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萍
(鄭州科技學院音樂系,河南 鄭州 450007)
賞析古典舞《點絳唇》
姚 萍
(鄭州科技學院音樂系,河南 鄭州 450007)
近幾年來,我國舞蹈比賽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特別是一些電視舞蹈大賽,其收視效果可謂萬人空巷。舞蹈大賽的參演人員眾多,有影視歌壇的明星大腕,有舞蹈院校、舞蹈團體的科班舞者,還有業余愛好者中的民間高手等等,舞蹈種類也豐富多樣,節目形式亦花樣繁多。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部情感真實豐富的古典舞作品——《點絳唇》,我將從原創班底、音樂、舞蹈表演、燈光舞美等方面進行分析,幫助古典舞愛好者增加對該作品的理解。
點絳唇;舞蹈表演;情感處理
對于古典舞愛好者來說,提起作品《點絳唇》大家都不會陌生,它是北京舞蹈學院舞蹈演員華宵一于2012年8月在安徽合肥舉行的第十屆“桃李杯”舞蹈比賽中國古典舞青年女子組的金獎獲賽劇目,編導佟睿睿,作曲郭思達。該作品演繹了一位少女在閨房中等待心上人歸來的場面。在等待的過程中,她時而對鏡梳妝歡欣雀躍,時而孤獨靜坐滿腹惆悵,時而自由玩樂天真活潑,時而側身眺望翹首期盼。整部作品音樂清晰流暢,編排新穎合理,動作穩健完美,可謂舞蹈作品中的上乘佳作。
演員華宵一曾于2009年在沈陽音樂學院舉辦的第九屆“桃李杯”舞蹈比賽中以作品《羅敷行》獲得中國古典舞A級少年甲組(女子)一等獎,如果說華宵一在第九屆“桃李杯”表現出基本功扎實,技術技巧嫻熟,表演恰到好處,那么她在第十屆“桃李杯”的表現就應該用輕、穩、準、潔、敏、柔、健、韻、美、情十個字來形容她成熟、細膩的舞蹈演繹。
編導佟睿睿是國家一級編導,2000年畢業于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中國舞專業,畢業作品《扇舞丹青》獲得由文化部主辦的第五屆全國舞蹈比賽金獎。隨后創作了一系列作品,受到業內專家和學者的高度評價,迅速成長為新一代優秀編導。代表作有《扇舞丹青》、《根之雕》、《綠帶當風》、《當代節奏》、《碧雨幽蘭》、《秀色》、《夜深沉》、《如夢年華》、《梅花三弄》、《春閨夢》、《似水流年》、《春江花月夜》、《鄉愁無邊》、《羅敷行》、《點絳唇》等,十余次獲國家級舞蹈創作比賽金獎。
作曲郭思達是80后新起編曲達人,精通作曲及MIDI制作,涉獵電影、電視、音樂劇、舞劇、歌舞劇、雜技、大型電視專題晚會等活動的音樂編曲及MIDI制作,曾與馮小剛、張藝謀等多位國際知名導演合作。代表作有紀錄片《故宮》、《鄭和下西洋》、《宋慶齡》、《森林之歌》;電視劇《春露》、《長空鑄劍》、《出軌》、《正德演義》等;電影《井》、《春蝶》、《大東巴的女兒》、《抬頭見喜》、《都市女警官》;現代舞劇《驚夢》;大型歌舞劇《茉莉花》;大型情景雜技《雕刻時光》;音樂劇《花兒與少年》等等。
經過上述簡單介紹,不難看出古典舞《點絳唇》的原創班底實力不容小覷。
細心的音樂愛好者應該不難聽出古典舞《點絳唇》的音樂與《春江花月夜》的音樂有異曲同工之處。它們的相同在于配器的相同,在于樂器的運用相同,在于樂器彈奏的技法相同。該作品的音樂是兩段體,具體布局是引子+A+間奏+B+尾聲。
引子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按照舞蹈的拍點來數是4個八拍,第一個八拍后空2拍(本文所提到的空拍不是音樂在此完全沒有樂音,而是沒有呈現連接性很強的樂音),第二、第三、第四個八拍后空4拍;第二部分是3個八拍,第一、第二個八拍后空4拍,第三個八拍后空8拍。引子的第一部分是輕進入,主要由編鐘、琵琶、搖鈴給出簡單的旋律線條引人入勝,向人們呈現出傍晚寂靜的深庭大院中閨房燈光點點,編鐘的敲擊仿佛是有人扣門的聲響;第二部分弦樂組進入,音樂整體流動起來,裹挾著編鐘、琵琶、搖鈴的樂聲點綴與第一部分遙相呼應。
