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琳,羅仕蘭,周世群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老年病科,重慶400010)
OSCE考核模式在老年病科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
王小琳,羅仕蘭△,周世群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老年病科,重慶400010)
目的探討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在老年病房臨床護理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3~2014學年進入老年病科實習的166名護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82名)和對照組(84名)。研究組采用OSCE考核模式,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考核模式。比較兩組護生對臨床教學考核模式的滿意度。結果研究組護生對臨床教學考核模式的滿意度[95.12%(78/82)]明顯高于對照組[82.14%(69/8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96,P<0.05)。結論通過OSCE不僅可以全面了解護生掌握專業知識的情況,且能更好地評價護生對臨床技能的應用情況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護生對臨床教學考核工作的滿意度。
教育考核;臨床工作能力;老年人;護理
隨著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日益嚴峻,人們對健康保健的要求日益提高,護理教育的目標已不僅局限于理論的傳授和技能的掌握,而是逐漸重視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溝通與合作能力、評估及觀察能力、操作技術或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臨床推理方法等護理核心能力[1]。其中臨床護理技能是護生應具備的最為核心的能力,對其進行考核和評價是護理教育考試理論研究的焦點[2]。借助標準化患者(stan dardized patient,SP)的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目前在全球醫學教育領域興起的一種客觀評價醫學生臨床綜合能力的考核模式,目前,該模式在我國的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主要用于醫學生的臨床課程考核和畢業生考核[3]。本科于2013年開始采用OSCE考核模式對老年病科臨床實習護生進行出科考核,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將2013~2014學年進入老年病科實習的166名護生根據入科月份單、雙月不同隨機分為研究組(82名)和對照組(84名)。對照組護生中男5名,女79名;平均年齡(18.57±1.22)歲。研究組護生中男4名,女78名;平均年齡(18.50±1.40)歲。兩組護生每輪實習時間均為4周。兩組護生在年齡、性別、學歷層次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護生學歷結構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學歷結構比較[n(%)]
1.2方法
1.2.1考核方法與實施流程護生實習期滿出科前均接受嚴格的出科臨床技能考核,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考核模式,研究組采用OSCE考核模式,其具體方法和實施流程如下。
1.2.1.1站點設置根據本院老年病科護理工作特點及專科特色,結合護生臨床實習的實際情況,以責任護士落實分管患者的優質護理工作為主線,共設置4個站點。第1站:入院護理[老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患者入院評估與護理];第2站:術前護理[老年冠心病患者給予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護理];第3站:術后護理(老年冠心病患者給予PCI后護理);第4站:出院護理(老年冠心病患者給予PCI后康復出院護理)。每個站點均設置不同的多項任務,時間控制在15 min內。每個站點的負責教師根據本輪實習進度與計劃安排,首先分別對實習護生進行統一的模擬場景示教。學生在實習中實行教師一對一帶教制,除進行傳統基礎護理與專科理論、操作流程的講解與示范外重點結合臨床典型案例實施問題啟發式引導與創新性思維培養,主要訓練學生在臨床工作中的病情觀察、護患溝通、臨床思維、應急處理等綜合能力。
1.2.1.2站點建設根據站點設置的情況組織4名具有豐富臨床教學經驗的護士進行站點情景及任務的設計,每人負責一個站點,涉及禮儀、宣教、觀察、思維、技能、安全等多項考核任務。針對每輪入科實習護生的層次及實習時間長短不同對個別操作技能,如靜脈滴注掌握程度等在考核任務中可省略,而重點考核護理核心理論、專科理論知識在臨床的應用部分,如手衛生、查對制度、無菌技術、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等是否認真落實,針對站點中預先設計的術后并發癥能否及時觀察并予以恰當處理。
1.2.1.3SP設置SP是OSCE考核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4],根據實際情況由負責站點設計的護士擔任該站點的SP。護士SP應能較為真實地模擬臨床患者的疾病特征、行為表現及其患病時的心理狀態[5]。每個站點的人員均集設計、演員于一體,同時在考核過程中設置障礙,提出問題,以考察學生的應急處理與溝通能力。
1.2.1.4評價標準的設置根據每個站點任務的具體內容,將評價標準分為5個方面,即用物準備(10分)、護理評估(10分)、臨床技能和思維(40分)、禮儀溝通(20分)、安全防范(20分)。每個方面均按1.0、0.8、0.5的權重系數打分,每一級均制定詳細的評價標準。
1.2.1.5考試過程每名實習護生要求在出科之前現場抽考2個站點,其中入院與出院站點,術前與術后站點考核項目中分別二選一,每個站點的任務在15 min內完成,全程共約30 min。考點設置在老年病區,先由教學秘書組織護生對4個考核項目進行抽簽并編號分組,再引導考生按要求依次進入相應站點完成出科考核任務。考核者由病區護士長及教學組長擔任,嚴格遵照評分標準給予評價,統計成績。考核結束后進行護生、教師座談和考核內容的講解,就每個站點的考核過程中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與解答。
1.2.2滿意度評價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老年病房實習護生對臨床教學考核模式滿意度調查問卷表”分別對兩組護生進行滿意度基線調查,以了解病區實習護生對教學考核工作的滿意度情況。調查表分別從考核項目有針對性,模擬場景標準、仿真,考核結果公正、客觀,考核方式靈活有趣,溝通能力得到鍛煉等5項內容進行調查,每項按非常滿意、一般、不滿意分別計為10、5、0分,共計50分,總評分大于或等于45分為滿意,否則為不滿意。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護生對臨床教學考核模式的滿意度(95.12%)明顯高于對照組(82.1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96,P<0.05),見表2。

