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一
“羅老板被警車攔下,后因語言不通,溝通未遂,被警察遺棄路旁。”后附3個大大的笑臉。近期孟兵開始頻繁在朋友圈冒泡。他的心情看來不錯,似乎從“合伙人事件”中走了出來。
最近,他與羅高景去了一趟美國,考察學習國外的餐飲文化,遇到好吃的美食他會拍下來曬到朋友圈,行程中遇到什么趣事,也會記錄下來。有一天因為不懂美國交規,在紅燈閃爍時羅高景繼續開車,在美國紅燈閃爍表示需要停車的意思,羅高景以為紅燈壞了。羅高景在路上被警車攔下,結果因為雙方語言不通,警察只能無奈地放棄與羅高景的交流。在一旁看到此景的孟兵樂不可支,并將這件事發到了朋友圈。
了解他的人說,學習,只是考察的一項任務,讓“西少爺”漂洋過海,才是這次行動的主題。
擴張前奏
作為“西少爺肉夾饃”的創始人,今年的孟兵比以往任何時間都要繁忙。自2014年4月在北京五道口第一家店開業以來,截至目前西少爺已經在北京各重要地段開了15家分店,并成功獲得今日資本的數千萬元A輪投資。“經過三年發展,我們到了快速擴張的階段。”在西少爺望京SOHO旗艦店旁的一家茶館里孟兵對我說。
孟兵在西少爺內部建立了一個管理學院,為接下來的新店培養管理人才。在孟兵的計劃里,一年會新增50到100家店。這些店需要龐大的管理人員。“就像部隊一樣,要選排長,完了還有連長、營長,都得培養,所以我們做個管理學院。”作為公司的首席產品經理,每一款新品的研發,孟兵都會參與。我問他吃了那么多肉夾饃難道吃不膩嗎?孟兵笑道:吃了二十多年了,從來不膩。作為土生土長的陜西咸陽人,肉夾饃正是其家鄉在全國知名的一項食物。
據說,在接下來的規劃中,西少爺的新店將會開在深圳和上海。孟兵將自己的所有時間塞得滿滿的,曾經很愛樂器的他,如今也不得不放下。在合伙人羅高景眼里孟兵就是一個工作狂,“基本上沒有太多自己的生活了。” 我問他有沒有什么愛好,孟兵說:西少爺就是我的愛好。
郭蹦是西少爺的HR,從2014年9月入職,已經在西少爺工作了兩年,至今還讓郭蹦自豪的是自己是西少爺的第11號員工,彼時包括孟兵、羅高景在內,西少爺只有13人,發展到現在西少爺的員工已突破300人。郭蹦還記得,剛進入西少爺時,聚會很多,現在則越來越少。公司越來越大,大家越來越忙了。
一直以來郭蹦在工作上有兩個愿望,“一是在一個充滿年輕有活力、有激情的氛圍中工作,二是希望能在像森林一樣有很多綠植的環境中工作。”第一個愿望郭蹦在西少爺實現了,第二個愿望郭蹦也實現了。“現在公司所有的綠植都是我養的。”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郭蹦已不能像以前那樣和孟兵頻繁接觸,但是他覺得孟兵做事更冷靜了,更忙了。
用互聯網思維做肉夾饃
西少爺是孟兵和他的合伙人羅高景、袁澤陸、宋鑫在2014年一同創立。“做肉夾饃也很偶然,當時我在北京吃了一些肉夾饃,覺得不好吃,想著自己是陜西人,從小吃肉夾饃,為什么不做肉夾饃呢?”孟兵與合伙人經過一番商議盤算之后,便決定開工了。 做肉夾饃并不簡單,幾個人每人湊了點錢就開始投入。為了解決開店的資金問題,在2013年資金緊張的時候,團隊通過眾籌的方式來融資,當時主要是通過微信朋友圈等方式,進行了兩輪眾籌,籌得五十多萬元,用于第一家店的裝修和開業。
為了能研發出色味形俱佳的肉夾饃,團隊成員跑了很多次陜西。在產品研發上,孟兵和他的小伙伴們用掉了5000斤面粉和2000斤肉料進行“產品研發”。在配料方面,他們發揮工科生在實驗室里的“看家本領”,將油、鹽、醬、醋當成是各種化學試驗品,配料的用量精確到毫克,并且總結出了一套公式來對肉夾饃的質量進行精確控制。
