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華
摘要:闡述了輪式拖拉機容易出現的種種故障,分析了產生故障的原因,提出了防止故障的解決辦法。主要目的是讓更多的輪式拖拉機養機戶或農機服務主體機構,如農機合作社等平時多多關注此類現象,時刻做好防范,使機車少出故障,充分發揮有效功率,為農業生產服務多多提高作業量。
關鍵詞:輪式拖拉機;故障;防止方法
中圖分類號:S21907 文獻標識碼:Adoi:10.14031/j.cnki.njwx.2016.10.019
拖拉機作為一種農業機械,在我國的北方尤其是東北地區是很少在冬季使用的。與此相反,除了冬季以外,春、夏、秋使用較多,尤其夏季使用最多。由于冬季漫長寒冷、農事少,冬季有很長的時間屬于農閑時期,加之天寒地凍,道路結冰,行車不便。出于安全考慮,一般沒有特殊情況,輪式拖拉機是不會外出作業的。而冬天拖拉機作業只能是進行運輸作業,所以一年四季大部分時間除了冬天以外,輪式拖拉機是比較繁忙的,在春、夏、秋時節進行著各種各樣的農田作業或運輸作業。正因為如此,使輪式拖拉機在夏季作業時增加了出現種種故障的幾率。然而,使用者為了不甘心自己的機械設備因為出現了各種故障耽誤農活,延誤農時,常常又要針對分析找出的故障再進行有針對性地解決或排除。為了解除廣大農機使用者的后顧之憂,使他們的切身利益不受損害,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實際經驗,總結了輪式拖拉機的種種故障現象并進行分析,同時提出了防止方法。
1 故障現象與原因分析
(1)涼車能啟動,熱車啟動不著。在實際生活中有這樣一臺輪式拖拉機,冷車啟動時發動機很容易就著火了,但當發動機工作一段時間以后,待水溫表顯示的數字為70~80 ℃時,則這一數字卻被定格在了水溫表之上,發動機突然熄火了,這迫使駕駛員再次進行了啟動。然而,這次卻怎么也啟動不著火了,非得等到發動機涼了以后才能啟動著火。不但讓駕駛員心急如焚,而且浪費了黃金作業時間,既耽誤作業,又損失了收入。分析這臺車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故障,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供油時間過早造成的。因為混合氣的燃點與溫度有直接關系,拖拉機溫度高,混合氣容易燃燒,這樣噴油時間過早就造成了熱車壓縮沖程比涼車壓縮沖程的氣體壓力大。而發動機在四個工作沖程中,只有作功沖程對外作功,其余三個沖程是靠飛輪在作功沖程中所儲存的能量來完成的,故壓縮沖程的氣體壓力阻礙曲軸的旋轉力,再加上啟動時起動機傳給曲軸的旋轉力,故使壓縮沖程的氣體壓力過大,嚴重影響了曲軸啟動轉速,這樣就造成了噴油時間過早,熱啟動不著火的情景。而冷車壓縮沖程氣體壓力小,對曲軸轉速影響不大,故涼車能啟動。
(2)怠速時轉速不穩,忽高忽低很明顯。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噴油器的噴油壓力太低引起的,拖拉機的噴油壓力低于標準壓力2 MPa時,則開始出現游車現象,當噴油壓力低于7 MPa時,拖拉機明顯沒勁、冒黑煙,在其他狀態相同的情況下,噴油壓力每降低2 MPa,功率就下降1kW,耗油率則升高10%。而對于其它狀態良好的新車,其噴油壓力低于7 MPa 時,它的功率只能發出標定功率的2/3。
