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將 (銅陵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安徽 銅陵 244000)
某住宅小區地庫框架梁裂縫加固技術
曹將(銅陵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安徽銅陵244000)
文章通過一則工程實例,針對框架梁端部典型的剪切破壞裂縫,介紹了一種實用的結構加固補強技術,具有一定的針對性。
框架梁;剪切破壞;裂縫;灌膠粘鋼。
某住宅小區設置單層地下車庫,總建筑面積約為10600m2,其上部坐落為6棟多層住宅。該項目于2012年3月竣工并交付使用。2015年6月,發現該地下室頂在J-H/8及J-H/9線兩處框架梁在其同一方向的端部出現從支座下方處斜向上45°疑似通透裂縫。受業主單位委托,我們對該框架梁進行了加固技術處理。
經現場剝離框架梁局部的表層裝飾膩子和松散粉刷層并經過表面初步處理后,首先采用DJCK-2型裂縫寬度儀和DJCS-05型裂縫測深儀測得平均最大縫寬約3.7mm,最大縫深約為12mm。
然后,我們采用了回彈法對梁的混凝土強度進行了檢測(見表1),同時利用一體式鋼筋掃描儀對構件實體的鋼筋保護層和鋼筋間距進行了檢測,以初步探明配筋情況(見表2)。

回彈法混領土強度檢測結果 表1

鋼筋保護層厚度、間距檢測結果 表2
根據表1、2的檢測結果和裂縫形狀、部位可以初步判定,該兩榀框架梁梁端因抗剪箍筋在施工時配置不足或未設置,導致了受剪承載力不足而引起的梁端剪切破壞。同時,因為施工時保護層厚度不足而造成許多箍筋銹跡斑斑、透底。據此我們提出了以下的加固技術處理方法。
在不影響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本著“安全、經濟、適用”的原則,根據《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13),我們采用的加固處理方案為:對J-H/8、J-H/9線部分的框架梁和所有地下室梁板外露箍筋增加保護層;梁端主要采用灌膠粘鋼方式,解決抗剪承載力不足的問題,如圖所示。


詳圖①
材質要求:其中,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C40(比原設計強度提高一級),外包鋼的型鋼及鋼板材質采用Q235B,鋼筋主要采用HRB400。采用手工焊時,對HRB400鋼筋,焊條可采用E55XX系列焊條,HRB335鋼筋,焊條可采用E50XX系列焊條,化學錨栓螺桿采用Q345鋼制成,化學錨栓采用A級植筋膠植入,化學錨栓膠產品應滿足焊接性能、抗震性能要求。
采用灌膠粘鋼方式加固時的注意要點:首先應鑿除構件表面的粉刷層或裝飾層至混凝土基層,對混凝土的缺陷部位應按照要求進行相應的修復處理,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油污、浮漿。對不平整部位應進行打磨修復處理至堅實基層,清除表面粉塵并清洗干凈。鋼板安裝前應進行除銹處理,型鋼與鋼板的接頭部位安裝時焊接質量應符合要求,鋼板與混凝土基層間的接觸面縫隙(1mm~3mm)合理。灌膠前基層面應清洗干凈無積水,膠嘴的布置和灌膠順序應能保證封縫可靠,膠縫密實度在錨固區不小于90%,非錨固區不小于70%的要求,膠縫固化期間防止擾動。
經過加固處理后,通過近一年多時間的觀察,使用情況一直良好,可以滿足正常使用要求,且未發現不良缺陷,收到了一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GB50367-2013,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S].
[2]GB50017-2014,鋼結構設計規范[S].
[3]王全鳳,等.結構加固設計及實用計算[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4]GB50023-2009,建筑抗震加固鑒定標準[S].
[5]13G311-1,混凝土結構加固構造[S].
[6]07SG111-1,建筑結構加固施工圖設計表示方法[S].
TU746.3
B
1007-7359(2016)04-0103-02
10.16330/j.cnki.1007-7359.2016.04.040
曹將(1975-),女,安徽銅陵人,畢業于安徽建筑大學,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