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飛++王瑤
摘要:高等教育改革是黨和國家非常重視的問題之一,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是其中重要的方面。本文在分析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背景的基礎上梳理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現狀,提出了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途徑。
關鍵詞:大學英語 改革 方向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9-0022-01
一、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背景
大學英語課程是我國高等教育課程體系中的重要部分,自2007年教育部正式發布《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以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就在關注中不斷發展。在十七屆六中全會上,黨對高等教育非常重視,全面部署了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方案,尤其強調要進一步深化高等教育各類科目改革,努力踐行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全面提升我國高校人才的質量。[1]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大學英語是溝通中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橋梁,有利于傳承和創新我國優秀文化。從微觀的角度來看,大學英語是提升我國高校人才語言水平,增強社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這一背景下,我國要在更高水平和更深層次上逐步探索和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現狀分析
1.改革成果
20世紀初我國的教育部門就對大學英語課程極為關注,通過試點改革的方式在大部分地區進行了較為成功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創新了大學英語教學的理念和方式,同時對部分地區投入了大量的教育資金,提升了當地的英語教育水平。具體表現在一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有了完善的標準和規范。我國陸續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頒布了一系列有關文件,并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實施。二是逐步實行教學改革,量化大學英語學生的能力要求,降低了考試的評估重要性,尤其是把受到學生廣泛關注的四、六級納入到新的考評體系中來,增強了對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考核。三是轉變了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首先通過課堂結合網絡的方式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充分配置,為英語教學課堂提供了極大活力;其次通過創建大學英語精品課程項目來提升教學質量,實現教學方法的共享。
2.改革中的不足
問題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區域間英語教學改革差距較大。東部和南部沿海城市的教學改革無論從進度和層次上都較內陸地區要強,同時不同層次的高校在教學改革上也存在明顯差異。二是學生對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有所欠缺,有些學生英語考試成績優良,但是在聽說讀這幾方面有較大缺陷。三是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方法不科學,教師仍然是課堂的主體,大學生應有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沒有很好地發揮出來。四是大部分學校在大學英語教學方面師資不足。
三、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途徑
第一,轉變高等教育模式,探索大學英語教學新的方式方法。當前從信息技術的角度改革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是提升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有效途徑,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信息技術與科學課堂教學方法的結合有利于創新教學模式,并能夠及時進行經驗總結與分享,具有良好的示范推廣效果。
第二,加大高校大學英語課程資源投入,提高教師隊伍素質。雖然現代化的教育理念將學生放在教育的主體地位,但是教師仍然起著不可忽視的主導作用,因此我國各大高校有必要重視大學英語課程的師資投入,建設專業化的高素質英語教師團隊。[2]具體來說,首先要在部分高校設立示范點,做好大學英語教師建設專項課題研究,既要從理論方面找到打造優秀英語教師的方法,又要根據高校實際提出符合校情的教師引進培訓機制。其次要加強師資培訓的力度,加強校內和校際之間的學術交流,從教學理念和方法等方面提升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
第三,依據教改要求打造全新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長期以來我國大學英語課程一直是傳統的課程模式,無論是課程目標還是課程設置上都不能滿足提升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要求。打造全新的課程體系首先要與現代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標一致,符合我國英語人才培養的方向,其次要與高校的培養目標和方案一致,便于充分發揮高校各自的優勢。在課程設置上,大學英語課程需要處理好專業英語和通識英語的分配關系,并輔以相關的特殊課程,依據高校培養實際建立科學完善的教學方案。
四、小結
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正處于深化階段,要求我國各大高校在更高水平和更深層次上逐步探索和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促進這一改革需要轉變高等教育模式,探索大學英語教學新的方式方法,加大高校大學英語課程資源投入,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另外要依據教改要求打造全新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
參考文獻:
[1]劉貴芹.高度重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努力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2,03.
[2]王守仁,王海嘯.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方向[J].中國外語,2011,09.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