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網
[摘 ?要]新材料產業發展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有市場發展戰略的行業發展之一,并且在我國經濟中占據的比例也在穩步提升。新材料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行業已經成為衡量我國國際技術基礎和國防實力的一個標志。本文主要通過對誘導創新理論的選擇方法來分析我國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的方向,并提出了創新方向的選擇策略等問題,并針對這些策略提供了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新材料產業 ?技術創新 ?選擇
中圖分類號:TH11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2-0097-01
新材料產業作為一種具有國家發展戰略的新興行業,涉足的范圍相對來說主要包括新能源材料、信息材料以及生物醫用材料等處于高科技、高技術的新興材料。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方向的選擇在本文中主要是對新材料在未來的技術發展過程中,如果出現新技術的生產成本不足以支撐產生的利潤,這種不利的技術將會被選擇淘汰,這從側面說明了該產業技術創新的方向是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和戰略意義的。
1、創新方向的理論借鑒
技術創新方向理論對于未來的技術創新研究方向起著非常重要的決定要素,而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學說之一就是誘導創新理論。該理論通過對認為生產者追求經濟最優化進而在進行相對節約的技術下節約成本,而這種因素要求下就決定了技術創新方向將會由各種資源的稀缺來作為導向,而不是通過隨機進行的。主要分為要素稀缺性誘導的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誘導的技術創新。
1.1 要素稀缺性誘導的技術創新
希克斯將技術創新的本質意義歸結為生產成本的降低,也就是說通過較低的生產生本,或者通過降低某種稀缺資源的供給,進而獲得更高收益的供給特性。希克斯又將技術創新分為資本節約型、勞動節約型和中性技術創新這三種創新結構基礎。希克斯將技術創新的方向更加傾向于對資金成本和勞動成本的改進,進而對該要素的節約將會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并增加國民經濟收入。
1.2 市場需求誘導的技術創新
施莫克勒認為技術創新、發明是為了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經濟活動,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于市場上對產品的需求。該理論將技術創新逐漸發展為連續性的、規范性的、企業化的經濟行為。
2、我國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方向的選擇策略
2.1 市場需求變化對創新方向選擇的影響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收入的不斷提高,我國居民對各行各業的設備、生活水平要求不斷提高,因此也就導致了我國對各行各業中的新材料需求和要求不斷擴大和提升,這種因素導致了我國新材料的快速發展趨勢。這種新材料行業主要體現在新能源材料及生物醫學材料。
(1)新能源材料領域的技術創新方向
新能源材料作為二十一世紀最為被關注的科學前沿之一,在光電功能材料、先進電池材料、儲能納米材料等領域有很大的創新防線。我國光電功能材料主要注重于對聚合物的有機/無機復合光伏材料及電致發光材料等方面的技術創新方向發展;電池材料方面主要針對太陽能電池動力汽車和鋰離子動力電池方面的技術創新方面;儲能納米材料方面主要是針對清潔能源、化學電容器儲能材料、無機電致變色材料等用于大容量儲能裝置創新方向。
(2)生物基材料領域的技術創新方向
生物基材料主要指通過利用可再生物質,通過生物、化學、物理等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進而創造出的新型材料。生物基材料對于我國環境及農林生物資源方面有著很大的幫助和影響,進而以是在市場的需求下而進行的技術創新方向的重要選擇。
用工業生物技術方面主要是對高分子材料,如PHA、聚氨基酸、生物多糖類等功能材料有了非常明確地需求。而這方面我國科技部在“863”、“973”工程中有了很深入的投入,為我國形成生物基材料循環奠定了基礎,為實現生物質資源的高度綜合利用從而得到更多的資源效益和環境效益而不斷努力。
2.2政府政策要求對創新方向選擇的影響
(1)軍工、航空航天等新材料技術創新方向
我國在軍工、航空航天領域下達的力度一直高于政策對于其他方面的扶持力度,因為軍工、航空航天領域對于我國的科技發展及國防事業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甚至可以說新材料技術可能會在未來拯救國家安危。神舟系列方面主要對艙外航天服用橡膠材料、碳纖維和特種玻璃纖維、涂料等方面新材料的應用,對于我國航天事業增添了很大的一筆,這其中凝聚著我國化工新材料技術創新成果貢獻。而我國制造的大飛機中對新型復合材料的發展有很大的推進作用,最相關新材料的技術突破與創新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2)具有重大影響的國際性活動的技術創新方向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也諸多參加了具有很大影響力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世博會、G20等國際性活動,而這些活動對我國新材料方面的技術創新和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國際性奧運會會推進我國關于膜材料、防火涂料、特種工程塑料等化工新材料的技術改進和應用,同樣這些國際性活動會將我國的新材料技術創新成果展現給全世界。
3、結語
目前而言,新材料的發展已深刻影響國家的經濟與文化方面,但是在我國還未將新材料產業有效地應用在產業化、商品化的環節上。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成為國際性的研究課題,對未來的生物醫學、微電子材料、催化劑、電波屏蔽材料、抗菌材料等。目前,新材料的應用正在從局勢領域向民用領域方面發展,也逐漸成為產業化的發展方向,筆者堅信新材料在未來將會產業化、商用化在社會上的各種行業領域。
參考文獻
[1] 李霞.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N].經濟日報,2010(02):01.
[2] 羅貞禮.邊緣區域產業生態化發展的策略定位與對策研究-以贛州市為例[J].生態經濟,2012(11):128.
[3] 羅貞禮.應對全球變暖背景下我國二氧化碳基塑料創新發展探討[J].新材料產業,2012(1):14.
[4] 陳國強,陳學思,徐軍,等.發展環境友好型生物基材料[ J].新材料產業,2013(3):54.
中國科技博覽2016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