在肉夾饃本身的開發上,在鹽的多少,切肉的碎度,饃的厚度,饃的直徑等等設計上,他們一起創造了一套計算公式,每次通過精細的微調來調整口感,并通過用戶反饋為口感打分。團隊中有兩人在百度待過,做過高級工程師,搜索引擎的本質就是一套計算公式,而算法工程師就是通過不斷調整變量來控制網站排名的質量,并且這種微調需要每天進行,不斷微調。另外,他們為西少爺肉夾饃制定出精確的參數指標,比如12厘米的直徑,“作為早餐,一個就夠。如果小一點吃一個不夠,吃兩個又多了。”
第一家店開業,為了能夠使開業順利,他們把以前在網易、搜狐等公司認識的人拉出來,讓他們給他們的同事優惠券。開業的時候讓他們行政部的人給全員發郵件讓大家來吃肉夾饃。2014年4月7日晚上,在西少爺肉夾饃開業前夕,孟兵他們花了1388元買了一瓶飛天茅臺,當時他們想如果有一天肉加饃一天能賣出一千個,就把這個酒給喝了。而在8日開業當天中午,西少爺就賣出了1200個肉夾饃。“看到開業人很多,我們的心就放下了,當時沒想過西少爺會做多大,只想著這家店先活下去。”
后來對于西少爺肉夾饃取得的成功,孟兵總結出四個原因——產品思維、注重研發、快速迭代、用戶體驗至上。“我們互聯網人有一個特點,就是相信只要把產品做好,不論投入多少、成本多少,最終都會得到回報,所以就堅持4個字——產品第一。很多行業追求的是用戶滿意度,但我們追求的是‘用戶尖叫度,就是產品一定要超越大家的預期。”甚至,他們現在做很多東西都是不惜成本的,比如紙袋都是用的進口材料,比一般塑料袋的成本高10倍。他們認為因為很多人都會選擇外帶肉夾饃,肉夾饃重要的是外皮酥脆的口感,而防油和透氣一般是相互矛盾的兩個問題,進口材料的袋子防油而且透氣。
西安交大畢業,從騰訊、百度、阿里巴巴離職創業,生意是肉夾饃,滿是吸引眼球的新聞要素,因此當西少爺第一家店在五道口開業時,各類媒體上頻繁出現西少爺的報道,西少爺團隊儼然已成為耀眼的創業明星。
孟兵思考過這種現象的原因,并作出了自己的分析: “因為互聯網行業正處于一個人才有點過剩的時候,在這個節點大家都覺得互聯網要改變各個行業,每個人都在尋找機會,大家都不知道40歲時在互聯網公司還能做什么。所有的人都在考慮去向的時候,西少爺做了實踐者和先行者,聚集了所有互聯網人的眼球。”就在五道口的第一家店開了沒多久就有很多投資人找來,估值開到了8000萬元。
“我們從創業到現在沒有寫過商業計劃書,沒有寫過任何PPT,沒有給投資人發過郵件,因為我們相信只要做好自己,商業模式夠好,產品夠好,就會有人投資。投資人想讓你幫他賺錢,他希望把錢給我們,因為我們是幫他賺錢的人。我們一直在做的是選擇投資人。”孟兵說。西少爺接受的第一家天使投資來自秦君的清控科創,數額在幾百萬。孟兵覺得秦君是一個很好的投資人,在資金方面進行扶持外,還在產品模式、商業模式和客戶模式上提供了很多幫助。
2014年10月西少爺獲得徐新今日資本的數千萬元投資。這為西少爺快速擴張夯實了資金基礎。孟兵回憶通過其他朋友介紹,在中關西少爺店內見到了今日資本總裁徐新。“與京東上市后劉強東回憶當年與徐新見面的場景相似。”孟兵說,“我第一次見到她也是在店內談了4個多小時,我說了需要的資金數后,被回了一句這哪夠。”
孟兵最在乎的還是產品。“想快速獲得回報就盡情炒作,一年兩年后公司肯定死掉。但是我想真的做出一個品牌,做出一個基業長青的公司。”孟兵說。如果只是短期內獲得熱烈討論,但半年后顧客數就開始下降,這是他最不希望看到的。“要挖長線的東西,生命力的來源就是產品。”
在西少爺蓬勃發展的同時,因為無法調和的矛盾,西少爺第一家店開業兩個月后宋鑫從西少爺團隊離開。起初孟兵并沒有特別在意,他認為這只是一次很普通的離職。但事情的發展遠遠超出孟兵的預料,到了11月,宋鑫的一個舉動徹底將孟兵打懵,甚至讓孟兵覺得“人性太惡”,以致一度走到了“自閉癥”的邊緣。
