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薈萃
[摘 要]大學英語作為大學教學課程中的重要板塊,其教學效果的優劣、教學效率的高低均可對學生的個人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基于“情感”這一因素對于整體教學效果的重要性,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情感教學法,已經引起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應該充分利用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因素,開展討論教學;合理滲透現實生活中的情感因素,開展角色教學;適當融入模擬情境中的情感因素,開展游戲教學;充分重視人文意識中的情感因素,開展分層教學。
[關鍵詞]情感教學法;大學英語;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9-0104-02
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推動,人們逐漸認識到,對英語學習效果產生影響的因素并非局限于方法、技巧等外在因素,情感作為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內在因素,對于學生的認知程度、心理狀態也均可產生重要影響。為促進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筆者特結合當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際特點,對情感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做出了相關研究,現總結如下。
一、情感教學法的相關概述
(一)情感教學的含義
所謂情感教學,即指在對認知因素進行充分考慮的前提下,將情感因素充分滲透于教學工作的各環節,以滿足學生的根本教學需求,從實質上促進教學效果的進一步增強。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所涉及的情感因素是來自多方面的,不僅僅在于學生個人的心理特點,同時也關系著教師、教學方法、教學環境等因素的綜合作用。在大學英語學習中,學生雖可認識到自身學習態度的重要性,但由于對學習過程中的挫折、困難缺乏必要的適應能力,且時常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態,導致在負性情緒的影響下,難以建立起健全的學習動機。針對這一現狀,情感教學通過從內在因素進行調節的方法,為學生在大學英語中的學習效果提供了重要的情感支持。
(二)情感教學的作用
1.動力作用。研究表明,人的行為與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受自身情感因素的影響,甚至可隨著情感的變化而變化。[1] [2]人的情感狀態處于積極狀態時,學習效能將可出現相應提升,反之,將使學習效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情感教學作為一種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法,在提高動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2.遷移作用。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學習興趣的影響,在對于自己所感興趣的事物方面,往往具有更大的學習興趣與認知積極性。由此可知,要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根本提升,便可將引起學生興趣作為一項有效途徑。情感教學具有一種傾向性的引導作用,意指可在情感的傾注作用下使學生對某一事物逐漸產生興趣遷移,由此實現學生認知功能的提升。
3.調節作用。情感的強度與性質是決定個體認知過程的重要影響因素,當情感的強度與性質到達一個適宜狀態時,個人的認知狀態、行為活動也可控制在相對良好的方向。[3]情感教學作為一種可對個人情感強度及性質起到引導效果的教學方法,其在個人情感方面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
4.信號作用。教師作為可對整體教學效果產生重要影響的一大因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展示的行為、語言均可對學生的學習效能產生重要影響。而情感教學可通過教師的行為指令,向學生發出有針對性的教學信號,由此實現教學信息傳遞效果的進一步提升。
5.疏導作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知識的吸收程度、消化程度對實際學習效果產生著重要影響,這便需要教師采取一定的措施對學生的知識吸收情況進行疏導。情感教學是一種可對認知內容做出相應梳理的教學方法,對于簡化知識點、促進學生認知功能的提升均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二、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情感教學法的相關策略
(一)充分利用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因素,開展討論教學
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與課堂實際相結合,找出教學內容與個人情感之間的共通點,是情感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問題。針對這一需求,教師可通過組織小組采用討論的形式,對教學內容中的相關話題展開階段性的交流與探討,由此促使學生將情感因素充分融入學習過程當中。在找出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因素時,教師應與學生的心理特點、興趣特點等實際情況進行緊密結合,以“投其所好”的方式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教學內容當中來,從而促進情感教學價值的發揮。以“Extreme Sports”這一章節的教學為例,教師可首先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了解,對一些極限運動的相關知識進行闡述與討論。例如,教師可組織學生分別組成不同的小組,并向各小組提出如下問題:“We all know that extreme sports are there?”隨后,學生可根據自身認識,在小組之間展開相應討論,羅列出“Bungee”、“skate”、“rock climbing”等答案。再由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對提出問題進行適當延伸,如:“What should be noted when climbing?”學生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可通過收集資料、查閱案例等方式進行深入思考與探究,并與小組成員之間展開討論與分析。通過這一方法進行情感教學,不僅可有效拉近學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距離,同時還可使教學內容更富有情趣,有助于將枯燥的教學知識轉化為學生求知的興趣,具有重要的教學價值。
