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永彬 鄧永德
氣沖霄漢揚風采
文/謝永彬 鄧永德
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蒙華鐵路15標一工區項目部在崇山峻嶺的施工中演繹出了氣沖霄漢的鐵軍風采。

中鐵五局蒙華鐵路一工區標準化組檢測鋼筋籠制作質量
2015年7月下旬,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蒙華鐵路15標一工區施工調查組,趕赴河南盧氏縣,對其施工管段進行施工調查。在一個星期的工作中,調查組翻山越嶺徒步行走在洛河兩岸的羊腸小道上,忍饑受餓穿行在黃柏嶺的深山峽谷間。7月31日,一份接近萬字的作戰方案——《施工調查報告》形成,由此,決戰蒙華的序幕徐徐拉開。
中鐵五局機械化公司蒙華鐵路15標一工區項目部(以下簡稱“項目部”)承擔管段范圍為DK716+850~DK737+455,線路長20.605千米。工程主要特點體現在六個“難”字上:
工程本身難。本標段兩個重難點控制工程洛河大橋和黃柏嶺隧道均在項目部的管段內。
便道修筑難。管段內山高谷深,交通不便,特別是黃柏嶺隧道斜井需要新建30余千米便道,修筑十分艱難。
施工協調難。管段二十余千米需要跨越盧氏和洛寧兩縣,施工協調難。
安全控制難。由于便道線路長,坡陡彎急,行車安全風險極大;隧道出口多數在懸崖峭壁上,安全形勢非常嚴峻。
施工組織難。由于管段內作業面被自然地理環境分割,資源共享難。
環保措施難。洛河大橋施工地域處于洛陽一級供水區域,環保要求非常高,橋梁基礎的土方挖棄將是一道難題。
兵貴神速,快字當先。項目部從四個方面突顯“快”:
項目部組建快。施工調查結束后,他們在15日內就完成了項目部辦公地點建設、管理機構組建和人員配置、作業隊組建等工作,項目管理中心和生產中心開始運轉。
大臨設施關閉快。項目部在兩個月內分別完成了50多千米的便道改建和新建工作、4個混凝土拌和站建設工作,至10月15日,實現了大臨工程全部關閉的計劃目標。
征地拆遷快。截至2015年年底,項目部共完成90%征地拆遷,為施工生產順利進行奠定了基礎,實現了所有重點工程如期開工的目標。
施工進展快。在征地拆遷快速推進的基礎上,項目部積極組織主體工程施工,目前所有重點工程作業面全部打開,全線5座隧道全部進洞施工。2015年11月22日,完成了范里特大橋19號墩澆筑,成為蒙華鐵路晉豫管段“第一墩”。
精細管理,精益求精。項目部把“精”字作為實現管理目標的主要措施:
資源配置精。公司精心配置好主要管理人員:項目領導班子成員中的副職有2人曾經當過項目經理,作業隊長全部是公司其他項目的副經理,部門負責人都是公司業務管理骨干;作業隊伍配置全部是公司A級以上勞務隊伍;公司還投入了5 000多萬元購置隧道施工設備和鋼結構加工設備。
管理制度精。項目部對公司項目管理的48個基本制度進行了梳理,形成了21個制度清單,通過合并、修改、新建,形成了14個基本管理制度,覆蓋項目管理的所有要素,為項目管理奠定了制度基礎。
質量管理精。項目部科學組織現場施工,嚴格按照規范進行生產,把好現場生產“三檢”、內業資料質量等關口,確保了產品質量。
安全管控精。項目部結合自身實際,補充了“作業隊班前五分鐘安全質量講話影像上傳”“工班周考核、月兌現獎懲辦法”“周交班會曝光違章影像”等規定和措施,完善了行車便道警示等措施,實現了安全生產目標。
成本控制精。項目部狠抓施工方案控制,如:洛河橋的鋼管拱架原設計為水上運輸,抵達目的地后起吊安裝,經反復論證變更為陸地拼裝架設,減少了水上運輸的環保、水位等不可控風險,降低了風險成本。
績效管理精。項目部通過對績效考核方法創新,建立了以“項目領導班子成員對作業隊實行管理包保”“項目主要技術人員對作業隊實行技術包保”“員工績效實行德、勤、能、績、廉考核”為主要方法的激勵與約束機制,為項目各項任務的完成提供了保障。
項目部以“和”凝聚內外力量,為項目創造“人和”環境。
和睦相處。項目能夠快速形成生產局面,主要是與地方政府、部門、鄉村等組織或個人和睦相處的結果,在征地拆遷中得到了當地的大力支持,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90%征地任務,走在蒙華鐵路晉豫段前列。
和衷共濟。項目積極采取措施改善生活條件,把農民工納入“五同”管理,對勞務班組實行評選獎勵,這些措施穩定了勞務施工隊伍,形成了和衷共濟、奮勇爭先的生產氛圍。
和諧聚力。項目部以“提高學習能力、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服務現場能力”為基本要求,通過項目管理實驗室活動開展,提高項目管控能力,激勵員工創新、創效、創譽熱情,推動了生產進度、工程質量、安全環保、文明施工等各項指標始終處在蒙華鐵路晉豫段前列。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