(3)噴油器嘴燒死。這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一般的農用輪式拖拉機駕駛員幾乎都有這種經歷,特別對于那些駕齡不是很長,經驗和知識不夠全面的操作人員較為多見。造成此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當發動機工作時,盡管針閥與針閥體的配合間隙很小,但由于噴油壓力很高,避免不了有少量的柴油通過針閥與針閥體、針閥體與噴油器體之間的空隙漏入頂桿上部,這部分柴油如不經回油管排出,將越積越多,產生一定的壓力,在頂桿上部形成了高壓腔作用在針閥上,相應地增加了調壓彈簧的壓力。當噴油器噴油開始時,針閥推動頂桿后移,頂桿上部空間縮小,內部油壓升高,高壓柴油便進入噴油器體與針閥體、針閥體與針閥之間的空隙流入噴油器的環形空間。當噴油器噴油結束時,來自頂桿上部的高壓柴油仍流入環形油腔,繼續迫使針閥開啟,相應增加了針閥的開啟時間。由于此時經噴油泵泵上來的柴油將全部經針閥噴入燃燒室,延續了噴油時間,在燃燒時的高溫高壓氣體作用下,導致針閥處的柴油噴出就被高溫高壓氣體燒成積碳,最后導致燒死。
(4)制動時沒有回聲,不易制動。輪式拖拉機一般安裝氣剎裝置,但是當制動時抬起制動踏板后卻聽不到回氣聲,并且不能解除制動,只有行駛一段距離后或者拔下剎車膠管才能解除制動。產生上述故障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剎車膠管與剎車閥通向制動器室空心鐵管相連部位,因多次拆裝剎車膠管,內壁的膠層和織物層破損,堵住了壓縮空氣的通道。在剎車時氣壓較高,壓縮空氣能順利地進入制動氣室,使拖拉機制動。但抬起制動踏板時,制動氣室里的壓縮空氣不能通過賭塞的剎車膠管,就出現了前述的故障。
(5)油底殼進水,機油油面增高。當每天進行機油尺檢查時,總能發現油尺上有泡沫或水珠,甚至有灰黃色的乳狀物呈現,當發動機熄火停機后過一刻鐘后,擰出油底殼放油螺塞時發現有水流流出,說明油底殼進水很嚴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水堵頭漏水。氣缸蓋水堵頭座孔與水堵頭外圈配合不當,或因水堵頭腐蝕而失效,或壓裝水堵頭時水堵頭外圓膨脹量太小,使水堵頭被水沖出后大量漏水;有的在水堵頭與氣缸蓋水堵頭座孔處局部輕微漏水。
二是阻水圈漏水。有可能是因為阻水圈長期使用老化失效或發動機水套缺水運行將其燒壞等原因引起的。
三是氣缸墊漏水。氣缸墊如被沖壞,可引起漏水。另外,由于氣缸蓋加工時基準面不對或因鑄件質量差,使機體水道孔與缸蓋水道孔位移較大。
四是缸蓋螺栓孔漏水較大。這有可能是缸蓋螺栓孔擰入機體螺栓孔中的部分太長,螺栓孔底部被頂裂,導致缸蓋螺栓孔漏水。
五是其它部位漏水。機體靠缸蓋端的水、油之間的隔板有砂眼或機體阻水圈支撐環面處有縮孔,或機體阻水圈支撐環面孔與曲軸箱處的連接隔板處有砂眼,或氣缸蓋進、排氣門座之間有裂紋,氣缸蓋水道與進、排氣門口處有砂眼,或氣缸套破裂等都會引起漏水。
