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慶輝
摘要:“候課”“踩點”“壓堂”的現象反映在高校教師的教風中,影響到的是學生的聽課情緒和聽課效率。本文就“候課”“踩點”“壓堂”的利弊予以分析,目的是警醒教師對這些方面的認識,能夠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心理,進一步端正自己的教風,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候課 踩點 壓堂 教師教風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9-0121-01
“候課”之意是指教師在上每節課之前,提前幾分鐘到所要上課的教室門口等待上課時間的到來,上課鈴聲響起就能準時走向講臺;“踩點”之意是指教師將走向上課教師的時間拿捏到上課鈴響,踩著上課的鈴聲走向教師的講臺;“壓堂”是指下課的鈴聲已經響起,教師還沒有結束講課之意,仍在滔滔不絕地講述,盡管學生們都已經坐不住凳子了,課教師似無察覺,執意要將自己的講述進行到底。
身為教師,根據筆者的體會:“候課”是老師的良好教風,表現出教師的敬業精神和對學生的尊重,能夠引發學生的親近感和敬重感,調動學生認真上好這位老師所講授的每一堂課的積極性;“踩點”的做法盡顯弊端,匆忙急促情態下進入教室和進入授課之中,會對教師和學生同時造成課堂初始的緊張感,也可能帶給教師因課前準備不足的麻煩;而“壓堂”則帶給學生聽課的疲憊感,教學效果不佳,還會影響到后續學生聽這位老師講課的焦慮感。再具體地分析教師“候課”“踩點”“壓堂”現象,筆者的認識和體會是:
一、“候課”當肯定和提倡
“候課”對學生來講,首先會感到教師的職業操守是可敬的,教師很重視給學生授課。教師的“候課”會讓學生感受到上好這堂課的思想上的暗示和鼓舞,以飽滿的精神集中的精力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也就是說,教師對待一堂課的認真和熱情會傳遞給學生,學生同樣會產生要認真積極地上好這堂課的感情。這樣的心理效應符合心理學所闡述的情緒和行為會受到環境中的榜樣人物的“感染”的道理?!昂蛘n”老師雖然只不過是提前了幾分鐘到教師門前等待上課,但就是這樣一個似乎很不起眼的小節就給學生釋放了一種信號,老師是敬業的,是對學生上好這堂課很負責任的,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上好一堂課的重視程度的同時,也促使學生要認真對待這堂課,甚至會影響學生也“候課”,逐漸地形成“候課”習慣。
“候課”對教師來講,更能體現“有備而來”和“有條不紊”,有了較為充足的課前等待,可以對這節課的備課“過下電影”,檢查下教具是否準備齊備,和同學做下交流,回答大學生提出的問題,觀察學生準備上課的情緒,學生中有無異常的表現,控制學生課間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讓教師不必因為時間緊迫、匆匆忙忙地進入課堂而產生進入授課過程的忙亂感,帶給學生穩重、彬彬有禮的良好印象。
因而,教師的“候課”理當肯定和提倡,對于教師和學生而言是雙贏的效果,有益于穩定師生的授課和聽課的情緒,和諧師生的教學情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踩點”“壓堂”當否定和規避
其一,“踩點”存在弊端。來之匆匆,教師忙亂的緊張感會帶給學生,教與學雙方的情緒均不能很快集中起來,影響授課伊始的教學質量。同時,“踩點”的老師雖然能夠立馬開始授課,但由于學生也是急匆匆地從玩鬧中進入課堂學習的,情緒的調整需要有一個暫短的時間,影響這個時間的聽課效果。正如有些時候,上課伊始老師向學生提問時,被提問的學生站起來后會張口結舌,不知道老師提出了怎樣的問題。還有時,有些“踩點”的老師由于來得匆忙,往往會出現“丟三落四”的情況,不是忘帶教具,就是忘記帶儀器或者U盤,課前準備不充分,課中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學生對老師“踩點”上課普遍會持反面看法,如有的同學這樣說:“老師經常給我們講要遵守時間,不許我們遲到,遲到了還要懲罰,但老師自己卻違反這一紀律……”學生這些反應,都不是空穴來風,實實在在的是他們不愿意看到在任課老師的身上出現這些問題,學生希望老師給自己做出榜樣。
其二,“壓堂”存在弊端?!皦禾谩背3:芗械爻霈F在某些老師的身上,學生們往往都很打怵上這些老師的課,因為學生打心眼兒里不喜歡被老師“壓堂”。不可否認,有時候教師的“壓堂”似乎是有情可原,因為課程沒有按時結束下來,要通過這樣的形式把課講完。但是,出現“壓堂”的問題確實是教師的責任,甚至于是教師的“一廂情愿”,這樣的做法可以說是教師教學“失誤”。從教育心理學講,只要下課鈴聲一響,學生就會形成下課了的條件反射,會立馬走神,處于不得已的必須聽課的狀態,即使在這個時段中老師的講課再精彩,學生的聽課情緒也熱烈不起來。
因而,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踩點”“壓堂”的做法當否定和規避。
參考文獻:
[1]柏紀榮.有效教學,從候課開始——關于數學課前兩分鐘候課活動的思考[J].教育科學論壇,2009,09:21.
[2]孫河川.我國教育效能研究現狀、問題與發展趨勢[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1, 35(05):39-43.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