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力斌
老而彌堅韻尚存
——禾子畫藝人品簡敘
文 /楊力斌

禾子本名李來源,1956年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史研究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美術家協會理事、重慶美術家協會榮譽理事,四川美術學院退休老教授、四川美術學院老教授協會秘書長,重慶盤溪畫院、涂山書畫院副院長。
禾子退休后,開始涉獵中國畫創作。我們觀賞他筆下的畫作,無論是枇杷小鳥、蒼鷹松樹、金魚芙蓉,還是生活中熟悉的物象情景,但見畫面上的線條蒼澀勁健,墨色老成渾厚,設色清雅,宛如他益老彌堅的秉性品格,彰顯出飽經世事滄桑的藝術精神。
作品《秋海棠》,畫面筆法收放自如,層次分明。其左邊枝葉繁茂,一朵花兒怒放,一朵花兒待放;一只小鳥站在右邊傾斜的枝干上,朝著遠處的同伴呼喚。作品蘊含著金秋的景色韻味。作品《葫蘆》,筆法墨法靈動舒展,所畫的藤蔓、枝葉,簇擁著右邊兩個碩大成熟的葫蘆,深淺墨色的枝葉,或用中鋒,或用側鋒,簡略而富于變化。他用筆鋒略蘸淺土黃、土黃、土灰、淺桔黃、微量淺綠色,寥寥幾筆側鋒,就描繪出葫蘆的立體造型,自然留白處宛如葫蘆的高光處。作品格調不俗,呈現出自然之美。《枇杷小鳥》,將成熟的枇杷、活潑的小鳥,有機結合,相得益彰;側鋒用筆的枇杷樹葉,好像幾株散開的花冠,上方成熟的枇杷鮮活,果實累累,令人喜悅無比。
《報春圖》是其代表作之一。整幅畫是四尺全開的橫幅畫面,右邊的寒梅布局十分緊湊,重重疊疊,密不透風;左邊的梅花枝干翹首伸展,厚重虛空。整個梅花老干、筆力雄健、枯澀蒼勁,宛如虬龍盤踞。落款寫在左上方,既彌補此處略微空曠的布局,又形成空白處疏密有致的空間美感。畫面線條頓挫遒勁,縱橫皴寫十分有力,猶如畫家飽經風霜的老練成熟風采;略帶墨色的青綠色澤點綴出靈動而各展異彩的梅花姿態,有的萌芽初成,有的花蕊嬌嫩,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怒放盛開;兩只墨分五色的小鳥,畫得簡潔靈動,氣韻生動的墨色給畫面增添了勃勃生機。
幾十年來,禾子在四川美院長期從事藝術理論教學,在國內外發表了大量美術評論、美術考古、美術史研究、藝術評論文章,獲得了學術界好評,在社會上具有良好的口碑影響力。
禾子是重慶市美術界從事書畫評論的泰斗級前輩,他在85歲高齡,在生病住院前的特殊情況下,仍然用鋼筆認真地寫出觀看畫家韋選毅作品的評論,令人感動不已。近年來,他還多次對筆者的書畫評論和藝術理論研究給予鼓勵、鞭策,殷切的希望溢于言表。
禾子幾十年如一日地認真教學,嚴謹做學問,悉心關心后來者的成長,他虛懷若谷的胸襟與繪畫作品藝術,反映出一位高品位藝術家不俗的藝術風貌,令人可敬可贊。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