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君
摘要:當前,高等教育發(fā)展越來越受到重視。在考量如何進行人才模式創(chuàng)新、課程改革等問題的時候,考分泡沫悄無聲息出現。考分泡沫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各項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作者從嚴格考試管理制度、改革教師工作績效考評制度、有效考核方法、重構高職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研究,找到控制考分泡沫的有效對策,以期有效提升職業(yè)人才培養(yǎng)質量。
關鍵詞:考分泡沫 綜合素質 人才培養(yǎng)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4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9-0138-02
當前,高等教育發(fā)展越來越受到重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卓越工程師、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等項目陸續(xù)進駐高校,人才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在高職院校,職業(yè)課程改革浩浩蕩蕩,教學手段和方法層出不窮,成績喜人。然而,在取得成績的同時,另外的一個問題也愈發(fā)突顯——考分泡沫化程度逐漸提高,考分帶給教育工作者的價值已經很難評估了。本文將從職業(yè)教育教學的角度分析考分泡沫,嘗試找到適合學校控制考分泡沫的對策。
一、考分泡沫
本文作者所研究的考分泡沫主要從高校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職能入手,將高校課程考核最終分數與企業(yè)崗位能力要求作對比,在課程內容與企業(yè)要求技能要求匹配前提下,學生的掌握程度沒有達到行業(yè)企業(yè)崗位技能標準,考核分數反而因為各種原因而偏高,這樣的情況下考核分數便產生了泡沫。隨著泡沫的產生,我們所能看到的就是高校對學生的管理越來越人性化,越來越考慮高職學生的短板,縱容泡沫滋生。
二、考分泡沫的危害
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的一線教學經歷和多年的調研,也經歷和承受著考分泡沫的膨脹帶來的種種困惑。隨著考分泡沫的出現和膨脹,學校和教師們逐漸放松對學生的培養(yǎng)要求,培養(yǎng)標準越來越低,考分泡沫具體表現如下:
1.人才培養(yǎng)標準降低
在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同時,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難免受到生源的影響。一類本科院校的生源相對穩(wěn)定,但對于三類本科和高職院校來說,生源成為了發(fā)展中的瓶頸,他們的生源質量動態(tài)下降,導致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被動調整人才培養(yǎng)標準。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雖然名義質量從未調整,但在生源質量面前,實際執(zhí)行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課程標準、授課內容均在無形中以“因材施教”等名義進行了調整,人才培養(yǎng)標準降低與考分泡沫同時并存。
2.學生職業(yè)能力泡沫現象嚴重
在面對人才培養(yǎng)標準的尷尬局面下,學校和教師對于學生的要求越來越松,學生在職業(yè)能力等各方面均沒有獲得嚴格而保質的訓練。在此背景下,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有所下滑,比較關鍵的崗位能力與企業(yè)的需求差距則更大。
3.教學標準受到挑戰(zhàn)
在考分泡沫盛行的情況下,教師的課堂由于要受到及格率、學生評教等環(huán)節(jié)的影響,教師主導課程的獨立地位受到挑戰(zhàn),教師的評判標準也逐漸偏離應有的教學評價標準。在教學中,嚴厲教學的課堂逐漸淡去,輕松而有趣的課堂越來越多,較難的部分慢慢不再教授,而僅僅留下易于學習和有趣的部分,以教師為主導的課程標準受到挑戰(zhàn)。
4.考試權威受到挑戰(zhàn)
隨著考分泡沫的膨脹,考試的權威在無形中受到了質疑,學校的教師開始懷疑考試的真正價值,而學生對于考試則反而更加隨意,隨意棄考、隨意作弊,不遵守考試紀律等等。
三、考分泡沫原因分析
1.高等職業(yè)院校生源質量是考分泡沫的先天因素
由于部分高等職業(yè)院校生源質量有限,在期末考核考試時,高等職業(yè)院校教務管理者們不得不通過制定考試通過率、補考通過率等綠色通道,有意無意地幫助這些學生,因此,考分泡沫在無形中得到了認可。
2.教師績效考核評價制度的負面刺激作用
高等職業(yè)院校對教師的績效考核評價制度的影響,導致教師對考試的門檻和標準的降低。
3.考核內容與崗位內容脫節(jié)
目前,考分所能代表的學生的能力水平較低甚至考分無效。對于高等職業(yè)院校來說,當前國家倡導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許多高等職業(yè)院校都在積極響應,但是,當考核內容與崗位內容脫節(jié)時,是很難培養(yǎng)出社會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
4.考試管理不嚴
對于大多數高等職業(yè)院校來講,考試管理隨著考試本身的貶值,還有一些其他原因,共同造成了考試管理嚴肅性逐漸受到挑戰(zhàn)。
四、高等院校考分泡沫對策研究
1.重構高職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手段和方法,讓考有所“依”
