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麥 關惠慈 李風光
?
三位一體健康宣教模式在改善產婦對新生兒護理知識掌握程度中的作用
吳小麥關惠慈李風光
目的:探討三位一體健康宣教模式在改善產婦及家屬對新生兒護理知識、態度、行為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3年4~12月在我院分娩產婦10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予以常規方式護理,研究組實施“產婦-丈夫-家屬”三位一體健康教育,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價對比。結果:在產婦及其家庭成員對抱新生兒姿勢、給新生兒更換尿片、新生兒的喂養、新生兒黃疸的觀察、新生兒沐浴及撫觸等的掌握程度評分方面,研究組均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產婦實施“三位一體”的健康教育,有利于產婦及家屬對新生兒日常護理知識的掌握,值得推廣應用。
三位一體;健康宣教;產婦;護理
家屬是產后家庭當中照護新生兒的主要人員,缺乏科學的新生兒護理知識是造成新生兒不適甚至疾病的重要原因[1]。常規護理方式盡管可以實現一定的效果,但難以有效提升產婦及家屬對新生兒的護理技能,不利于新生兒的健康成長[2]。為了提高產婦產后的生活質量,減少新生兒因為護理不當引起的不適或疾病,我院積極開展健康宣教模式即提出進行對“產婦-丈夫-家屬”進行“三位一體”的健康宣教,使照護新生兒的全部人員掌握好科學喂養知識,取得了一定經驗,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4~12月在我院分娩的100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28.98±9.56)歲。平均孕周(39.12±2.12)周。均為足月自然分娩,均為健康單胎。所產新生兒Apgar評分均為8分及以上,無合并有殘疾、心臟病、甲亢等相關嚴重疾病。1000例產婦隨機等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產婦及新生兒在年齡、孕周及新生兒Apgar評分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模式,由責任護士負責對產婦進行相關知識技能的宣教[3]。(2)研究組在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產婦-丈夫-家屬”“三位一體”的健康教育模式,即由10名護士組成一支健康宣教的教師隊伍,每天進行健康宣教課堂,課堂上由1名護士對整個病區的產婦、丈夫及家屬進行新生兒護理知識的健康宣教,產婦的丈夫及其家庭主要成員必須接受一次產婦和家屬一起參加的健康教育課堂,接受集體培訓。同時,在針對產婦實施護理教育的過程中,要求其丈夫和家屬必須在旁邊觀看和學習,責任護士床邊操作示范,引導其掌握相關新生兒護理技能。然后,在責任護士的保護下,由產婦的丈夫和家屬進行實踐操作。責任護士對其操作過程進行評價,及時糾正其不當方式。同時,積極歡迎產婦及其家屬就新生兒護理問題提問,及時予以解答。積極籌辦產婦丈夫及家屬群體的護理心得交流活動,引導大家彼此交換有價值的護理體會,相互學習交流促進技能的提升[4]。
1.3觀察指標(1)護理技能。觀察產婦及其家屬對新生兒的護理技能掌握情況,重點內容為觀察兩組產婦及其家庭成員對抱新生兒姿勢、給新生兒更換尿片、新生兒的喂養、新生兒黃疸的觀察、新生兒沐浴及撫觸等的掌握程度,在出院前有產婦及其家屬進行操作,由??谱o士根據操作情況進行評價。各項操作滿分為10分,>8分為掌握,5~7分為部分掌握,<4分為未掌握。(2)護理滿意度。采用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在產婦出院時開展調查。滿意度主要包括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3個等級。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或t’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兩組產婦對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表1)

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例)
2.2兩組產婦護理技能掌握情況評分比較(表2)

表2 兩組護理技能掌握情況評分比較(分,±s)
注:1)為t值,2)為t’值
現代產科的護理工作特別強調維持健康、健康教育和自我護理的理念[5],產科護理不僅是對產婦的護理,也與新生兒的健康成長密切相關。由于產婦產后的虛弱,新生兒的日常護理很多都是由丈夫及家屬來完成,所以對產婦、丈夫及家屬進行新生兒護理知識的宣教顯得非常重要。護士通過多種方式和方法將新生兒護理知識傳授給產婦及家屬有利于產婦掌握更多新生兒護理方面的知識。有報道認為正常分娩后采用階梯式的健康教育,將護理程序的思路應用于健康教育活動中,以床邊單獨指導為主,輔助集體講座,既起到個體化教育作用,又節省了時間和人力資源,對母嬰健康起到了極大促進作用[6]。江秀敏等[7]為了實施產科群式健康教育模式并對實施效果進行評價,由15名產科護士組成教師團隊,以幾個產婦家庭為一個小組,采用小組式課堂授課、示范操作及床邊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對住院孕產婦及家屬進行母嬰護理知識及技能的培訓,結果表明群組式教育模式有利于幫助孕產婦及家屬獲得母嬰護理的知識及技能,建立健康的行為,促進母嬰健康。廣播、視頻式的集體健康教育有計劃地進行,節省人力,接受教育者不僅僅是產婦,還有產婦的照護者,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率及質量[8]。
產科護理人員是胎兒、母親和家人的維護者,產科護理服務的對象不僅僅是孕產婦本人,而且覆蓋到整個家庭,傳統的健康宣教模式只有孕婦參加,雖然孕婦本人對產后如何科學地護理和喂養新生兒有正確地認識,可孕婦們產后均由他人主要是母親或婆婆照顧新生兒,她們自己的意志不能得到體現,而老人們依然以他們掌握的傳統經驗護理新生兒,在家庭當中帶養孩子的方法不科學,使孩子身體上出現種種不舒適甚至是疾病,造成醫療資源上的浪費。產婦、丈夫及家屬對照護新生兒的意見未達成一致,容易影響產婦產后的情緒,容易出現產后抑郁等心理疾病,不利于家庭的和諧。結果顯示,研究組實施“產婦-丈夫-家屬”三位一體健康教育,完成相應護理后,在產婦及其家庭成員對抱新生兒姿勢、給新生兒更換尿片、新生兒的喂養、新生兒黃疸的觀察、新生兒沐浴及撫觸等的掌握程度評分方面,研究組均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產婦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針對產婦實施“三位一體”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護士的工作效率,同時有效提升產婦及家屬對新生兒日常護理知識的掌握度,對于保障新生兒健康并促進其成長具有積極意義。
[1]林梅寧.產科護理中人文關懷的應用[J].中外醫療,2015(2):136-137,140.
[2]黃秀鳳,梁繼娟,羅安安,等.社區?醫院及家庭“三位一體”教育模式對圍生期母嬰健康的影響[J].廣東醫學院學報,2015,33(4):500-501.
[3]張美芳.產科家庭一體化病房母嬰床旁護理效果研究[J].臨床護理雜志,2013,12(1):16-18.
[4]張萌,王靜波,王慶碧.“三位一體”無縫隙護理服務模式對孕產婦分娩方式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5,14(12):1140-1142.
[5]高濤,杜爽.個性化健康教育在產科VIP病房床旁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1,8(6),134-135.
[6]王慶霞.正常分娩產婦產后階梯健康教育的體會[J].中國醫療前沿,2008,3(22):121-122.
[7]江秀敏,徐玉英,陳起燕.產科群組式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評價[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2):320-322.
[8]盛三妹,楊 燁.廣播及視頻式健康教育在母嬰同室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0):28-29.
(本文編輯劉學英)
529000江門市江門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產科
吳小麥:女,大專,主管護師,護士長
2016-05-06)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8.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