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瑞蓮 張燕紅 宗 薇
?
·護理管理·
江蘇省精神科專科護士培訓基地的建立與實踐成效
錢瑞蓮張燕紅宗薇
目的: 探討江蘇省精神科專科護士基地的籌備和建立在首屆專科護士培訓中的應用。方法:依托江蘇省護理學會精神衛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平臺,開展全省范圍的調研,組織申報江蘇省精神科護理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從成立專門機構組織實施、培養精神科護理人才、注重基地師資的培訓等方面建設培訓基地。圍繞精神科護理專科護士核心能力設置理論和臨床實踐培訓課程,兩者課時比例按1∶2分配,采取7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對選拔出來的專科護士進行為期3個月的培訓和省廳答辯,采用4種方式評價培訓效果。結果:獲批成為江蘇省精神科護理專科護士培訓基地。18位專科護士經培訓后理論知識和臨床綜合能力較培訓前有明顯提高,專科護士對培訓的內容、師資力量、教材以及實踐安排都很滿意,專科護士一致認為拓寬了自己的知識結構,提升了專科護士的核心能力,培訓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客觀化。結論:通過專科護士的培訓,有效利用臨床教學資源,可提高專科護士的綜合能力。
精神科護理;專科護士;培訓效果
專科護士(clinic nurse specialist,CNS)是指在某一特殊或專門護理領域具有較高水平和專長的專家型臨床護士[1]。CNS是在護理專業化進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高級臨床護理工作者[2]。我國專科護士領域的培養主要集中在重癥監護、急診急救、手術護理、糖尿病護理、傷口護理等專科護理。而精神科護理領域面對的是一群特殊的病患群體,更需要專科護士特色的護理。《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提出[3],爭取到2015年在全國建立5個國家級精神護理專業培訓基地,“十二五”期間為全國培養2.5萬名臨床專科護士。為了適應學科的發展需要,帶動區域精神科專科護理水平的發展,我們從2012年開始按照精神科專科護理培訓基地的標準加強建設,并成功培養了首屆江蘇省精神科護理專科護士,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方法報道如下。
首屆共有專科護士18名,其中男4名,女14名。年齡27~39歲,平均(33.44±3.84)歲。專科工作5~19年,平均(10.89±5.34)年。文化程度均為本科職稱:主管護師11名,護士7名。行政職務:護理部主任1名,護士長5名。
2.1培訓基地的前期籌備工作我院是江蘇省護理學會精神衛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依托這個平臺,對全省12個省轄市范圍內的48所醫院,開展了一項關于精神科專科護士培訓需求的專題調研,系統地了解江蘇省精神專科護理隊伍發展的狀況,通過調研,匯總各家醫院建議和建言,形成明確的一致看法:精神科專科護理人才急需建設和培養,需要有專門的培訓基地來組織完成。并撰寫了專門的調研報告上報省衛生廳和護理學會,建言精神科護理專科護士培訓基地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組織申報并獲批成為江蘇省精神科護理專科護士培訓基地。對照江蘇省專科護士培訓基地申報標準,準備申報材料,并參加省廳組織的專家答辯,最終獲批江蘇省精神科護理專科護士培訓基地。
2.2省級培訓基地的建設
2.2.1專門機構組織實施培訓成立專門的專科護士培訓基地領導組織機構,設專門辦公室和兼職人員負責培訓工作的開展。成立精神科護理專科小組,明確工作目標,制訂專科護理發展、人才培養規劃,加強專科護理建設。
2.2.2培養精神科護理人才選送護理骨干參加中華護理學會舉辦的精神科護理專科護士培訓。制定專科護士人才培養五年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并實施,發揮專科護士作用:參與制定和完善工作流程及規范;參與制定專科質量檢查標準;進行護理查房、護理會診;定期組織培訓、專科質量檢查。
2.2.3注重基地師資的培訓我院是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培養數名碩士生導師、教授、副教授,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承辦過五屆江蘇省衛生廳精神科護理進修班,培養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醫院護理部建立臨床實踐教學護士的資格認證和選拔制度,對臨床教學護士進行培訓,考核合格后發放資格證書,有效期2年。