(二)合理滲透現實生活中的情感因素,開展角色教學
英語作為一門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在各個教學環節中均具有濃厚的生活色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這一特性,將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情感因素通過合理的途徑滲透于教學工作當中,使學習過程進一步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針對這一需求,教師可通過開展角色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現生活,在生活中有效學習。在開展角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通過結合教材中的實際內容,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聽、說實踐機會,使學生在進行英語練習的過程中可切實感悟到生活中的各種情感。例如,在進行“Career Women”這一章節的學習時,教師可首先指導學生對這一社會問題進行相應了解,并結合教材內容,對生活中的相關現象進行聯想。這一章節的內容主要講述了美國職業婦女在工作與家庭之間難以有效兼顧的事例,反映了當前社會背景下女性在面臨職業與婚姻選擇時的矛盾情感。教師可根據文章中心思想,引導學生將自己代入到相應的角色當中,站在職業女性的角度上,闡述個人觀點。學生可根據自身看法,以英語的形式對此問題進行論述。在這種角色代入的教學方法影響下,學生可將自身情感更快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同時對于所學內容也能獲得更為深刻的感悟,這對學習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三)適當融入模擬情境中的情感因素,開展游戲教學
鑒于大學英語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與枯燥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困難或挫折時,時常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或懈怠心理,進而造成學習動力的降低。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采取相應的手段,為教學過程注入一點情趣因素,由此促使學生提升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在模擬情境下開展相應的游戲教學,游戲可通過競賽、辯論、小品表演等形式進行,旨在讓學生通過趣味情感因素來實現學習效果的進一步增強。例如,教師可組織學生分為不同小組,并以畫面展示或口頭表達的形式向學生提出問題,再由學生以搶答的形式進行回答,回答正確的情況下,可為所在小組累計一分,競賽結束后,得分最多的小組即為獲勝方。教師在提出問題時也可與教材內容相互結合,以深化學生對于教材的理解程度。通過這一方法進行情感教學,不僅可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可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熟練應用各種回答技巧,有助于英語應用能力的根本提升。
(四)充分重視人文意識中的情感因素,開展分層教學
不同的學生在英語基礎、接受能力等方面因素均存在一定差異性,因此,為遵循人文意識的客觀發展規律,教師在進行情感教學時,可對不同學生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教學,以充分照顧到不同階層學生的不同教學需求。首先,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可對教學效果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因此,在開展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與學生建立起和諧的溝通關系,由此進一步對教學效果進行強化。教師可結合平時成績、心理狀態、自我評估等各方面因素,將學生依次分為A、B、C三個等級,其中A等級為基礎良好的學生,B等級為基礎一般的學生,C等級為基礎較差的學生。對于A等級學生,教師可向其傾注引導、贊揚等導向性情感因素;對于B等級學生,教師可向其傾注指點、鼓勵等激勵性情感因素;對于C等級學生,教師可向其傾注更多的關心、幫助等扶持性情感因素。在上述基礎上,教師還可通過E-mail、QQ等現代化交流工具及時幫助不同階層的學生解決各種存在的學習問題,由此從實質上加強情感教學的指導作用。通過上述方法進行教學,不僅可在很大程度上拉近師生關系,同時也可進一步滿足不同基礎學生的實際教學需求,避免了厚此薄彼的教學失衡現象出現,具有重要的情感意義與教學價值。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中,“情感”是一個可對教學效果產生重要影響的重要因素,需予以足夠重視。在應用情感教學法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嚴格遵循學生的客觀發展規律,同時充分立足于學生的實際適應力,避免出現“拔苗助長”的教學反作用,從實質上推動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的根本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 李夢醒,潘明霞.控制理論指導下大學英語后續課程的評估模式初探[J].江蘇高教,2015(3):82-84.
[2] 郭建輝,粟時偉.大學英語元學習能力培養與定向教學策略的理論及實踐探討[J].外國語文(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14(2):164-168.
[3] 王曉雯,葛詩利.大學英語的數據驅動教學模式研究——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影視英語》精品課程改革為例[J].外語研究,2015(1):47-52.
[責任編輯:劉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