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善蘭 廖文杰(、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蘇州 504 、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蘇州 5009)
蘇南文化產業與金融融合的相關性研究—基于蘇州文化創意產業
程善蘭1廖文杰2
(1、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蘇州215104 2、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蘇州215009)
文化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有賴于文化與金融的深度融合,本文針對文化金融融合度總體不高、結構不平衡、機制不配套等問題,對相關文創樣本企業、銀行、創投、擔保等機構進行了調研分析。研究表明,文化創意產業發達的蘇南地區,文化創意產業對于金融機構有著高度的依存性,文化創意產業的融資難度系數依然較大,行業差異明顯,文創企業融資情況直接取決于企業自身的條件和對融資要素的掌握。
文化創意產業金融文化金融融合
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是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區域自主創新能力的內在要求,近年來,蘇南文化創意產業迅速發展,已成為蘇南調整產業結構的新航標、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增長點。2010年3月,國務院九部委聯合簽發《關于金融支持文化創意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支持設立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鼓勵金融資本依法參與,充分發揮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等交易平臺的作用,為文化產權交易提供專業化服務。2014年3月文化部等發布《關于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指出“文化金融合作已經成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顯著特點和重要成果”。

圖1 行業融資難度圖

表1 相關性統計表
在文化創意產業與金融融合的實證研究方面,國內學者主要是進行區域性的研究分析。劉丹萍(2006)從投融資體制角度,分析了金融支持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的制約因素。汪洋(2010)分析了陜西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現狀、走勢,指出“文化創意產業的‘五大資金源’——政府投入、社會融資、外資引進、金融支持、內源資金存在相當多的問題”。陶君道(2010)在對文化創意產業金融支持問題進行研究時指出,甘肅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存在資金供求不匹配以及金融支持方式單一等問題。張松梅(2010)分析了青島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現狀和特點,以及金融支持存在的不足,并指出制約金融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因素。彭忠平、聶勇(2013)在對廣西文化創意產業金融支持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從金融機構的投資意愿、投資方式、投融資渠道三個方面指出了現存問題,并從政府資金支持和市場融資角度提出了促進廣西文化創意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金融支持政策建議。龍怒(2012)分析了云南省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情況,指出云南省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葛英偉、曲寧(2012)介紹了哈爾濱市著力破解制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融資問題,積極探索金融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手段和方式,有力促進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羅雙雙(2014)從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對金融支持的需求著手,分析了文化創意產業金融支持的相關理論與機制,并從產業特征、產業總值、產業政策等方面,用實證方法分析了湖南省文化創意產業金融支持現狀和存在問題,從政策性金融和商業性金融體系兩個方面的金融支持框架構建了文化創意產業金融支持模式,提出了創新多樣化融資方式、建立健全政策體系、完善金融機構業務服務的政策建議。
依托傳統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蘇南文化創意產業積極謀求與旅游、數字技術、制造業的對接,實現文化元素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上的設計應用,崛起了一批以原創動漫游戲、現代設計、數字傳媒等為代表的文化創新型企業群。文化創意產業正在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意驅動”、“政策驅動”、“融合驅動”轉變,文化金融融合效應在文化創意產業領域得到了顯現。如蘇州已經形成了以鼎盛絲綢、太湖雪等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創新企業群,以蘇州新海博、蘇印總廠等為代表的數字出版創意企業群,以蘇州創捷傳媒、金誠傳媒等為代表的數字傳媒和現代設計企業群,以蝸牛電子、歐瑞動漫等為代表的動漫游戲企業群,以陽澄湖數字文創園、蘇州國際科技園創意泵站等為代表的創意園群落。筆者通過調研中國銀行蘇州分行、江蘇銀行蘇州分行、國發創投公司、農發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訪問了姑蘇69閣創意產業園和蘇州文化創意產業聯合會,對歐瑞動漫、樂買到、太湖窯等20多家文創企業進行了現場問卷調查,通過對相關調研數據SPASS分析,總結出蘇南文化創意產業與金融融合的特征。
(一)文化創意產業與金融融合程度總體不高
在相關政策文件引導下,蘇州文化創意產業與金融融合的狀況有顯著提升,但文創企業輕資產和盈利不穩等特點,導致真正涉足文化創意產業的金融機構數量較少、產品類型單一,仍然以銀行借貸為主要形式。各個商業銀行在授信過程中,大都要求企業采用固定資產抵押的擔保方式,還要求相對較高的利率收益,使得中小型文創企業難以達到貸款要求。以某銀行蘇州分行為例,2013年文創類項目貸款4.6億元,僅占該行全部貸款額的0.87%,2014年文創類項目貸款14.1億元,僅占該行全部貸款余額的2.41%,與文化創意產業占全市GDP比重相比,金融機構對文化創意產業的信貸投放量明顯偏少。
(二)文化創意產業與金融融合的結構不平衡
在文化創意產業與金融融合的類別結構上,政府引導性資金主要投入企業規?;蝽椖恳幠]^大的項目,蘇南地區風險補償資金項目的注冊資本均值為2807萬元,眾數為1000萬元,扶持資金的項目投資規模眾數為5239萬元。在文化創意產業項目類別上,扶持資金和擔保基金等引導資金還偏好于文藝服務業中的場館、設施類有形資產項目。
在文化創意產業與金融融合的類別結構上,金融機構各類貸款更傾向于面向大型企業集團和傳統資產型文化產業,文化藝術設施、文化旅游景點類項目受到青睞,資金回籠快的文化會展項目以及設備采購類的文化產品生產項目能夠得到相應支持,但數字動漫游戲、教育培訓、設計服務、傳媒等中小文創類項目、新興文創項目就難以通過信貸指標考核,較難獲得相應的金融支持,以某銀行蘇州分行為例,2013年文化藝術類項目和文化產品類項目占當年文創類項目貸款的17.9%和22.3%,2014年文化旅游類項目和文化產品類項目占當年文創類項目貸款的72.8%和11.1%。總的來看,在文化創意產業各個類別中,文化會展和文化旅游領域獲得較多的金融支持,文化信息、設計服務、傳媒類領域支持不足,金融機構對純創意型行業介入很少。