3.1培訓學員申報要求經執業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者;具有國家教育部認定的醫學院校護理專業本科學歷證書;從事精神科專科護理工作滿5年;身體健康,能夠勝任專科護士培訓。
3.2選拔流程通過由培訓基地審核資格的報名者,參加由培訓基地組織的專科理論考核,按照招生人員數量,按照1:1.2的數量劃定面試人員,進入面試階段。通過兩輪考核者,進入基地參加專科護士培訓。
4.1設置培訓目標圍繞精神科護理專科護士核心能力[4]的要求,從臨床專業實踐能力、護患溝通與健康教育能力、護理質控與保障能力、臨床教學與科研能力、領導與管理能力、多元文化護理能力、自我成長等方面設置培養目標,提升和發展專科護士的核心能力。
4.2課程設置注重“能力型”人才的培養,整個課程由三部分組成:即公共基礎課程、專科理論課程和臨床實踐課程。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課時分配比例為1:2。
4.2.1理論課程課程設置以精神科專科護士核心能力作為架構,以快速提高專科護士臨床護理能力,進行為期1個月的理論培訓,共計160個學時。設置了臨床護理、護理管理、教育與咨詢、護理科研、護理人文五大模塊,其中臨床護理側重精神科癥狀學、疾病護理、藥理學、精神科護理理論與技能、精神科突發事件的護理、無抽搐電痙攣治療與護理、心理健康與維護、精神障礙患者社區護理;護理管理側重質量控制的思路培養、各種質量管理工具的使用;教育與咨詢側重病患健康教育和信息咨詢;護理科研側重個案護理、護理科研項目的申報和標書撰寫、數據處理和分析、論文撰寫;護理人文以精神科服務理念、人文關懷、精神科相關法律與倫理學內容為重點。授課老師選擇從事護理管理、護理教育、臨床護理、醫療領域的35名專家,其中護理專家占68.6%,醫療專家占31.4%;專家中高級職稱占85%,中級職稱占15%。
4.2.2臨床實踐課程技能核心課程設置為期2個月,共9周。臨床實踐選擇3家實習基地完成,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實習7周、江蘇省鎮江市精神衛生中心實習1周,江蘇省蘇州廣濟醫院實習1周。3家醫院的臨床實踐教學各有側重,臨床實踐主要內容有癥狀評估與病情觀察、危急癥的處理、患者組織管理與安全管理、心理護理技能、患者健康教育、護理查房、護理會診、疑難病例討論演示與實踐;精神科康復護理及社區護理。將培訓內容分為觀摩和學員實踐,側重于培養學員學習主動性,重視支持與引導。
4.3運用形式多樣教學方法完成培訓基地在理論教學及臨床實踐的培訓中,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采用“指導─接受”;“自學─輔導”;“示范─模仿”等模式相結合,遵循系統性原則,提供個性化教學環境,擴大教學信息交流的范圍。培訓老師講授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結合演示法:以直接感知為主。小組討論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員以小組為單位,圍繞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獲得知識、鞏固知識。案例教學法[5]:讓學員從被動的理論接收者轉變為主動的實踐創造者。標準化患者[6]的運用,提高專科護士臨床評估能力。PBL教學法[7]: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參觀教學法:組織學員到社區、康復中心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拓寬了眼界和思路,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微格教學的運用,提高專科護士的教學技能。反思日記[8]的運用提升專科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4.4組織考評嚴謹專科護士考核評價方法采用培訓基地的考核結果,占30%。基地考核通過后參加省廳組織的答辯,包括個案護理、護理科研項目開題、護理專業拓展3個方面,占70%。
4.5評價指標
4.5.1理論和臨床實踐考試成績培訓前后,基地對專科護士分別進行理論考核和臨床實踐及教學能力考核,滿分100分。
4.5.2病患集體健康教育能力采用病患集體健康教育演講比賽,分別評出一二三等獎。
4.5.3發放滿意度調查表,測評學員對培訓基地的滿意度。
4.5.4檔案袋評價法學員對自己的作業進行評價及反思,書寫反思日記;分小組討論完成各項作業,由基地負責人評分。4.6統計學處理采用PEMS 3.2統計學軟件,專科護士培訓前后考核成績比較采用自身配對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5.1專科護士培訓前后考試成績比較(表1)