(6)曲軸室通氣孔被堵塞。我們在長期與農村農民的接觸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故障現象。有一臺輪式拖拉機,其發動機著火以后,發現氣門罩蓋緊固螺絲和減壓軸處往外竄機油。經檢查,發現是曲軸室通氣孔被皮墊堵死。當拆掉膠皮墊后,向外竄機油的現象立即消失。原來這是駕駛員怕壞人從通氣孔處向里面扔沙子之類的東西損壞發動機,而自己故意將曲軸室通氣孔堵死的。此駕駛員不知道曲軸室通氣孔是用來將曲軸室內產生的空氣排放出去,使機油能更好地潤滑各個部位的摩擦表面。曲軸室通氣孔被堵塞以后,曲軸室內產生的空氣排不出去,空氣被迫從氣門推桿孔竄入氣缸蓋上部,使氣缸蓋上部的機油不能及時回到油底殼內。發動機繼續運轉,氣缸上部的機油增多,氣壓增高,機油便順著氣門罩蓋的所有縫隙向外面竄,如不及時發現,還極其容易引發產生燒瓦抱軸的可怕事故。
2 防止方法
(1)調整噴油提前角。根據機械常識,供油提前角總要大于噴油提前角。因此在調整噴油提前角時,必須首先調整供油提前角,通過調整噴油泵墊片厚度來調整供油時間,即對噴油提前角進行粗調,然后再通過調整噴油壓力對噴油提前角進行微調,從而獲得較正確的噴油提前角。
(2)調整噴油壓力。首先要優化調整噴油壓力,調整時必須進行密封性檢查,注意各個接頭處和部件不得有滲漏現象。
(3)修復燒壞的噴油器。如果燒損情況較輕,零件還有可利用的價值,則可用牙膏對受損的零件進行研磨。但一般情況下,如果及時發現噴油器燒壞,大多數還是能夠修復的。在進行修復時,切忌用鐵器亂打亂鑿,或用手鉗強制性拔針閥。最好是將燒壞的噴油器放入機油中加熱至150 ℃左右,取出后用鐵鉗墊以布片夾住針閥尾部,再用方鉗墊以布片夾住針閥體進行轉動,將油針慢慢地從噴油器內拔出。拔出噴油器的針閥后,要認真仔細地清除積碳,再涂上機油進行研磨,直到針閥能夠自由轉動、上下移動自如為止。另外,為了防止此故障的產生,平時一定要注意保證加入油箱的燃油的清潔度,并要定期清洗柴油箱和柴油濾清器,以防止噴油器積碳燒壞針閥體。
(4)修復受損的剎車膠管。修復剎車膠管很簡單,即把內壁破損的膠管剪去一段,然后重新裝復試車及排除此故障。
(5)防止油底殼漏水。解決辦法主要是:
①修補水堵頭。用手錘輕輕敲打水堵頭中部,使其膨緊,如果仍然漏水,應該更換新的水堵頭。更換時可在水堵頭與其座孔的配合面上涂上一些油漆,以提高其密封性。若無新的水堵頭時,將損壞的水堵頭取下,用一根直徑與氣缸蓋水堵頭座孔直徑相同的圓鋼,用鋸截取4~5 mm厚度的圓片來替代水堵頭。壓裝時要根據松緊程度,適當用幾層(至少用一層)塑料薄膜包住圓片鑲入氣缸蓋的座孔內,水堵頭漏水的問題即可解決。但壓裝前應該注意清除水堵頭座孔內的污垢,以保證水堵頭壓裝后有可靠的密封性。
②更換新的阻水圈。阻水圈必須一次性使用,發現壞了的時候不能將就使用,要及時更換。
③更換氣缸墊。發現氣缸墊損壞時要及時進行更換,以防出現更大故障。
④膠堵機體螺栓孔底部裂紋。在機體螺紋部位和螺栓絲扣上涂抹一些快干油漆,或堵漏密封膠后,再將缸蓋螺栓擰入機體螺栓孔中,漏水故障即被排除。
⑤對于其它部位的漏水,經檢查后發現其中任意一個原因引起的漏水都應進行修補或更換新的零部件。
(6)駕駛員要掌握有關的農機技術知識。具備全面的農機知識,則不致出現像人為堵死曲軸室通氣孔的現象。相反,缺乏必要的農機知識,不會相關的保養,會導致不必要的損失。另外,駕駛員還要切實愛護自己的機車,保護和看管好機車,以嚴防真的有壞人或小孩向曲軸室通氣孔內扔沙子、石子之類的東西而損壞機體,確保機體不受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