分數很大程度反映的是學生學習的質量,因此,還得從源頭——“學”上面下功夫。課程內容方面,對于學生來說,課程學習是否有助于將來的工作,這是高職學生學習的持續(xù)動力,因此,必須改革高職課程教學內容,做到教學與工作內容的一致,讓課程教學與工作訓練統一起來,讓學生的學習變成工作培訓,從根本上提升考試本身的價值。首先,建立課程預警和內容更新機制,重視課程市場調研,在調研基礎上進行課程內容的選取,及時更新課程內容。其次,讓工作技能的學習成為學習的重要內容,學生在學習中更加珍惜學習機會,學習的效果決定其工作能力的學習程度。能夠做到這樣的內容安排,就能讓學生對于課程學習充滿期待并進行持續(xù)付出。當然,認真對待考試也就順理成章了。教學手段和方法方面,對于處于劣勢的三本和高等職業(yè)院校學生來說,在授課內容進行調整的前提條件下,課堂盡管已經很有吸引力了,但由于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的特點,課程學習不可能一帆風順,其中部分學生是不喜歡上課甚至看書的,被動式學習和直觀學習成為了學習主流。因此,對于他們的教學來說,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讓教學顯而易學,就成為了教學改革的重點。隨著互聯網+時代和“微”時代的到來,高職課程應在教學中應逐步應用課程APP,將課程內容實現課堂與互聯網+的全方位融合。同時,采取翻轉教學相結合的模式,讓教學與時俱進。
2.探索有效考核方法,讓考試真正成為檢驗學生學習能力的工具
打破傳統的期末考核模式,根據各個課程特點制定適合的考核方法。作者在長期的探索中提出,對于理論比重較大的基礎課程,如數學等,這個依然保留期末考試,以強化學生的基礎能力的訓練;同時,對于各個職業(yè)技能課程,根據課程特點制定考核方案,當然,這里作者也探索過直接通過互聯網+,開發(fā)考試考核軟件,通過記錄企業(yè)實操軌跡,設計完成操作考核試題,讓學生進行網絡考試,也是非常有效的。
3.改革教師工作績效考評制度,讓教師不懼考生
首先,高等院校在進行教師工作績效考核中,應重視學生評教,對于學生評教的部分應給予一定的權重。由于學生群體本身對于教師教學的公正客觀性的評判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因此,在對高等院校教師進行評教考核中,應對學生教的分數進行一定的權重限制,不能僅僅因為學生評教分數而直接對教師的績效收入進行調整。其次,在績效考核中關于分數相關度方面,應取消甚至淡化及格率等指標對于教師工作績效的評價。分數高低或者及格率的高低,僅僅反映了學生學的態(tài)度,對于教師的教學手段等是否有助于提高學習興趣不在研究之列。要讓教師遠離考分績效相關的恐慌,輕松而客觀地開展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工作,讓考核變得更加客觀而公正。最后,端正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讓教師真正具備師傅般的授課態(tài)度,不能讓課堂變成一個散漫而自由的地方,知識和技能的學習需要教師嚴教嚴考。
4.嚴格考試管理制度,保障考試的有序運行
考試本身需要用制度進行維護,而在考試中,各種考試相關行為會直接影響考試的威嚴。因此,嚴格考試管理制度是有效杜絕考分泡沫的重要措施。首先,建議采取教考分離,提升考試的保密系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通過互聯網+,采取隨機題庫等形式,讓考試變得客觀和公正,讓考試的神秘面紗保持到最后。其次,嚴格考試行為。考試行為主要包括監(jiān)考教師和學生的管理,當然,只要命題和考試形式做到了客觀和公正,學生已經無法作弊,建議采取通過云手段,實現遠程監(jiān)考,讓監(jiān)考變得老師輕松,學生重視。再次,配套改革改卷手段。改卷手段若采用人工改卷是非常嚴重的人力資源浪費,將試卷與自動閱卷系統綁定,自動閱卷,無需紙質改卷,減輕工作量,提高試卷的批閱質量。最后,嚴格考試懲罰制度。考試懲罰制度是規(guī)范考試制度的一把利刃,沒有嚴格的考試懲罰制度,考試的威嚴無從談起,所有的環(huán)節(jié),從學生到教師,再到管理者,都將面對渙散而無序的考試,直接影響到教學環(huán)節(jié)和就業(yè)質量。因此,對于制定的考試懲罰制度應當從嚴抓,以正考風。
五、研究展望
綜上研究,考分泡沫的膨脹對于高等教育,特別是處于劣勢的三本和職業(yè)教育來說,會影響學生的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考分泡沫最終將影響到整個教學的正常進行,從而影響學生的培養(yǎng)質量。當然,對于考分泡沫的消除是一個系統的問題,需要逐步改進和消除。本文主要從工作角度去分析和認識考分泡沫,有效地降低和減少泡沫,需要長期而持續(xù)的努力。
參考文獻:
[1]楊延.發(fā)達國家職業(yè)資格認證制度的成功經驗[J].考試研究,2006,07:119-127.
[2]時曉玲,李丹.服務經濟建設主戰(zhàn)場——我國職業(yè)教育改革發(fā)展綜述[N].中國教育報,2010-07-10.
[3]中國高職高專校長赴澳大利亞學習培訓團報告:http:/ /www.tech.net.cn/ y- jyjs/ gjgn/ au/ 871.shtml.
[4]董剛,楊理連.高職教育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質量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2,09:91-94.
[5]曲濱.高職院校學生學業(yè)考核與評價體系研究[J].職業(yè)時空,2009,5(05):41-42.
[6]許廣元,徐洪祥.高職學生考核評價體系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9,09:83-84.
[7]何兵.高職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建設[J].瀘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03:1-4.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