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富榮
摘要:農機深松整地技術指的是依賴拖拉機的牽引(懸掛)深松機具對土壤實施全方位或行間深層耕作的一種機械化技術,而農機管理部門應怎樣落實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應用推廣工作,充分發揮農業生產中新型農機技術的貢獻作用是首要任務。下面基于農機深松整地技術應用推廣的重要性,對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應用推廣選擇及措施進行探析,旨在為進一步加強該技術的應用推廣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機;深松整地技術;應用推廣;選擇;措施
中圖分類號:S233 文獻標識碼:Adoi:10.14031/j.cnki.njwx.2016.10.061
對現代農業生產而言,農機深松整地是一項關鍵性技術措施,它是在無法全面灌溉的情況下解決旱作農業區生產瓶頸問題的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不但能有效提高農機具作業效率,還能降低成本,推動農業有序發展,在提高糧食質量、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有積極影響。鑒于此,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應用推廣是一項重要課題,值得深入探析和實踐。
1 推廣的重要性
深松與一般的耕翻不同,應用農機深松整地時需將各個技術環節統籌起來,尤其是在保護性耕作地塊更要結合多樣性的耕作制度與土壤類型實施可行性試驗,從而形成獨具區域特色的深松整地技術模式[1]。由于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相對較差,尤其是一些地勢較高、干旱缺水的地區,加上農機配套動力的缺乏,導致農民們在整地時只能使用一些中小型機械,平均耕作深度較淺,通常為12~15 cm,不僅增加了犁底層厚度,土壤的水肥保持力也會降低,進而發生土壤干旱逐漸加劇的惡性循環現象。該耕作方式還造成農作物生長空間狹小,根系生長空間不充足,無法有效吸收土壤養分,導致農作物的抗旱、抗風、抗病能力較弱,生長不良,嚴重影響糧食的高產,農民收入也大大減少。因此,加強應用并大力推廣農機深松整地技術至關重要,且迫在眉睫。
2 推廣選擇
2.1 深松的深度
農機深松整地技術能加深耕層,在選擇深度時要按照土壤的類型、深松的目的做到因地制宜,宜淺則淺、宜深則深。如果以犁底層的打破以及蓄水保墑能力的增強為目的,就可在深松作業之前測定,按照犁底層狀況選擇深松的深度,通常為25~35 cm;如果地塊的犁底層較厚、土壤比阻較大,應選擇普通聯合整地機實施深松整地作業,通過有機結合深松機具的深松鏟、淺松鏟實施復式深松,分層打破犁底層,保持耕層土壤的松緊度適宜,創造合理耕層。不管土壤的類型如何,第一次深松的深度至少應將犁底層打破,但深度不能太大,之后可按照土壤耕層分布狀況逐步加深。
2.2 深松的時間
應用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目的主要是蓄納較多雨水,所以通常是在雨季之前實施深松整地作業。一是9月下旬至12月上旬,即在秋季整地之前或收獲之后通過深松整地來接納秋冬兩季的雨水、雪水,提高土壤抵御春寒的有效性;二是3月上旬至6月上旬,即在春季播種之前或夏季收獲作物之后通過深松整地充分接納夏季的雨水,預防土壤表面形成徑流,實現排澇或抗旱的目的。在深松整地時還要科學制定時間,一年兩作區通常是在收獲小麥之后硬茬直播玉米,夏種的氣溫較高,深松土壤易導致跑墑,而玉米主根系主要在30 cm左右的土層分布,如果秋季刮大風或有強對流天氣就極易倒伏,所以不宜在夏季深松整地。同時,深松整地時要重視適應輪作制度,建議將秋季深松作為輪作地,無風險、效果好。
2.3 深松的間距
農機深松整地要求保持耕深的一致性,各行深度的誤差約±2 cm,且行距要一致。全面深松地塊的行距通常為35 cm,局部深松則要按照深度、深松整地之后的作物類型來合理選擇深度。如果在深松整地之后要播種寬行作物,包括玉米等,那么深松的間距、行距要保持一致;如果深松整地之后要播種窄行作物,包括小麥等,那么要保持10 cm土壤全部松動,可按照深度確定農機深松鏟的間距。普通鑿式深松機的深度為30 cm,只有將深松鏟單體間距縮小到40 cm,才能達到全面松動表層10 cm土壤的目的[2]。因此,在應用農機深松整地技術時要有機結合深松目的、土壤類型、深松機具、耕作制度等因素,基于試驗數據確定合理的深松間距。
2.4 深松的方式
深松整地的方式大致包括局部深松、全面深松兩種,局部深松是應用雙翼鏟、鑿型鏟實施松土、不松土相間隔的局部深松整地,目的在于創造出虛實同在的耕層結構,實部提墑、虛部蓄水,應用推廣的范圍較廣;全面深松是應用深松犁進行全面松土,在農田基本建設中適用,能對耕層較淺的土壤進行改造,深松深度一般為25~30 cm。在具體選擇深松方式時要考慮區域差異,達到深松效果的最佳。
2.5 深松的要點
