浸藥30 min,用文火煎至200 mL,復煎如前,每日2次,餐前溫服200 mL。連用7 d。其次用水清洗陰部后擦干,取紅核婦潔洗液(山東步長神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10 mL于稀釋瓶中,加溫開水至100 mL,搖勻,用稀釋后的藥液沖洗外陰和陰道,每日2次,連用7 d。沖洗后將咪康唑栓200 mg,每晚1次,塞入陰道深部,連用7 d。
對照組:采用西醫常規治療:①咪康唑栓劑200 mg,每晚1次,塞入陰道深部,連用7 d;②氟康唑150 mg,頓服,共1次。
注意事項:兩組患者均囑其保持會陰部的清潔衛生,勤換內褲,用過的內褲、盆及毛巾均應用開水燙洗,瘙癢者避免肥皂水燙洗、搔抓等強刺激損傷。經期停止用藥。兩組治療后7~14 d、1個月、3個月和6個月各隨訪1次。
療效判定: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判定。有效: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陰道分泌物檢查未發現假絲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絲;無效:癥狀和體征均無改善,或惡化,陰道分泌物檢查仍發現假絲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絲。
1.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有效40例,總有效率100%。對照組有效39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患者癥狀、體征恢復時間比較:治療組陰癢、陰道分泌物及伴隨癥狀消失的時間均小于對照組。經統計學分析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癥狀、體征恢復時間比較±s,d)
3.患者復發率比較:治療組6個月復發0例。對照組3個月復發1例,6個月復發2例。總復發率7.5%。兩組復發率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VVC是婦科臨床上常見疾病之一,VVC的病原體為假絲酵母菌,屬機會致病菌,10%~20%非孕婦女及30%孕婦陰道中有此菌寄生,但菌量極少,呈酵母相,并不引起癥狀。只有在全身及陰道局部細胞免疫能力下降、假絲酵母菌大量繁殖并轉變為菌絲相,才出現癥狀。常見發病誘因有:應用廣譜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應用免疫抑制劑以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療。其傳染途徑主要為內源性傳染,假絲酵母菌除作為條件致病菌寄生陰道外,也可寄生于人的口腔、腸道,一旦條件適宜可引起感染。這三個部位的假絲酵母菌可互相傳染[3]。常規的西醫治療僅能治標,不能治本,尤其對于機體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容易復發,中醫認為本病屬于中醫學“陰癢”“帶下病”的范疇。認為本病的發生主要由于脾虛濕盛、肝經郁熱、濕熱下注;或外陰不潔、感染蟲邪、蟲蝕陰中而引起。止帶方中豬苓、茯苓、車前子、澤瀉利水滲濕止帶;赤芍、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茵陳、黃柏、梔子、牡丹皮泄熱解毒,燥濕止帶;白鮮皮、鶴虱殺蟲止癢;川牛膝利水通淋,引諸藥下行,使熱清濕除帶自止[4]。腹痛加川楝子、延胡索;若帶下有臭味者加土茯苓、苦參。若肝經濕熱下注,癥見帶下量多色黃或黃綠,質黏稠,或呈泡沫狀,有臭氣,陰癢;煩躁易怒,口苦咽干,頭暈頭痛;舌邊紅,苔黃膩,脈弦滑,治宜清肝利濕止帶,方用龍膽瀉肝湯;若濕濁偏甚,癥見帶下量多,色白,如豆渣狀或凝乳狀;脘悶納差,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方用萆薢滲濕湯加蒼術、藿香[5]。紅核婦潔洗液的成分是山楂核干餾液。體內、外藥效學試驗表明,本品有一定的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長的作用,體外試驗尚有一定的抑制細菌生長作用。故本品具有解毒祛濕、殺蟲止癢的作用,再配合外用咪康唑栓,標本兼治,內服方藥與外治用藥合用,進行整體調治,從而治療單純性VVC。從本次臨床觀察結果看,中西醫結合治療單純性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有顯著療效,縮短了病程,降低了復發率,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
[1]鄭建華,王宇光.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診治[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5,21(3):134.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78.
[3]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77.
[4]金維新,李竹蘭.中醫婦科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154.
[5]張玉珍.中醫婦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5:321.
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