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婷
邱金德:土專家自創種橘經
鄭婷
邱金德是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頭陀鎮新岙村的柑橘種植大戶,遠近聞名。因為他天生“自來熟”,所以不管是否相識,大家都會沒輩分的叫他老邱。老邱話多、橘子多、承包的山地多、跑過的地方多、做的事情多。1964年,老邱小學畢業,加入新岙村農業隊,先后干過記賬員、植保員,當過生產隊隊長、村長。上世紀六七年代在農業隊里種水稻。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后,他帶領160多戶村民一起養雞,還辦了新星養雞場,成了當時有名的養雞專業大戶,全村日產雞蛋5噸。老邱“一不小心”就成了萬元戶,新岙村也成了有名的“萬元村”。
“中央電視臺當時就報道過我!”老邱自豪地說。但是在九十年代,他又另辟蹊徑,走上了種植柑橘這條路。“柑橘的始祖地在黃巖,我要用實際行動證明,黃巖的柑橘品質,依舊是塊亮牌子。”老邱說。說干就干,1993年,老邱承包了當地新岙山85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山地、蔬林山50畝山地;1995年,他又承包了蔬林山150畝。這片山地的海拔170多米,剛好適宜橘子生長。

21年的種橘生涯,老邱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種植經驗。“農業與別的產業有一點不一樣,一定要管,時時刻刻地管。”老邱所說的管理是他自己發明的“輕便化”管理。“夏天青草蓋園,冬天綠色過冬。”老邱不給果園除草,任其長。其實這是他摸索出的輕便化管理的第一條——生草覆蓋。夏天時,留著青草能起到保濕防曬的作用,冬天,青草有保暖保溫的效果,到開春,草枯死在地上,便成為了有機肥料。除草反而會使土地肥料流失。“山地地形單面向陽,要想果子長得好,就是想辦法讓陽光多多‘照顧’。”老邱想出了一個照顧的辦法——鋪設適合山地地形的反光膜。“鋪設反光膜,使光照均勻,提高泥土水分,提高橘子品質和糖分。冬天時,還能起到保溫作用。”于是,老邱的橘子甜度總是能達到13度。大棚種植,樹上保鮮。“外面的橘子摘完了、賣完了,大棚的橘子才剛上市。普通橘子賣二三元一斤,大棚橘子買五六元一斤,價格能翻一倍。”打了一個時間差,老邱的大棚橘子很受市場歡迎,常常脫銷。老邱就這么年復一年,腳踏實地種橘子。1996年,他開創了永元品牌。當老邱的橘子還是青果的時候,來自全國各地的預約訂貨電話就打到他這里來了。近幾年,老邱又動起了主意。“花果山”那么大,自然資源相對來說比較豐富集中,在確保現摘現賣的前提下,何不建一個大型觀光園?于是,他跟旅行社合作,開發農家樂項目,開始風風火火地干起了采摘旅游觀光。現在電子商務銷售紅火,只有小學文憑的他又動起來了腦筋,打算投身新鮮農副產品的電子銷售,把黃巖蜜橘賣得更遠。
老邱不忘把自己21年探索的經驗傳授他人。他經常到斷江柑橘始祖地,手把手指導果農柑橘種植、栽培技術,把自己的輕便化管理講給大家聽。不僅如此,老邱還會把自己種橘的經驗寫出來,如《山地葡萄柚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特早熟溫州蜜柑市文的主要特征及栽培技術》等論文先后被《浙江柑橘》雜志發表,老邱本人也先后獲得省級農村科技示范戶、全國綠色小康戶等榮譽稱號。
(本欄編輯:葉潮)