出沒風波里
2014年11月12日,宋鑫在知乎上發布一篇名為《西少爺賴賬,眾籌的錢怎么還》,指責CEO孟兵將其“逼”走,并拖欠早期眾籌股東的錢遲遲不還。消息一出,瞬間炸裂商界。
孟兵還記得宋鑫的文章出來后,第二天早晨起床打開微博,“幾百條罵我的,什么你快去死吧、人渣、騙子。”更讓孟兵不明白的是當時公司賬上有幾千萬,卻有人說他拿著50萬跑路了。很快網上又傳言有人去西少爺討債,實際上并沒有。
在和團隊成員商量之后,孟兵決定不親自出面,而是由兩位合伙人羅高景、袁澤陸來處理。在宋鑫文章發布后的第二天,羅高景、袁澤陸發布公開信回應宋鑫指責,稱其全文污蔑。為了消除大家的疑慮,“西少爺”對要求退錢的投資人給出了解決方案,決定向希望退股的股東提供退股溢價,第一批按照投資款200%退還,第二批按照投資款150%退還。
即使事情如此處理,還是發生了很多讓孟兵感覺痛心的事情。有人當初投了1000塊,這時候趁火打劫需要西少爺回報1萬甚至3萬。如果不給,他們威脅會在媒體上攻擊西少爺。
“如果兩三萬丟了,我可能無所謂。但是以這種方式給,我很難接受。”“我在想大家為什么都這樣,很多人你完全不相信他會那樣但他就是那樣了。攻擊你,能多訛一點就訛一點。”這樣的結果使孟兵覺得人性很丑陋,3個月沒有發朋友圈。
在某些介于交情不得不出席的場合,孟兵嘗試上臺,但很快發現,不行。“站在臺上,會揣測到場的人都是惡意的,覺得世界很不友好,沒有任何熱情做分享。”
當年年底,奶奶去世,孟兵不明白,創業是很難,可為何接連遭受左一拳、右一拳重擊的總是自己,“每次被打完還沒站穩,就又來把你拍倒。”他又不得不在公司里表現出一副冷靜的樣子。
郭蹦記得那段時間,孟兵每天都會按時到公司上班,和大家說話聊天都跟往常一樣,并沒有什么異常。“那陣子大家都將注意力集中在怎么開店怎么開好店上,并沒有太多精力關注這方面的事情。”羅高景也覺得那段時間孟兵很正常,大家相處的時候也都和平時一樣。
羅高景甚至擔心因為這件事情孟兵壓力太大,有一天兩人單獨相處的時候羅高景對孟兵說:你想哭就哭吧。結果孟兵笑著回他:作為一個年輕人,能被這么多人罵,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對我來講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那段時間我很辛苦難過。”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一年多時間,但回憶起來,孟兵依舊不勝唏噓。
經過這次風波,孟兵發現自己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都變了。“對于做企業的人來講,主要還是做好產品,做好顧客的服務,做到極致,用我所學新的理念,看能不能把行業做得更好”。
“在北京、深圳很多人覺得陜西的肉夾饃就是路邊攤,不太被人看得起,肉夾饃其實是一種飲食文化,我希望把這種飲食文化做大,讓一百人一萬人一百萬人了解,我覺得這就是有價值的。”這正是孟兵在那次風波之后最堅定的想法。孟兵自我檢討過進入某一行會很慢,但是進入后就會比任何人都要熱愛。
孟兵今年27歲,再過三年即將30歲。古人說三十而立,我問孟兵在30歲有什么目標,孟兵并不避諱在肉夾饃上的追求。“我希望西少爺能做到海外,能有500家店,我能結婚,還有希望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人都有一個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