A部分也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按照舞蹈的拍點來數是4個八拍,第一、第二、第三個八拍后空4拍、第四個八拍后空8拍;第二部分是完整的8個八拍。其中第一部分是琵琶獨奏,主題樂思進入,給人不緊不慢、娓娓道來的感覺;第二部分音樂有所變化,開頭鼓點給出重音,弦樂組進入,音樂變得流動起來,但是速度依然不緊不慢,保持不變。8個八拍,分為兩個起承轉合,這兩個起承轉合是遞進關系,音樂線條完整,層次清晰。
間奏1個八拍,起連接A、B部分的作用,仿佛引子的影子,上下依然連貫。
B部分由五部分組成,第一、第二部分按照舞蹈的拍點來數都是是8個八拍,第三部分是6個八拍的間奏,第四、第五部分還是各8個八拍。B部分是整部音樂的高潮部分,第一部分開頭琵琶弱拍起,然后在重拍加入中國鼓、琵琶、笛子、弦樂組。音樂中加入高音笛子,仿佛少女在輕柔婉唱,優美動聽。第一部分8個八拍分為兩個起承轉合,這兩個起承轉合是遞進關系。第二部分在重拍處給出鼓點、簫、琵琶、弦樂組,由于簫相比較于笛子屬于低音吹管樂器,所以第二部分就仿佛是男子在輕聲吟唱,第一與第二部分就變成了男女間的對話、對唱或是對舞,而且極為合拍,極為協調。第三部分的間奏音樂整體變弱,為的是迎接第四、第五部分高潮的再次涌起。第四、第五部分是第一、第二部分的重復,但是此重復并非是第一、第二部分的簡單再現,而是第一、第二部分情緒的升華,同時也把音樂推向全曲的頂點。
尾聲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按照舞蹈的拍點來數是4個八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個八拍后空4拍;第二部分是3個八拍,第一、第二個八拍后空4拍,第三個八拍后空3個八拍。尾聲整體跟引子相同,空拍略有變化,使得整首作品首尾呼應。
舞臺表演藝術最終比的是文化底蘊和內涵,舞蹈也不例外。華宵一的《點絳唇》是她舞蹈生涯的一次飛躍,她對舞蹈要表現的人物形象演繹的精準到位,對人物所要表達的情感展現的淋漓盡致、恰到好處。對比華宵一之前的舞蹈作品,《點絳唇》多了幾分知性、多了幾分內涵,讓人越看越想看,越看越耐看,越看越覺得有味道,而且這種味道必須慢慢品嘗、細心體會。
音樂開始,華宵一端坐在一把古代淑女椅上,這把椅子造型精致,椅背和椅腿都是收腰線條,與華宵一氣質相得益彰,也正因為這把椅子,整個舞臺儼然成了女子的閨房。引子的第一部分,華宵一先靜坐,之后仿佛聽到有人叩門,她急切的轉身看去,但失落隨之而來,失落之時仿佛還是聽到了叩門的聲音,再次回頭依然無果。音樂進入到引子的第二部分,女子索性不再記掛等候戀人,開始拿起手中的鏡子對鏡點絳唇,在照鏡子的同時對自己嬌美的容顏欣喜不已,但又略顯嬌羞之意。
接下里來進入主題A部分的第一部分,女子自我欣賞、自我陶醉的同時很自然地加入了腰肢的扭動和腿部的控制,儼然一位窈窕淑女倚窗而望,等候心上之人。心上人沒有歸來,索性自己在閨房中歡心自在的舞動起來。
高潮B部分進入,B部分的第一部分女子依然歡心地在閨房中舞蹈,也許只有自己的閨房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天地。在這片天地里,她可以盡情的釋放自己。B部分的第二部分,女子放下手中的鏡子,舞蹈動作的幅度加大、難度加大,加入了平轉、踹燕、翻身等技巧,使整個舞蹈難度系數增加,可看性加大。
舞臺背景由黑色幕布加上白色滿天星的燈光組成,仿佛夜晚點點繁星;幕布上還有一個古代建筑的屋檐和兩扇木雕的八角窗戶,儼然一座古代深庭大院;舞臺左側在黃金分割點上擺放一方收腰造型的淑女木質椅子,椅子的流線造型如同女主人般婀娜多姿;整部舞蹈作品以深藍色燈光為主,唯獨一束黃光照在淑女椅上,使得舞臺布局對比鮮明,層次清晰;一款古代銅鏡更是點睛之筆,瞬間把舞蹈作品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描繪的清晰易辨,整場燈光、舞美緊貼作品主題,簡潔明了。
欣賞古典舞《點絳唇》時,你會感到整部作品清晰流暢,仿佛一汪清泉干凈、透明,仿佛一場春雨細致、綿綿,仿佛一支花朵美麗、嬌羞,仿佛一彎新月明亮、照人。美哉!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