圖2 創投基金項目

表2 行業融資難度影響的系數表

表3 文創企業自身條件對融資難度影響的系數表

表4 文創企業關于融資要素的掌控對融資的影響系數表
(三)符合文化創意產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機制不多
各類金融機構普遍更加關注企業規模和有形資產,對文創企業擁有的著作權、知識產權、注冊商標權等無形資產研究不足、認識不高,對開展無形資產抵押貸款條件嚴苛,也沒有形成統一的無形資產價值評估標準,符合文創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稀缺,缺少服務機制,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不足,在融資渠道、金融產品的信息發布等方面還有待與文創企業進一步溝通。文創企業的訴求高度集中的改善貸款條件和增加貸款品種,還有待金融機構進一步創新。

圖3 專項扶持資金項目

圖4 風險補償基金項目

圖5 擔?;痦椖?/p>

圖6 文創企業期盼的政策支持
研究表明,蘇南地區文化創意產業與金融融合狀況良好,文化創意產業集中度較高,文創企業的發展已進入成長期,但也存在難點和問題,主要表現在:文化創意產業對于金融機構仍然有高度的依存性,文化創意產業融資主要渠道高度集中,渠道單一,還不善于運用新的融資手段;文創企業大部分反映融資難度大,文創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溝通次數少,主動性不夠強,對金融產品信息掌握帶有隨機性,信息不充分,還不能與金融機構一起創新產品;文創企業對于政府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了解還不充分,信息不對稱,文創企業對于稅收優惠的期望很大。
文創企業與金融融合要素相關性分析。文創企業與金融融合狀況的變量包括:融資渠道數量、了解金融產品的信息、信息渠道數量、與金融機構溝通次數、知識產權數量、規模條件等變量。調研數據表明,融資渠道數量、了解金融產品的信息、信息渠道數量、與金融機構溝通次數、知識產權數量、規模條件與融資難度相關系數都較大,具有高度相關性。其中,企業的融資渠道數量與企業了解金融產品的信息、信息渠道數量、金融機構溝通次數關系最為緊密,詳見表1。
行業融資難度分析。從圖1和表2可以看出,相比較而言,信息傳播類和文化藝術(展館設施)類融資難度略低,數字動漫游戲類融資難度系數高。
企業自身條件對融資難度的影響。表3數據表明,文創企業自身的條件對融資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公司規模和自身擁有的知識產權數量,直接影響金融機構對企業的價值判斷。
文創企業關于融資要素的掌控對融資的影響。表4數據表明,文創企業關于融資要素的掌控對融資具有直接影響,特別是企業對于融資渠道的數量、信息渠道數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文化產業“四金”項目分析。從文化創意產業項目類別上來看(見圖2-圖5),創投基金投入項目較少;專項扶持資金主要集中于數字動漫游戲和文藝服務業,尤其是涉及場館、設施類的文藝服務業;擔?;鹬饕杏趫鲳^修建、完善設施的文藝服務業;風險補償資金在項目類型上沒有太大傾向(部份項目因數據原因無法分類)。
文創企業對政策的訴求分析。文創企業對產業發展的政策訴求高度集中在稅收優惠上(見圖6),其次對政策信息渠道的通暢也表現出一定的要求;在金融機構的融資合作上,文創企業的訴求也高度集中,主要是希望進一步改善貸款條件和增加貸款品種。
總體來說,文化創意產業與金融融合的困難是主體間信息不對稱、融合中介服務不到位、各類政策不配套。其主要原因是文創企業資產形態主要表現為知識產權和品牌價值等無形資產,固定資產較少,資產價值不好評估,波動范圍大。而各金融機構為規避風險往往要求貸款企業提供能夠覆蓋貸款風險的固定資產抵押,這就造成文創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很難獲得融資支持,進一步增加了文創企業與金融融合的難度。基于蘇南文化創意產業與金融融合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適當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在原有文化金融融合的基礎上,筆者認為應該突出“2個強化”,即強化財政資金導向、強化文化金融服務;“2個引導”,即引導金融產品與優質項目融合、引導資金與項目融合;“2個創新”即創新中介服務體系、創新金融服務體系;“2個推進”,即推進要素資本化、推進金融示范區建設,以次進一步優化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金融融合的路徑,完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金融融合機制。
1.西沐.文化金融:文化產業新的發展架構與視野[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
2.廖文杰.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旅游休閑功能構建.商業經濟研究,2015(20)
3.孫杰.傳統銀行的互聯網思維與互聯網金融融合之道[J].北京金融評論,2014(4)
4.殷瑜.江蘇文化產業金融支持政策研究——以南京文化金融中心為例[J].文化產業研究,2015(1)
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文化金融融合的路徑研究”(15EYD003);江蘇省文化科研項目“文化產業創新人才與蘇南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對接機制研究”(2015ZC03)
F061.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