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龍


摘要:針對異構數據基礎資源池服務交付時延大,IT部署流程非連續等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云平臺下數據服務調配對數據資源管理模式的需求,提出高可靠的電網虛擬化云資源調度技術,實現云端自助服務和業務管理、基礎架構調配和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了電網數據中心的靈活性和可延展性。最后通過實驗仿真,驗證本文架構具有更好并發處理性能。
關鍵詞:虛擬化 智能電網 資源調度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6)09-0096-02
1 引言
穩定擴展的智能電網是未來電網數字化發展的趨勢,信息技術是其建設和發展的重要支撐,智能電網“云平臺”成為了未來智能電網以及“互聯網+電力”新電網服務模式的重要技術手段。
當前智能電網云平臺管理虛擬化程度僅為65%。隨著電網虛擬化提高的需求,以及電網用戶擴大對虛擬化功能的運用范圍,采用軟件定義的存儲以及網絡與安全模式,能夠實現完全過渡到軟件定義的數據管理模式。軟件定義的數據中心使得IT部門能夠轉變運維方式,轉變為主動創新的部門,將節約的信息與通信資源投入到有助于實現關鍵業務目標的新應用、服務和計劃。主動創新的部門能與業務目標保持一致,對企業的發展、創新和競爭能力起著更為關鍵的作用。
現有的管理方案已經不能滿足數據中心對管理的需求。異構數據基礎資源池,難以提供整合多平臺、多數據、多用戶的處理模式和框架,大幅增加了異構網絡下的服務交付時延。異構環境將需要更多的資源和開銷進行資源匹配,IT部署流程呈現非連續的、豎井式、手工的難題。
針對異構數據基礎資源池服務交付時延大,IT部署流程非連續等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云平臺下數據服務調配對數據資源管理模式的需求,提出高可靠的電網虛擬化云資源調度技術,實現云端自助服務和業務管理、基礎架構調配和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了電網數據中心的靈活性和可延展性。最后通過實驗仿真,驗證本文架構具有更好并發處理性能。
2 云平臺下服務調配對資源管理模式需求
基于不同硬件平臺的業務模式會遭遇一系列諸如擴展和管理基礎設施的挑戰。由于異構的環境,特殊請求需要找到不同的IT技術人員和解決方案,增加服務交付的響應時間。異構平臺需要更多的IT專員分別操作不同的平臺,增加了操作開銷和資金的開銷。服務響應延遲、成本增加和IT員工非集中管理為公司的IT產生了消極的影響。由于不同業務組的需求和流程的差異性,內部IT的標準化和自動化非常難以實現,大多數公司對于不同業務部門或組織都參與非連續的、豎井式或手工的IT部署流程,如圖1所示。
業務敏捷性和成本問題是企業部署私有云和混合云最大的兩個業務驅動因素。隨著業務的快速增長,企業在尋求一個更快部署系統來創造商業機會,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和提高生產力的方法。以提高IT效率和優化資源使用率的方式削減成本也是越來越多的IT部門開始尋求云基礎設施的重要原因。最后,IT的消費者希望像獲得他們生活中的自助服務和應用一樣方便地獲得企業的IT基礎資源服務。
3 電網虛擬化云資源調度管理
針對異構數據基礎資源池服務交付時延大,IT部署流程非連續等問題,本文提出高可靠的電網虛擬化云資源調度技術,實現云端自助服務和業務管理、基礎架構調配和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了電網數據中心的靈活性和可延展性。
3.1 智能電網數據中心平臺架構
在基礎架構層面,云平臺管理可讓用戶通過服務店面輕松訪問IT服務,而這些服務,無論是計算、桌面還是應用,都是通過服務藍本調配的。
在應用層面,云平臺管理可讓用戶通過可重復使用的組件構建應用藍本,并且將這些藍本與所有可用云的部署配置文件關聯起來。
該解決方案還提供策略引擎,從而確保用戶能夠訪問經授權的服務,同時確保將服務調配到正確的環境并將審批和調配流程自動化。
3.2 云端自助服務和業務管理
借助云平臺管理服務調配解決方案中的業務感知管理和控制功能,用戶無需更改組織流程或策略即可將自己獨有的業務方式應用到云中。借助云平臺管理服務調配解決方案,用戶還可根據既定的運營策略請求和管理計算資源,同時將交付IT服務所需的時間從數天或數周縮短到數分鐘。
跨云架構發揮服務調節器的作用,根據業務和IT策略調配工作負載。擁有用戶感知能力的自助門戶可為用戶提供相應的IT服務目錄。
3.3 基礎架構調配和生命周期管理
云平臺管理服務調配解決方案是一款經企業驗證的解決方案,專為自動交付私有云和混合云服務而構建;它讓公司能夠快速證明云部署具有更高的業務價值。
資源治理策略可避免超額配置,確保每個用戶都能獲得處于適當服務水平的適量應用,以滿足他們履行自身工作職責的需要。
3.4 性能測試與仿真
測試中采用統一的云平臺管理讓用戶能夠請求和管理無縫跨越多個供應商、多個云平臺的各種 IT 服務。構造統一的云平臺管理的數據管理性能采集,通過蒙特卡洛方法對數據進行處理,并發處理能力如圖2所示。
如圖2所示,在連續監測的觀測時間內,高可靠的電網虛擬化云資源調度技術,數據訪問控制流量維持在平穩的保持在60Mbps左右,而且并發流量降低,直到零時,數據監控吞吐量降至最小,然后再提升至更高的并發吞吐量。
4 結語
本文首先分析云平臺下數據服務調配對數據資源管理模式的需求,提出高可靠的電網虛擬化云資源調度技術,實現云端自助服務和業務管理、基礎架構調配和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了電網數據中心的靈活性和可延展性。
參考文獻
[1]王德文,宋亞奇,朱永利.基于云計算的智能電網信息平臺[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0,22:7-12.
[2]饒威,丁堅勇,路慶凱.智能電網云計算平臺構建[J].華東電力,2011,09:1493-1496.
[3]于存水.基于智能電網調度系統的調度監控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吉林大學,2013.
[4]徐志勇.基于云計算的智能電網信息平臺[J].科技傳播,2013,23:204+135.
[5]黃翔,陳志剛.智能電網大數據信息平臺研究[J].南方能源建設,2015,01: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