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豆營養豐富功效多
山藥(薯蕷科薯蕷)的葉腋間常生有腎形或卵圓形的珠芽,名“零余子”又稱山藥籽,俗稱“山藥豆、山藥蛋”,有食補作用。

其作用與山藥大致相同:補肺益氣,健脾補虛,固腎益精,益心安神,強志增智,滋潤血脈,寧嗽定喘,輕身延年。
山藥豆即山藥蔓上結的珠狀芽,葉上生,長圓不一;皮黃色,煮熟后變灰色,皮薄,肉白質細。山藥豆味甘、性平,入脾、肺、腎三經,可養肺益陰,補腎固精。
山藥豆的功效與作用
山藥豆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癥;
山藥豆含有多種營養素,有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等癥,皆可服之;
山藥豆含有皂甙、黏液質,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癥;
山藥豆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療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
山藥豆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預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近年研究發現山藥豆具有鎮靜作用,可來抗肝昏迷。 食用效果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不燥不膩,可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延年益壽。主治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氣虛燥、痰喘咳嗽、腎氣虧耗、腰膝酸軟、下肢痿弱、消渴尿頻、遺精早泄、帶下白濁、皮膚赤腫、肥胖等病癥。
山藥豆的食用禁忌
大便燥結者、實邪者忌食
山藥豆的適合體質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適宜糖尿病患者、腹脹、病后虛弱者、慢性腎炎患者、長期腹瀉者。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