表1 專科護士培訓前后考試成績比較(分,±s)
5.2護理集體健康教育演講比賽,分別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5.3培訓后反饋學員們對基地的理論教學計劃安排很滿意14人(77.78%)、滿意4人(22.22%);教材編寫很滿意16人(88.89%)、滿意2人(11.11%);授課老師的教學方法和內容很滿意15人(83.33%)、滿意3人(16.67%);臨床實踐教學安排很滿意15人(83.33%),滿意3人(16.67%);對授課老師的綜合評分均分為98.28分;學員們普遍反映在臨床實踐、健康教育、理論水平、科研、語言表達、多媒體制作和寫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6.1專科護士培訓的模式有助于護士臨床實踐能力的提升經過3個月系統的培訓,專科護士的專業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后,善于發現問題,并能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為患者解決問題。在業務學習、護理查房、護理會診、護士培訓、護理科研等方面充分發揮作用;在護理團隊建設方面也有了創新與突破。
6.2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開辟了快速、高質量護理人才培養的途徑專科護士培訓是促進護理專業化發展,提高護理質量的捷徑。理論聯系實際的培訓,并運用多種形式的培訓方法[9],根據學員和老師的特點,結合培訓基地自身定位和資源配置,合理選擇一種方法或幾種方法的組合,達到基地對專科護士的培訓目標,激發學員對專業和學習的熱愛。培訓以臨床為基礎,一方面為臨床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是臨床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主要反映在護士通過細微觀察、深入思考、認真總結、進行反復的實踐并達到理論或技術上的創新,這是臨床實踐能力的深層體現,也是促進個人成長和業務水平的提高。
江蘇省精神專科護士培訓基地的建立為我省的精神衛生機構迎來挑戰機遇,將基地建成全國專科護士培訓的平臺,既能提高精神科護士的水平,又能提高我院自身培訓水平,也必將帶動整個江蘇省區域精神科護理水平的發展。但由于我們是首屆培訓專科護士,培訓人數尚少,長期效果還沒有辦法評價,可能還需要跟蹤專科護士的發展和使用。在今后培訓中更加注重這些,希望培養出滿足未來崗位職責要求并適合護理發展需要的新型的精神科專科護理人才。
[1]Morris SM,Thomas C.The need to know:informal carersand information[J].Eur J Cancer,2012,11(3):184-186.
[2]齊小秋,孔靈芝,張立,等.精神衛生政策研究匯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3-4.
[3]衛生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C].衛醫發〔2011〕96號.
[4]崔英.精神科專科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11):26-29.
[5]張燕紅,錢瑞蓮,徐國彬,等.案例分析法在精神專科護士護理知識培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5):30-31.
[6]申文武,黃亞林,寇曉敏.護士標準化患者在精神專科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華西醫學,2012,27(2):292-293.
[7]劉軍,師小琴,何勇,等.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內科學PBL教學模式介紹及借鑒[J].醫學與哲學,2013,34(6):85-86.
[8]蔡韻.反思日記研究綜述[J].教師教育,2013(30):73.
[9]孫燕,邱文娟,張偉英.專科護士培訓中理論教學方法的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4):320-322.
(本文編輯崔蘭英)
210029南京市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院
錢瑞蓮:女,本科,主任護師,護理部主任
張燕紅,女,本科,主任護師,護士長
2015-05-25)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8.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