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薇 (合肥工業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9)
學生宿舍居住空間設計研究
魏薇(合肥工業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09)
從我國學生宿舍建設的實際情況出發,總結了學生宿舍居住空間的基本功能組成,對宿舍居室、衛生間、陽臺的多種布置方式進行了探討。
學生宿舍;空間;功能;設計
在我國,傳統的學生宿舍建設標準比較低,學生宿舍的居住空間多年來有個傳統的名稱—“寢室”,顧名思義“是一間用來睡覺的房間”。隨著社會物質生活的進步,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更加重視居住環境的精神價值,學生宿舍的基本功能也有了很大的擴展,它不僅僅是為學生提供棲息之所,或是一個生活用房,居住空間已經由單一的“寢室”功能朝著綜合多元化的功能發展。
學生宿舍的基本功能國外歸納為4個“S”。即:睡眠(Sleep)、學習(Study)、貯藏(Store for be longs)、社交(Social relation)。宿舍的居住空間作為學生生活環境最穩定、最長期的生活空間,經過近些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由居室、衛生間、晾曬空間組成的基本居住空間,很好地滿足了4個“S”的功能要求。
作為一種集體宿舍的學生宿舍,居室單位面積居住人數較多、居住密度較大是其較突出的特點。上世紀,我國學生宿舍建設標準較低,一間20m2左右的居室往往要住6~8人,人均居住面積只有3m2。環境擁擠,干擾性大,學生的個人私密性、領域性的要求得不到滿足。要使這些弊病得以改善,減少單間居住人數是必要的。目前我國學生宿舍較多地采用了“421”的標準進行,既本科生4人間,碩士生2人間,博士生1人間。
根據調查大學生們比較喜歡4人間的居室,4人間基本上可以滿足學生居住舒適、學習安靜、有利于交往的要求。為了滿足服務人數和基本使用功能的要求,4人間的居室設計多采用雙層鋪的形式,將居室分隔為睡眠和學習兩部分,并適當設置一些儲藏空間。根據睡眠和學習兩部分具體布置分為縱向分隔、橫向分隔和上下分隔3種形式。
(圖1a)縱向分隔上下鋪位,單間宿舍課桌各自一字排開,功能明確,互不干涉,可以節約一部分面寬,但室內空間缺乏中心感,像是臥鋪車廂,學生各自面壁而息,不利于交往。
(圖1bcd)橫向分隔上下鋪位,課桌平行排列,兩兩相對,布置在上下鋪的一側或兩側。房間空間的分布比較合理,當朋友來的時候可以坐在下鋪,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可以兩三人相對而坐,也可以四五人呈環狀交談,這種親切感,拉近了交往者之間的距離。如有學生聚會可將桌子移到中間,形成交往中心
(圖1e)上下分隔的空間劃分(上為睡臥空間,下為學習、儲存、交往活動空間,不安排床鋪)增加了上鋪的私密性,但同時也產生了下部空間缺乏足夠交友坐處的問題。許多宿舍家具制造商也為這種布置方式提供了多種定型產品。

圖1 四人間宿舍室內布置方式
以上是4人間的布置方法,根據在某高校的實際問卷調查,e型布置方式被大多數學生所喜愛,占總人數的60%,其次比較受歡迎的是d型布置方式,占總人數的18%,這兩種布置方式個人的領域感較強,由此可見在宿舍居室設計中個人空間的設計非常重要。
6人間布置方式與4人間類似,另有一種形式是一邊布置上下鋪,一邊采用上下分隔的空間劃分,上為床鋪,下為6人的學習空間,這種布置方式交節約建筑面積,每個人的學習空間相對擁擠。
2人間的布置一般不使用上下鋪,較多采用前兩種的布置方式。條件允許的也可以根據個人愛好,靈活布置,創造個性化的居住空間。
傳統學生宿舍一般都采用公共衛生間,由3部分組成:盥洗室、衛生間,條件好的設有浴室,由管理人員統一清掃。這種設計的缺點是交叉使用人數多,衛生條件差,不方便,但使用協調性較好,人均占有的衛生設備少。公共衛生間的發展方向是適當減少共用盥洗衛生間人數,做好衛生清潔工作,如長走廊式宿舍中分區設置衛生間,單元式宿舍每層共用的衛生間。
目前我國新建的學生宿舍采用獨立衛生間的較多,衛生間內一般設有洗臉池、廁位、淋浴噴頭,與公共衛生間相比使用人數減少了,較方便,衛生條件有所改善,但使用協調性較差,衛生設備的人均占有量大,因為需要學生自己打掃,衛生狀況往往不盡如人意。另外,公共衛生間一般不考慮洗漱用品的擺放,而合理地擺放日常洗漱用品是獨立衛生間設計的內容之一,也是常常被忽視的。
總的來說,采用獨立衛生間是提高學生居住水平的一個趨勢。目前,也有很多設計就獨立衛生間使用上的不足進行了改善。
對衛生間各使用部分進行空間劃分。普通的獨立衛生間洗臉池、廁位、淋浴噴頭在一個大空間內,衛生間只能一人使用,將衛生器具隔間設置(圖2),可使多人同時使用不同衛生器具,減少等候時間。