一是深松整地的土壤墑情需要。農機深松整地技術對土壤墑情提出嚴格的要求,土壤含水量過小、過大都會導致作業質量差,出現大的土塊、泥條、深松溝等,且作業阻力也很大。土質不同,深松的適宜墑情就不同,通常要求土壤的含水率保持在15%~22%[3]。如果天氣干旱可選擇造墑。二是深松整地的作業周期。深松整地間隔年限與土壤質地、耕作制度等息息相關,所以各地區深松整地間隔年限的標準并不統一。如果是一年兩作,那么年內農機進地次數較多,土壤壓實大,深松的周期間隔可短一些。
3 推廣措施
3.1 落實機具配套改制工作
全面落實深松整地機具試驗選型配套與改制工作能為順利實施深松整地項目提供保障。因此,農機管理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多次試驗、綜合評價、仔細篩選,合理確定深松機、深松播種機、大型拖拉機等主要的應用推廣機型。同時還應采取機具檢修、走訪農機手、生產技術跟蹤服務等措施總結深松機具的不足與改進建議,能在當地改進的要就地解決,避免耽誤農忙;當地無法解決的要及時向生產廠家反饋,逐漸提高機具性能。一是深松鏟尖的耐磨性較差,大約作業300畝就要更換,不僅會耽誤農時、影響作業效率,還會降低農機手的收入,增加其負擔,應嘗試將高鉻合金焊條焊接在鏟尖上,增強耐磨性;二是在深松鏟上焊接汽車工字板(錳鋼)取代原有鏟尖,并將原本150 mm長的鏟尖增加到210 mm,在增強鏟尖耐磨性的同時促使鏟尖與土壤形成一個角度,減少作業阻力,降低拖拉機的動力要求,節省燃油等。這些配套改制措施都能有效提高深松機具的適應性,為順利應用推廣農機深松整地技術提供強大的助力。
3.2 提高農民的技術認可度
一項農機技術的應用推廣要依賴廣大農民的技術認可度,這就需要農機管理部門做好宣傳培訓工作,提高農民認識和接受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水平[4]。一是利用電視、網絡等媒介進行宣傳,它不僅傳播范圍廣,且不受地點、時間等的限制;二是利用村務公開欄、報紙、圖書等媒介進行宣傳,它能持久顯現資料,促使農民多次重復學習和研究;三是通過現場演示進行宣傳、培訓,讓農民能身臨現場進行觀摩、學習,并召集農民、組織機組與專業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進行小型的機具調試、作業等的演示與研討,不僅緊貼實際,且氣氛融洽、成效顯著。尤其是將這些宣傳培訓方式有機結合在一起使用,能促使農民大大提高技術認可度。
3.3 不斷加強監督檢查工作
相關部門要針對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應用推廣完善建立各項規章制度,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一是加強對農機補貼資金的管理,各地的財政、審計與監察等部門要不斷加大深松整地作業補貼資金的管理與監督,一旦發現問題要嚴肅處理;二是進行深松整地作業的農機戶、服務組織等要和農機服務中心、農戶依法簽訂作業合同。按照上級部門下發的作業補貼指標及任務,各地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分解任務,把任務落實到戶;當農機專業大戶、農機手、農機合作社在完成深松整地作業之后須向當地農業中心提交驗收申請,由財政局、鄉鎮中心、村委等共同驗收,確認合格之后要在統計表上簽章,農民也要向農機合作社、農機專業大戶支付差額作業費等,促進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有效應用推廣。
4 結語
農機深松整地技術是一項弊遠遠小于利的新型農業生產技術方法,是深化農業生產革命的新技術,急需在適宜地區進行應用推廣。在實際中,農機管理部門要全面落實機具配套改制工作,并注重提高農民對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認可度,通過檢查監督的不斷強化,為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的應用推廣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辛俠.農機深松整地作業技術的應用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5(4):192-203.
[2]馬力亞木·烏斯曼.推廣農機深松整地作業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5(14):224.
[3]楊東生.積極推進農機深松整地 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J].吉林農業,2014(5):58.
[4]李安寧,楊敏麗,黃凰.我國深松技術應用分析與政策建議[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3(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