表2 護生對教學考核模式滿意度比較[n(%)]
OSCE考核模式在臨床護理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根據多元智能理論與多元教學評價方法的應用原則,護理臨床能力評價宜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從多角度、分階段進行評價[6]。OSCE又稱為臨床多站點式服務,與傳統實習考核模式不同,旨在通過模擬臨床場景及設置障礙培訓和考核護生的專業水平、溝通技巧、職業態度及處理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同時依據護生的層次與知識水平、每個階段實習的目標與計劃不同,設置多樣化的站點,制定難易程度不等的考核項目,使臨床護理教學更具有針對性,考核結果更加客觀、公正。
傳統的護生臨床技能考核體系通常針對真實的患者進行,即使出現有創性操作或急救情況亦如此。然而大量證據表明,缺乏經驗的護生在臨床工作中會帶來極大的醫療風險,甚至會影響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7]。鑒于模擬場景在部分行業,如航空業所取得的成功,其也成為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提高臨床醫生的操作技能和在面對不同狀況下的應急處理能力。OSCE考核模式正是通過采用SP,使每名護生面對同樣的模擬場景,患者的病史和體征均是標準化的,且評價的病種在一定程度上是穩定的,從而使評價公平、真實。除此之外,由科室護士長及教學組長作為主要評估者,每個站點的考核者固定,通過多站點考核使評分的客觀性大大增強,同時還培養了考生的溝通能力、評估能力、臨床思維能力和職業技能等臨床綜合能力。
OSCE考核模式能有效訓練和提升護生的綜合專業素質。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聯合委員會的研究指出,溝通障礙已成為60.00%以上護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8]。通過多站點考核一方面促進帶教教師全面了解護生對本輪實習專業知識的理解、掌握、應用程度;另一方面教育護生客觀評價自己,通過OSCE意識到在實習中獲得的成長與存在的不足,從而以更加謙虛、嚴謹、認真的態度投身于臨床實習與工作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和與患者的溝通交流能力,防止實習過程中護理缺陷與潛在隱患的發生,提升了護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了患者滿意度[9]。
OSCE考核模式為護理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與依據。通過對應用OSCE考核模式后的護生出科考核成績進行橫向比較與分析可以發現,不同學校的護生綜合素質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實習單位將這種模式的考核結果反饋給各院校,可作為該校評價教學質量、優化專業課程設置的依據。實際上OSCE并不是指某一種具體的考核方法,只是提供一種客觀的、有序的、有組織的考核框架[10],通過實習考核評價方法的改革發現臨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從而為教學方法的改革進一步提供可參考的依據,使護生能在實際的臨床情境中靈活應用知識和技能,“以患者為中心”,能應用系統、整體的思想及時及有效地發現和解決臨床護理問題,全面提升專業素質。
OSCE考核模式對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帶教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教師在臨床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多種教學方法。除采用傳統的講授與操作示教法外還要勇于嘗試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如個案查房、角色扮演、多媒體仿真SP教學、邀請老年人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進行現身教學等方式,使護生能從真實、常見案例中體會和掌握老年病科護理的特點和基本方法[11]。
總之,通過OSCE考核模式在老年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彌補了以往出科護理技能考試的單一性與枯燥感,能更好地評價學生對專業知識及臨床技能的實際掌握和應用情況,是一種有效的考核形式,值得在護理教學領域中進一步推廣應用。
[1]程靜華.新世紀護理教育培養目標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8):606-608.
[2]黃樺,王斌全,商臨萍.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上旬版,2008,22(1):31-34.
[3]梁秋冬,崔艷慧,路平.簡化OSCE模式評價醫學本科生臨床能力的思考[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7):151.
[4]張曉麗.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模式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9,23(7C):1966.
[5]呂利明.OSCE模式在《護理學基礎》實驗考試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2):118-119.
[6]姜安麗.護理教育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66-167.
[7]代鳳玲,石鎂虹,肖建磊,等.護生實習期間護理風險事件調查與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6):89-91.
[8]Riesenberg LA,Leitzsch J,Little BW.Systematic review of handoff mnemonics literature[J].Am J Med Qual,2009,24(3):196-204.
[9]涂文記,趙峻,潘慧,等.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醫學生實習前綜合測評中的應用[J].協和醫學雜志,2014,5(1):116-119.
[10]沈娟,崔焱,林征,等.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護理本科畢業生臨床能力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5):395-397.
[11]劉宇,郭桂芳.我國老年護理需求狀況及對老年護理人才培養的思考[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4):5-9.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2.064
C
1009-5519(2016)12-1933-03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院級教育教學研究項目(重醫二院[2005]86號)。
△,E-mail:454269891@qq.com。
(2016-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