圖2 衛生間的空間劃分
兩室公用衛生間。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單間使用人數較少,兩室合用衛生間可以提高衛生設備的利用率。另一種是單間使用人數較多,兩個相鄰居室的衛生間可以互通,在不增加衛生器具的情況下,提高了使用的協調性,也增加了兩個居室學生的交往(圖3)。

圖3 兩室公用衛生間
增加公用盥洗衛生間。在每間獨用衛生間的同時增設少量公用盥洗衛生間,這么做增強了衛生間使用的可調節性,也為非本宿舍的人使用衛生間提供了方便。
改變獨立衛生間的位置。內廊式宿舍將衛生間靠外墻布置,這種方式可以改善衛生間的采光、通風狀況,豐富建筑立面造型,但會對居室的通風、采光有影響。
半公共盥洗衛生間。如南通外國語學校學生公寓的衛生間設計(圖4),宿舍和衛生間分別位于走廊的兩側,衛生間間隔設置,每兩間宿舍共用一個衛生間作為基本空間單元,走廊通過衛生間之間的間隔而獲得采光。衛生間與臥室的分離使得衛生間有了半公共的屬性,有利于使用的合理分配,同時也便于清洗打掃,保護各自的衛生整潔。

圖4 南通外國語學校學生公寓
學生日常生活中洗衣曬被免不了,晾曬空間在高校學生宿舍設計中也是必須考慮的。傳統學生宿舍一般只是在宿舍窗外和走廊內安裝曬衣架,晴天晾在窗外,雨天就掛在走廊里。風大的時候,衣服可能會被刮跑,或是因為樓上的濕衣服滴濕了下面的衣或被而引起爭端。下雨天衣服掛在走廊里,地下會濕成一片,影響交通,也不美觀。如果將衣服、被子晾在樓前屋后,不僅占用了本就不寬裕的室外空間,影響宿舍區整體環境,而且使用不方便也不安全。
因此,現在的學生宿舍設計陽臺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僅是晾曬的要求,也是學生們半室外活動的場所。近年來,新建的宿舍對陽臺的設計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陽臺的布置方法也是多種多樣。
與臥室相鄰通過臥室進入陽臺。大部分的單間宿舍都采用這種方式,使用陽臺必須要穿過臥室,并且陽臺對臥室的光線有所遮擋。
與學習室相鄰通過學習室進入陽臺(圖5)。一般通過學習室來組織各部分使用空間的單元式宿舍會采用這種方式,這種方式可以消除對臥室的影響,但對學習室的采光有遮擋,而且人來人往不利于保持學習室的安靜。

圖5 陽臺與盥洗室相鄰
與起居室相鄰通過起居室進入陽臺。在國外單元式宿舍一般都獨立設置起居室,陽臺與起居室相鄰既可以滿足生活的需要,又可以滿足休閑的需要。
陽臺與單元衛生間、公共盥洗室、洗衣房相鄰(圖5)。這種方式比較符合洗衣、晾曬的流程,而且對其它空間沒有影響。
兩室共用陽臺(圖6)。將兩室較小的陽臺合并,相對擴大了陽臺,又有利于學生間的交往。

圖6 兩室共用陽臺
晾曬空間不僅僅是陽臺,利用建筑屋頂也是很好的方式。屋頂面積較大,陽光充足,而且是一處很好的活動場所,只是低層的學生使用起來不太方便。如臺灣花蓮師范學院學生宿舍雅風樓屋頂為露天曬衣場,并依照業主的要求局部設置了透光曬衣棚。
學生宿舍的居住空間是學生在校期間的“家”,在建筑設計中既有很強的功能性要求,又要符合學生身心健康的需要。好的居住空間能夠增加學生的認同感和歸宿感,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交往有著積極地作用。
[1]張雷.學生宿舍的類型與形式初探[J].世界建筑,2003(10).
[2]高冀生.我國高校學生宿舍設計探析[J].南方建筑,1991(2).
[3]李孝美.國外大學生宿舍設計[J].世界建筑,1986(1).
[4]許平平建筑師事務所,中華顧問工程司.花蓮師范學院學生宿舍雅風樓[J].臺灣建筑,1998(6).
[5]萬展志,段鑫.復合多功能的學生宿舍設計初探[J].華中建筑,2015(8).
TU241.3
A
1007-7359(2016)04-0014-03
10.16330/j.cnki.1007-7359.2016.04.005
魏薇(1973-),女,安徽蕪湖人,畢業于合肥工業大學,碩士;高級工程師,國家注冊一級建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