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濱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院,湖南423000)
重癥顱腦損傷術后早期氣管切開對防止肺部感染的影響研究
唐小濱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院,湖南423000)
目的研究并分析重癥顱腦損傷術后早期氣管切開對防止肺部感染的影響。方法將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該院急診科收治的64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納入研究,并隨機分為氣管切開組與對照組,各32例。氣管切開組患者在手術結束24 h后行氣管切開術,對照組患者在未發生肺部感染前均不切開氣管,對比兩組感染情況。結果64例患者中共發生肺部感染40例,其中氣管切開組12例,對照組28例。氣管切開組患者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共19例患者的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其中氣管切開組感染控制率為75.0%,顯著優于對照組的35.7%,且氣管切開組控制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在術后行早期氣管切開法能夠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發生率,該種措施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使用。
顱腦損傷;危重?。粴夤芮虚_術;肺炎;感染
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病情嚴重,致殘率與死亡率極高,顱腦損傷嚴重程度直接影響著其死亡率,而導致死亡的主要誘因就是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的常見并發癥,對于患者的影響極大[1]。對于此類患者,在搶救時不僅要積極改善患者病情,還要采取科學的措施降低肺部感染發生率。為了分析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術后早期氣管切開對肺部感染情況的影響,現對本院近年來收治的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將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本院急診科收治的64例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納入研究,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齡14~77歲,平均(37.9±6.4)歲;致傷原因:車禍傷49例,墜落傷10例,砍傷3例,砸傷2例。在格拉斯哥評分(GCS)上,所有患者均不足8分,其中3~5分39例,6~<8分25例;廣泛腦挫傷22例,腦挫傷伴血腫20例,原發腦干傷2例,合并嚴重復合傷11例,胸創傷5例,肝脾傷4例。將64例患者隨機分為氣管切開組與對照組,各32例。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采用開顱血腫清除術與去骨瓣減壓術進行治療,并采用顱內壓監護儀全程監護患者顱內壓變化情況。氣管切開組患者在手術結束24 h后行氣管切開術。對照組患者在未發生肺部感染前均不切開氣管,并應用頭孢三代與半合成青霉素以避免感染,如果患者已經發生肺部感染,及時進行痰培養試驗,選擇適宜的藥物進行抗感染治療。
1.2.2肺部感染判別標準(1)呼吸音增粗或出現啰音;(2)氣道分泌物顯著增加,患者體溫超過38℃;(3)白細胞水平超過15×109L-1;(4)支氣管出現膿性分泌物[2]。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64例患者中共發生肺部感染40例,其中氣管切開組感染12例,對照組感染28例,氣管切開組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共19例患者的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其中氣管切開組感染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氣管切開組控制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肺部感染發生及控制情況比較
研究顯示,致使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死亡的主要誘因就是各類術后并發癥,其中肺部感染是最為嚴重的,肺部感染多見于手術后3~5 d,部分嚴重的患者甚至在術后1 d就會出現肺部感染[2]。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重癥顱腦損傷患者術后處于昏迷狀態,反射消失,誤吸、嘔吐等因素均很容易導致患者發生呼吸障礙,繼而導致體內PaCO2與PaO2升高,致使腦組織發生代謝性酸中毒,影響其他器官,進一步損傷患者的呼吸系統,造成嚴重的惡性循環。對于此類患者,行早期氣管切開術可以及時將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清除,改善其呼吸功能,提升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及時糾正酸堿平衡失調,降低肺部感染發生率[3-5]。本研究結果顯示,氣管切開組肺部感染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感染控制率高于對照組,控制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關于氣管切開的時機,需要綜合考慮到患者的傷情、病史、年齡等因素,對于GCS評分為6~8分,且年齡偏小的患者,如果術后未發生呼吸障礙,且血氧飽和度保持在95%以上,則可以延遲切開氣管[6]。此外,還要注意到的是,醫院內感染也是引起肺部感染的重要誘因,自從抗生素在臨床中得到廣泛使用后,醫院內感染菌已經轉變為真菌、厭氧菌及革蘭陰性菌,重癥顱腦損傷患者是醫院內感染高危人群,如果醫院消毒設施不全、住院患者多,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醫院內感染發生率[7]。
當然,對于早期氣管切開患者,也必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患者發生肺部感染,在氣管切開后,患者上呼吸道防御遭到破壞,不科學的醫療操作、護理操作及氣管黏膜損傷均會提高肺部感染發生率。為了避免發生感染,需要及早將插管封閉,加強咳嗽與咳痰鍛煉,及時將氣管插管拔除,遵循“早切管、早封閉、早拔管”的原則。若患者發生肺部感染,可以采用支氣管肺泡灌洗法進行處理[8-10]。
綜上所述,對于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在術后行早期氣管切開法能夠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發生率,使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控制時間縮短,該種措施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使用。
[1]邵永萍,姚麗文,侯黎莉.重癥監護病房氣管切開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及護理[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17(6):549-551.
[2]鐘鳴,諸杜明,朱彪.早期氣管切開對危重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8):2768-2770.
[3]Trevisanuto D,Doglioni N,Zanardo V.The management of endotracheal tubes and nasal cannulae:the role of nurses[J].Early Hum Dev,2009,85(10 Suppl):S85-87.
[4]Idali F,Wahlstr?m J,Dahlberg B,et al.Altered expression of T cell immunoglobulin-mucin(TIM)molecules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CD4+T cells in sarcoidosis[J].Respir Res,2009(10):42.
[5]張志宏,許海雄,李克民,等.重癥顱腦損傷術后早期氣管切開對防止肺部感染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0,5(12):52-54.
[6]金月紅,龔進紅,全麗芳.纖維支氣管鏡下治療顱腦損傷氣管切開并肺部感染的效果觀察[J].中國內鏡雜志,2010,16(5):539-541.
[7]崔貞花,樸明玉,鄭美子.重癥顱腦損傷手術病人的護理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3,22(9):165.
[8]張愛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14(2):14-15.
[9]董麗秀.68例重癥顱腦損傷的病情觀察和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2):73-74.
[10]時玉芝.重癥顱腦損傷患者的觀察及護理[J].吉林醫學,2011,32(34):7404-7405.
10.3969/j.issn.1009-5519.2016.09.035
B
1009-5519(2016)09-1375-02
(2015-08-07
201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